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彭卫军;钟国民;师英强
目的探讨用斜率法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时造影剂量和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5、1 ml/kg体重的造影剂量和3、5、7、9 ml/s的注射流率对6只犬进行肝脏灌注成像,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门脉灌注量(PV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造影剂量为0.5 ml/kg体重时,3 ml/s流率与其他流率测得的HAP和PVP有显著性差异(P<0.05),HPI随着流率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造影剂量为1 ml/kg体重时,各种流率下的HAP和HP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VP先升高后降低.结论用斜率法进行肝脏灌注成像时,造影剂量和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有所影响.
作者:范光明;郭启勇;解学乾;陈丽英;于涛;侯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I)和MRI体积测量对颞叶癫痫(TLE) 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单侧TLE和13例对照者行MRI和1H-MRSI扫描,测量颞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浓度比率及海马结构体积.结果 TLE组8例海马结构萎缩,患侧海马结构NAA/Cr及NAA/(Cr+Cho) 显著小于对侧及对照组(前者F=5.187,P=0.012;后者F=6.731,P=0.004);患侧颞叶外侧皮层的NAA/Cr显著小于对侧(t=-2.82, P=0.015).海马体积测量定侧敏感性为61.5%; 1H-MRSI定侧敏感性为84.6%.结论 1H-MRSI可发现颞叶广泛的代谢异常,增加定侧诊断敏感性.
作者:王亮;李坤成;李勇杰;卢德宏;王玉平;张国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作兔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管活性物质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40只家兔采用口服硫代乙酰胺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8、12、16、20周时检测ET-1及NO浓度,超声观察胆囊壁及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压力.分析血管活性物质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胆囊壁增厚是肝纤维化阶段的二维超声表现;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ET-1、NO浓度逐渐增加,且以ET-1/NO比值增加更为明显;门脉内压力、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搏动指数(PI)随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ET-1/NO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超声可无创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帮助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一林;曹铁生;段云友;阮骊韬;陈升;刘禧;王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行MSCTA,其中25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56例MSCT冠状动脉造影中,54例MS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其中28例患者、78支冠状动脉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与狭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分支,18例可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但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征.结论 MSCTA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柳澄;李振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导管腔内治疗对于不同分型的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患者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应用不同的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治疗7次.1例静脉曲张型患者,首次术后血尿复发,经重复栓塞后治愈;其余4例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随访期内,未见血尿复发及肾功能异常.结论对于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经导管腔内治疗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健;邹英华;吕永兴;佟小强;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反应.方法对10名肥胖者及10名正常体重者,收集口服75 g葡萄糖后的下丘脑fMRI数据,以平均灰度值方法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不同体重者口服葡萄糖后在下丘脑部位均出现一过性抑制反应,但肥胖者抑制反应出现时间较正常体重者明显延迟、抑制反应强度明显减低(P<0.05),其抑制反应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肥胖者下丘脑对糖刺激反应的敏感性较正常体重者降低.功能磁共振成像是确定脑特定区域功能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敏;张云亭;张铁梅;周诚;吴小萌;蔡葵;杨正汉;王文超;赵伟峰;李飒英;王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门静脉CT血管造影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对门静脉主干、主要属支和侧支循环血管进行显示和测量.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门静脉CTPV,门静脉主干显示率100%,胃左静脉97.6%,胃短静脉44.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0.7%,脾/胃肾分流28.7%,脐静脉、腹壁静脉曲张分别为46.5%、44.4%.其中门静脉主干宽度为(13.94±2.47) mm,胃左静脉主干宽度为(5.62±2.40) mm.结论 CTPV可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体静脉之间侧支循环血管,有助于对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作者:贺文;于淑霞;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46岁,因左小腿肿胀2个月伴皮肤破溃高热20天入院.外科检查:左小腿高度凹陷性水肿,外侧皮肤散在数枚核桃大小溃疡面,可见黑痂附着,少量渗血,周边发红,皮温较对侧高,无明显压痛,左小腿后侧肌肉质硬.骨髓检查无异常.X线平片未见左胫腓骨骨膜浸润.MRI平扫所见:左侧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呈梭形明显肿胀,以比目鱼肌为著;其中比目鱼肌内侧肌束信号呈高(图1、2).上述肌间隙清晰,但较正常变窄,脂肪间隙尚存在,肌内可见流空的血管.Gd-DTPA增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比目鱼肌中度不均匀强化(图3).诊断为左小腿部分伸肌群占位,淋巴瘤可能性大.活检病理:鼻外NK-T细胞淋巴瘤.
