贺文;于淑霞;何青
目的研究衰减校正对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分辨率及图像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GE Hawkeye 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对分辨率模型成像,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计算有、无衰减校正时线源扩展函数的半高宽(FWHM)及线源峰值计数.结果有衰减校正时FWHM显著高于无衰减校正时FWHM,其差值在中心处大,且线源计数大于无衰减校正时计数,越靠中心其差值越大.结论衰减校正在补偿计数衰减的同时,会使分辨率降低.
作者: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郑容;张雯杰;田嘉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不同阈值的标准摄取值(SUV)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对肿瘤病理类型、病灶大小对SUV的影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4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行PET显像的患者(均未经手术及放、化疗)及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正常对照组间SU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正常对照组.结合临床资料PET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3.62%,特异性为77.08%,阳性预测值83.02%,阴性预测值82.35%.结论以SUVmax <2.5作为肺部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标准可获得较好效果.肿瘤大小对SUV影响较大,两者呈正相关.
作者:孔令山;刘靖;秦杰;谢明萱;张致峰;潘文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与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对照研究,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在可视化肝脏横断面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上,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的走行分布特点,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空间结构特征,并明确肝内管道主支在肝脏横断面的佳显示平面.结论通过对肝脏横断面解剖结构的探讨,可视化肝脏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定性诊断及影像辅助定位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李恺;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张伟国;陈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肪对比剂螺旋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脂肪对比剂灌肠螺旋CT资料,扫描前充分肠道准备、肌注低张剂后,经直肠导管注入脂肪对比剂(CT值-200~-240)1500 ml,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结果脂肪对比剂灌肠低张螺旋CT总的分期准确率为65.5%(19/29).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5%(9/12); C期分期的准确率63.6%(7/11).肿瘤浆膜外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23/25)和50% (2/4).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12/20)和90%(9/10).结论超低密度脂肪对比剂螺旋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判断肿瘤浆膜外侵犯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作者:张帅;彭卫军;钟国民;师英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MRI对于疲劳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例经随访证实的疲劳骨折,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6~44岁,均接受MR扫描及普通X线检查,7例接受CT检查.结果与传统X线及CT比较,MRI可显示疲劳骨折的骨折线,且能显示其相对早期改变,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 MRI有助于疲劳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邬海博;蔡幼铨;马林;李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围绕数字人体微观领域,开展了量子人体的全同粒子研究.主要内容有量子人体全同粒子的特性;量子人体全同粒子系统的波函数泡利原理;为数字人体的微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I)和MRI体积测量对颞叶癫痫(TLE) 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单侧TLE和13例对照者行MRI和1H-MRSI扫描,测量颞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浓度比率及海马结构体积.结果 TLE组8例海马结构萎缩,患侧海马结构NAA/Cr及NAA/(Cr+Cho) 显著小于对侧及对照组(前者F=5.187,P=0.012;后者F=6.731,P=0.004);患侧颞叶外侧皮层的NAA/Cr显著小于对侧(t=-2.82, P=0.015).海马体积测量定侧敏感性为61.5%; 1H-MRSI定侧敏感性为84.6%.结论 1H-MRSI可发现颞叶广泛的代谢异常,增加定侧诊断敏感性.
作者:王亮;李坤成;李勇杰;卢德宏;王玉平;张国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行MSCTA,其中25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56例MSCT冠状动脉造影中,54例MS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其中28例患者、78支冠状动脉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与狭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分支,18例可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但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征.结论 MSCTA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柳澄;李振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对经心血管造影或外科手术证实为AOPA的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者7例,占77.8%;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者2例,占22.2%.超声诊断正确者7例,占77.8%;漏诊1例,误诊1例,占22.2%.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AOPA.
作者:张玉奇;孙锟;陈树宝;陈笋;张志芳;沈蓉;郁怡;倪金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体积测量软件的半自动分段方案,使海马结构MRI测量成为一种临床上实用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正常受试者行矢状位及直接斜冠状位容积采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一致性相关系数(rc)评价三维分段方案的信度及标准效度.并分析影响海马体积的因素.结果半球侧别、性别及颅内体积均与海马原始绝对体积有关.经协方差法及相除法校正后,性别及颅内体积的影响消失或减小.以协方差方法校正效果为佳.结论基于三维软件的海马结构半自动分段方案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准确性及真实性,并可以明显提高海马结构分段速度.
