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军
结而不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导致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价值较低和一味地从微观物质角度阐释中医的后果.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从业人员误读科学以及出现中西医抵触情绪有关.因此,为了中西医结合研究长远健康发展,培养科学精神及求同存异,应是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作者:赵玉男;黄玉芳;戴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C臂X光机辅助下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结果:35例患者术后6个月~23个月34例随访,无一例钢板断裂、折弯及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发生.结论: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创伤小,能早期锻炼,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桂林;王玉玲;钱南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测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变异的特殊情况,探讨其解剖学意义.方法:采用体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法进行考察;对比<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非测量性观察,发现标本1属于Ⅱ型变异(28.0%);标本2属于Ⅵ型变异(0.5%).体质测量发现坐骨神经在坐骨大孔下部总宽度均大于正常值(标本1:~+9.49 mm;标本2:~+3.71 mm);两标本在臀大肌段和梨状肌下缘(中间)穿出后分别至股骨内外侧髁连线中点及腓骨头后方的长度都显示出腓总神经比同侧胫神经要长.结论:坐骨神经Ⅱ型、Ⅵ型变异表明腓总神经高位分支变异,不仅促其绕道导致延长了其行程,而且在直立行走运动时,梨状肌收缩导致下腓总神经受压,造成慢性损伤,从而引发临床慢性腰腿疼痛疾病.该2例标本为先天性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变异.
作者:袁磊;谢伦利;杨宝慧;许佳;沈艳玲;李盼;吴长初;宋昱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医学生基础课程中加设相关技能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七年制本硕生在今后科研研究中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郭琼;丁媛;荣小灵;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泪管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泪道冲洗与造影,准备术中用物;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定期冲洗泪道,做好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9例10眼,术后1~4年随访中,仅有1例病患依然存在溢泪症状.结论:鼻泪管吻合术配合积极的临床护理能大大的提高患者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顺美;叶彩霞;古焕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人体科技馆的一例股骨颈干角畸形腐蚀股骨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体质测量、统计学和影像解剖对比法综合考察,发现该标本股骨颈有骨折愈合不全和颈干角外翻迹象.体质测量发现颈干角170.25°(男 129.90°,女128.32°),比正常大了1/3.右前正位X-影像解剖显示,左股骨头颈外翻,股骨颈与股骨体之间可见两枚钢钉阴影,股骨颈干交界处可见骨质断裂修复阴影.综合分析本例标本属于股骨颈骨折后,曾实施开放性内固定复位术,由于某种原因尚未按正常颈干角姿势复位固定,或因承重造成对接移位愈合不良,以至于造成颈干角外翻畸形.
作者:柯鹏;杨萌;林金勇;曾洪波;向美娟;许佳;吴长初;刘烟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传染病院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和刺伤原因等,提出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对传染病院供应室护士、临床护士5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50人中,50人均被锐器所刺伤,其刺伤率为100%.2年内发生锐器伤251例次,被调查者人均年刺伤2.5次,其中88.8%被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所刺伤.结论:树立职业防护管理理念,建立建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防护流程,教育培训护士安全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防止护士发生锐器伤和减少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关键.
作者:吴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时,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鹿安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早总义齿修复时间,提升牙医学人性化服务.方法:病残牙齿拔除后采用即刻牙槽修整法.结果:实践证明,在积累一定临床经验基础上,对拔牙后需要修整的牙床进行客观分析,采用即刻修整法,与以往拔牙后2-3个月才进行的牙槽修整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相当.结论:采用牙槽即刻修整法,义齿修复可大大提前,一般为1-2个月,标志着患者可提前摆脱无牙牙合所带来的痛苦与不便.
作者:邓俊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在临床应用治疗创伤感染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患有创伤性的感染的患者110例,对110例患者应用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根据感染的具体情况调整换药的频率和次数.患者本身合并有全身的感染症状是要加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也可加用西药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记录50例患者的治愈的例数和显效的例数,观察记录患者痊愈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结果:使用生肌玉红膏对患有创伤感染的110例患者均有效,有效率为100%.治愈所使用的时间不等,主要分为小感染面平均用时13天,感染较深较严重的平均用时30天.结论:应用生肌玉红膏对治疗创伤性的感染具有确切的疗效,能有效地缩短感染痊愈所需要的时间,是治疗创伤性的感染有效的方法.