作者:李珍红;吴新淮;李兵;赵永华;王智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蛋白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内增强动脉血栓超声显像的效果.方法采用FeCl3溶液诱发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非梗阻性新鲜血栓形成;经耳缘静脉团注0.04 ml/kg的白蛋白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分为靶向组(20只)和非靶向组(10只);采用视觉观察评价血栓显像增强效果.结果 29只(29/30)兔模型建立成功;造影后视觉观察,靶向组18例达到2级增强效果,1例为1级增强效果,1例死亡;非靶向组仅2例达到1级增强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白蛋白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可显著增强兔腹主动脉内新鲜血栓超声显像效果.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卞爱娜;刘平;谭开彬;刘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测41例IHS患儿肝脏血流动力学, 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按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肝固有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血清透明质酸(HA)测值在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逐渐增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7、0.745和0.712,P=0.001);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783,P<0.001).结论 PHA 的PSV和RI、血清HA浓度、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是反映IHS肝纤维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李智贤;梁淡湄;王琳琳;何云;马韵;杨红;韦康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动脉瘤(PA)、动静脉瘘(tAVF)在CDFI、CTA、MRA、DSA表现上的特点.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在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PA、tAVF模型,模型建成后行CDFI、CTA、MRA及DSA检测.结果在20个手术部位建成16个PA模型,在30个手术部位建成26个tAVF模型,成功率分别为80%和87%,模型在CDFI、CTA、MRA、DSA上的表现各具特点.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股部PA,tAVF模型,方法切实可行;在各检测手段上,其表现各具特点,互相补充,根据需要选用,可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孙健鸣;时德;赵渝;黄晓玲;李信友;吕发金;涂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估DWI对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坏死或囊变区、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EDC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ADC值和EDC值分别较低级别胶质瘤瘤体低和高(P≤0.05),且取ADC值12.60×10-4 mm2/s为阈值时,其敏感度为87.51%,特异度为73.17%,阳性预测值(PPV)为91.79%,阴性预测值(NPV)为88.24%.高级别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EDC值)明显低于(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若取瘤周水肿ADC值取14.50×10-4 mm2/s作为高、低级别胶质瘤分级的阈值,则敏感度为86.75%,特异度为80%,PPV为76.77%,NPV为86.67%.结论 ADC值(EDC值)结合常规MRI序列的特征,对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苗延巍;何立岩;张竞文;宋清伟;伍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MRI对于疲劳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例经随访证实的疲劳骨折,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6~44岁,均接受MR扫描及普通X线检查,7例接受CT检查.结果与传统X线及CT比较,MRI可显示疲劳骨折的骨折线,且能显示其相对早期改变,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 MRI有助于疲劳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邬海博;蔡幼铨;马林;李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衰减校正对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分辨率及图像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GE Hawkeye 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对分辨率模型成像,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计算有、无衰减校正时线源扩展函数的半高宽(FWHM)及线源峰值计数.结果有衰减校正时FWHM显著高于无衰减校正时FWHM,其差值在中心处大,且线源计数大于无衰减校正时计数,越靠中心其差值越大.结论衰减校正在补偿计数衰减的同时,会使分辨率降低.