作者:陈英敏;刘蓉辉;李宝山;吴晶;孙吉林;刘连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26岁,孕34周,孕1产0.曾于孕18周及28周在外院做过两次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来本院做产前超声检查.使用HPM-2410A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87 mm,左枕前位,脊柱排列整齐,肺部、腹部内脏、四肢、胎盘、脐带及羊水量均未发现异常.室间隔延续正常,右室外侧壁靠近房室交界处见一类圆形强回声团块,与右心室壁紧密相连,且未见相对移动,边界清,较规则,大小约12.9 mm×9.5 mm( 图1),胎儿心率152次/min.根据发病年龄、肿瘤部位及声像图特征,超声提示:胎儿右心室实质性占位,考虑横纹肌瘤可能.三日后,引产一男婴,外观未见异常.尸检:右心室见一凸向心腔的结节状肿块,大小约13mm ×11 mm×10 mm,周围心肌受压,萎缩.病理诊断:胎儿右心室横纹肌瘤.
作者:陈利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作兔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管活性物质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40只家兔采用口服硫代乙酰胺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8、12、16、20周时检测ET-1及NO浓度,超声观察胆囊壁及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压力.分析血管活性物质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胆囊壁增厚是肝纤维化阶段的二维超声表现;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ET-1、NO浓度逐渐增加,且以ET-1/NO比值增加更为明显;门脉内压力、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搏动指数(PI)随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ET-1/NO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超声可无创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帮助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一林;曹铁生;段云友;阮骊韬;陈升;刘禧;王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SCT结肠仿真内镜优化的成像参数.方法猪结肠8段,于肠壁内面模拟病变后行MSCT扫描,准直层厚1.0 mm、2.5 mm、5.0 mm,螺距 1.25、1.75及重叠重建率0%、50%、70%分别匹配,共16组图像分别行VC观察.结果第1组(准直层厚1.0 mm,Pitch 1.25,重叠重建率50%)病变检出准确率高,但与第2~4、9~12组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其中第12组(准直层厚2.5 mm,Pitch 1.75,重叠重建率50%)的扫描时间和CTDI小,容积重建法VC的检出准确率高于表面重建法VC.结论层厚和重叠重建率对MSCT VC的病变检出准确率有明显影响,优化参数为:准直层厚2.5mm,螺距 1.75,50%重叠重建,容积重建法VC.
作者:刘玉林;陈宪;安连峰;陈军;杜东平;葛鸿惠;付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我国,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病,由它引起的支气管咯血常常来势凶猛,致死率较高,因而,对支气管扩张所致的继发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有助于对支气管咯血的更深入认识,并对咯血的介入、外科和内科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永富;伍筱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弥漫型星形细胞瘤的MR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Ⅱ级弥漫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15例病例均表现为弥漫的等、长T1和长T2信号.额叶受累9例,颞叶受累9例,顶叶受累8例,海马受累5例,岛叶受累5例,基底节区受累6例,丘脑受累5例,脑干受累5例,胼胝体受累6例.增强扫描大部分病变无强化,5例患者局部有结节状的强化.结论 MRI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特点,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涛;马林;梁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单次屏气电影法测量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单次屏气电影法与多次屏气电影法随机检查16例心脏病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测量所得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及心肌质量(MM).结果各个均值比较差异两组间无显著性,并呈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单次屏气电影法明显缩短心功能测量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赵希刚;李坤成;李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常规二维DSA全脑血管造影及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处理.结果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的程度,硬化斑块的位置及形态大小,对操作医生选择过滤保护伞、扩张球囊、支架等材料的种类、型号提供帮助.结论与常规二维DSA相比,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为清晰地显示狭窄血管病变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作者:王金龙;凌锋;李慎茂;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吴婷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测41例IHS患儿肝脏血流动力学, 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按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肝固有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血清透明质酸(HA)测值在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逐渐增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7、0.745和0.712,P=0.001);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783,P<0.001).结论 PHA 的PSV和RI、血清HA浓度、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是反映IHS肝纤维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李智贤;梁淡湄;王琳琳;何云;马韵;杨红;韦康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42岁,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临床查体后疑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要求行腹主动脉CTA检查.CT平扫示右肾上极可见一大截面12 cm×15 cm的肿块影,其内可见脂肪、软组织密度影及斑片状略高密度影,右肾后方可见出血征象(图1).增强扫描示:肿块内可见大小为2 cm×5 cm的片状高密度强化区,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相仿(图2).CTA示:右肾肿块内供血动脉呈瘤样扩张,腹主动脉未见异常(图3).
作者:仲海;刘学静;徐卓东;柳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导管腔内治疗对于不同分型的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患者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应用不同的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治疗7次.1例静脉曲张型患者,首次术后血尿复发,经重复栓塞后治愈;其余4例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随访期内,未见血尿复发及肾功能异常.结论对于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经导管腔内治疗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健;邹英华;吕永兴;佟小强;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