作者:巨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后患者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对照组为78%;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肛周肿痛1例,痔疮复发1例,切口感染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程度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后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保持舒适心理状态,为疾病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李治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形态纤维桩修复后根管治疗前牙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拔除的上前牙32颗,随机分为两组,柱形纤维桩组和锥形纤维桩组,每组各有16颗牙.对柱形纤维桩组中的牙进行柱形纤维桩修复,而对锥形纤维桩组中的牙进行锥形纤维桩修复.对两组牙的平均抗折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柱形纤维桩组和锥形纤维桩组的牙样本抗折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相对于柱形纤维桩组,锥形纤维桩组的不利型牙折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对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选择纤维桩修复的纤维桩形态时,应选择抗折性较好,不利型牙折发生概率较小的纤维桩,而柱形纤维桩修复和锥形纤维桩修复对于根管治疗牙的抗折强度无显著差异.但相对于柱形纤维桩修复,锥形纤维桩修复的不利型牙折发生率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袁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烧伤作为一种意外事故,易引起患者功能障碍、容貌及器官缺损、畸形等.病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这种状况,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极大的影响.本科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35例烧伤病人,通过医务人员的细致观察及早发现病人的精神症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总结123例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的术前术后护理.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强调术前造口定位和术后造口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前掌握造口护理技巧.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春艳;王雅欣;罗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风险的评价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监测患者脑电图变化,采用脑电图分级评价标准,分析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脑电图重度异常患者,病死率45%,中度异常患者20%,轻度异常患者3%.结论:重度异常脑电图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可加强脑电图的监测.
作者:朱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开口不同的方法处理,对术后窦口开放及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300例双侧上颌窦病变相近,术中见双上颌窦均有病变的I、Ⅱ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一侧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时制作寞口区窦内侧壁粘膜瓣,将其内翻铺入中鼻道,另一侧常规开放扩大上颌窦口,术后观察不同时期窦口开放及纤毛功能情况.结果:术后6 个月发现术中制作瓣的一侧窦门开放率为96%,无闭锁发生,纤毛清除功能较对侧明显好.结论:鼻内镜术中,对有病变的上颌窦口制作瓣,不仅有防止术后窦口闭锁,亦有利于窦内粘膜纤毛功能的保留.
作者:潘慧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血管瘤(hemangioma)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该病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压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可能与血管瘤的形成有关.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发生于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病变的60%以上.疾病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但有60%~7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前消退,其余随年龄增长逐渐扩大.目前认为,位于重要部位、生长迅速及影响美观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障碍的血管瘤应早期治疗,特别是适宜的药物治疗可促使血管瘤早期消退而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临床上主要通过激素、手术、激光、低温冷冻、硬化剂药物注射治疗等方法治疗血管瘤,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下对用药物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进行综述.
作者:王冰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00年前后,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的高校除离休干部等少数群体外,全部职工参加了当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出台,拉开了新医疗体制改革的序幕,明确指出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各省市均出台了相应文件贯彻执行,2012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医保的全民覆盖.目前的新形势为高校医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高校医院自身,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洞悉形势,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特点,主动适应新政策,适应国家、社会和高校对卫生事业的更高要求.高校医院是否需要转型,如何转型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作者:卢仕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肾脏的解剖位置较深,受到腰肌、脊柱、肋骨、腹壁及腹腔脏器的保护,加之本身有一定的活动度,故不易受 伤.但肾实质较脆弱,一旦受暴力打击时容易发生肾损伤.分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种.按其损伤程度分为肾挫伤、肾部分裂伤、肾全层裂伤和肾蒂裂伤四类.肾挫伤主要症状是血尿、排尿障碍,患者大部分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我科从2009--2011共收治肾挫伤病人72例,现将肾挫伤病人护理的心得叙述如下.
作者:范胜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肝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华蟾素肠溶胶囊,验证该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3组比较疗效.按照新药Ⅲ级临床的观察方案进行严密观察.结果:华蟾素加化疗组对肝区恶性肿瘤病灶缓解率(CR+PR)为32.3%,化疗对照组(CR+PR)为17.2%,华蟾素组(PR)为2.6%;治疗组症状改善率82.8%,华蟾素组为79.8%,化疗组36.8%,其中对乏力、食欲、睡眠及呕吐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对体重、骨髓造血功能有很好的维护作用.该药可提高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该药对肿瘤的病灶有缓解和稳定作用,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作者:付万智;杨丽;曾韬;胡晓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