作者: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郑容;张雯杰;田嘉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76岁,因严重腰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4叩痛,活动时L4、L5处疼痛明显.平片及CT:L1、L4椎体压缩骨质疏松性骨折,L1椎体压缩40%,L4椎体上缘凹陷性压缩.入院诊断:L1和L4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作者:刘爱华;杨新建;杨德森;吴中学;李少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描述骨折或骨转移所致单椎体塌陷性病变的MRI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单椎体塌陷性病变行MR检查,其中29例临床证实,4例穿刺活检证实,良性13例,恶性20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者常伴瘤周水肿,边界模糊,受累椎体鲜有残存骨髓影,受侵附件多呈膨胀性改变,常伴椎旁软组织影,强化欠均匀,追随观察病灶增大变多或无明显改变.结论 MRI能较好鉴别单椎体塌陷性病变的良恶性.
作者:娄昕;蔡幼铨;梁燕;赵廷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DI评价颈总动脉弹性的可行性及获取健康成人CCA壁运动指标的正常值.方法分别对105例健康人连接ECG,并行右CCA超声检查,记录CCA的TDI曲线,并应用MedArchive Viewer软件测量CCA壁运动的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相关指标.结果男性CCA弹性大于女性,以前壁为著;≤40岁组弹性比≥40岁组明显好.前后壁几乎同时运动,但方向相反,前壁运动幅度较后壁大.结论获得了健康成人CCA壁运动相关指标的正常值;应用TDI评价颈总动脉弹性技术可行,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苗立英;葛辉玉;王金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有海洛因吸食史患者的MRI资料,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结果 2例患者MRI表现未见异常,其余20例患者幕上或(及)幕下脑实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 17例有灰质受累, 病变双侧对称,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高信号,2例有轻度占位效应,1例轻度脑萎缩.结论海洛因所致脑病既可侵犯白质也可侵犯灰质,称之为海洛因脑病更恰当;海洛因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可与其他脑病鉴别.
作者:马湘乔;张雪林;张玉忠;邱士军;文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体积测量软件的半自动分段方案,使海马结构MRI测量成为一种临床上实用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正常受试者行矢状位及直接斜冠状位容积采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一致性相关系数(rc)评价三维分段方案的信度及标准效度.并分析影响海马体积的因素.结果半球侧别、性别及颅内体积均与海马原始绝对体积有关.经协方差法及相除法校正后,性别及颅内体积的影响消失或减小.以协方差方法校正效果为佳.结论基于三维软件的海马结构半自动分段方案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准确性及真实性,并可以明显提高海马结构分段速度.
作者:陈英敏;刘蓉辉;李宝山;吴晶;孙吉林;刘连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MMA、CPC和rhBMP-2/CPC三种充填材料在骨质疏松症山羊模型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材料特点并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6~7岁健康雌性山羊14只,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行骨密度(BMD)测量,然后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n=2);Ⅱ组为假手术组(n=2);Ⅲ组为双侧卵巢切除术(OVX)组(n=10).Ⅱ、Ⅲ组术后4个月,所有动物再行BMD测量,然后各组分别处死2只动物,取腰椎椎体松质骨行组织学检查,证实骨质疏松(OVX)组达到OP大动物模型标准.Ⅲ组,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每只山羊的L2~L6,随机选取2节椎体在分离麻醉下分别行PVP,分别充填PMMA、CPC和rhBMP-2/CPC,保证每只山羊两节穿刺椎体的充填材料各不相同.结果 8只山羊16个椎体的PVP均成功,三种材料的充填量无显著差异(P>0.05);PMMA推注阻力较大,可操作时间短;CPC和rhBMP-2/CPC推注阻力较小,可操作时间长;术后第二天CT扫描示充填材料不规则分布椎体内,有5个椎体出现渗漏,渗漏率31.3%.结论 OVX山羊是研究PVP的良好动物模型;在推注阻力和可操作时间上,CPC和rhBMP-2/CPC优于PMMA.
作者:刘宏建;杜靖远;韩松辉;刘辉;梁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