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畸治疗在先天性牙缺失患者修复前的应用分析

桂枫

关键词:正畸治疗, 先天性牙缺失, 修复
摘要:目的:分析正畸治疗在先天性牙缺失患者修复前的应用.方法:选取10例来我院进行正畸治疗先天性恒牙缺失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纠正错牙和畸形、行固定桥修复缺牙间隙,达到修复先天性恒牙缺失的目的.结果:经过患者3年来的配合治疗以及术后观察,进行先天性牙缺失修复的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基牙松动或者移位,且基牙龈边缘健康,患者很满意.结论:在修复先天性牙缺失前进行正畸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口腔功能,还能增加口腔美观效果,保护基牙健康.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后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多数为中等动脉出血,一般比较难以止血,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生命危险,其主要表现为黑便、呕吐物带血、腹部疼痛以及有周围循环系统衰竭症状等,出血主要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现将抢救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庆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

    选择125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营养干预、护理配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二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效果

    作者:韩阳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0例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0例,男6人,女4人;年龄30-52岁,平均42.3岁;以胸部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单骨型9例,多骨型1例;单根病变肋骨切除9例,两根病变肋骨切除1例.结论: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少见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CT有特征性表现,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卿;郭亚鹏;曾新艳;邝世晏;康强;李轶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正交法优化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槐米的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槐米中所含成分芦丁的含量和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槐米沸水煎煮提取效果的诸因素(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优选.结果:槐米中芦丁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3C3,即溶剂250mL、提取3次、提取时间40min/次.结论:本实验为优化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周长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索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寻找能够帮助鉴别诊断宫颈癌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73例宫颈癌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56例宫颈癌和36例健康人)与测试组(17例宫颈癌和2O例健康对照).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技术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谱.用Biomarker Wizard统计软件比较训练组宫颈癌与健康对照间的蛋白质谱差异,再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筛选出一组差异蛋白构建决策分类树模型以鉴别宫颈癌病例和健康人群,后用测试组对分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以质荷比分别为3958、4288、4974、5902、8518、8930、9282和11 360的8个差异蛋白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鉴别宫颈癌与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2.43 (61/4),特异性为83.33 (30/36),准确性为82.73 (91/110),用测试组进行验证的敏感性为86.O5 (37/43),特异性为65..0 (13/20),准确性为79.37 (50/63).结论宫颈癌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差异,SELDI-TOF -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有助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韩云炜;范娟;吴敬波;韩新平;王开正;李宗衡;唐学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口腔美容修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口腔修复美学是口腔美容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和成长都离不开它的母体,口腔美容修复.下文是对口腔美容修复的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做的详细的分析探讨.

    作者:王钰姬;姚宇伟;丁海涛;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通过探讨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来探究如何进一步开展检验科工作,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提高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提高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水平以及增强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力度的方式.结果: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极为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加强检验科的工作力度,以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器械的专业清洗及质量管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室器械的专业清洗方法,以及对其质量的有效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制度与工作流程;大力培养专业性的清洗工作者.结果:经过有效的专业清洗之后,手术室器械以目测方式都能够看见其表面干净铮亮,全部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结论:供应室采用专业性放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情节质量水平,促使其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进行转变.

    作者:杨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N末端B型利纳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N末端B型利纳肽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心力衰竭患者30例,正常组30例NT-proBNP检测值的比较分析.结果:正常组NT-proBNP检测在正常范围,心力衰竭组NT-proBNP检测值在2105-10200 ng/L之间,心衰级别越高,NT-proBNP的结果越高.结论:随着心力衰竭的分级越高NT-proBNP的浓度相应的升高,因此NT-proBNP既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

    作者:周瑞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148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确切病因尚不明了,通常多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临床上多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症状与肌瘤部位、是否变性有关,与数目、大小关系不大,常见的症状多有:下腹部包块、子宫异常及不规则出血、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等.现将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确诊子宫肌瘤而入住我院妇科的14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辉;杨宝芝;石延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强脉冲光合并丹参酮胶囊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丹参酮内服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方法:1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脂溢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次,3次/d,连续服用45 d,同时采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强脉冲光治疗,45 d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57%,对照组为51.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内服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采用曲安奈德注射及芭克硅树脂凝胶涂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对63例(69耳)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根据手术后病损范围,在无张力缝合、维持耳廓外形美观的原则下采用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关闭伤口;手术后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应用曲安奈德注射30例(33耳)及芭克硅树脂凝胶涂药33例(36耳)方法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63例(69耳)患者治疗结束后,经过一年随访,其中曲安奈德注射组治愈26耳(78.8%),显效4耳(12.1%),无效3耳(9.1%),有效率为90.9%;芭克硅树脂凝胶涂药组治愈28耳(77.8%),显效5耳(13.9%),无效3耳(8.3%),有效率为91.7%,两种方法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54,P>0.05).结论: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后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均能有效控制瘢痕疙瘩复发,其中芭克硅树脂凝胶涂药方法简单无创、方便患者、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毅;许琳;王志远;任拥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成人小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小肠套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2年经手术证实小肠套叠造成肠坏死11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空肠套入空肠型4例、回肠套入回肠型3例和空肠套入回肠型4例.11例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4例提示小肠套叠(36.4%),11例均行彩超检查,6例提示小肠套叠(72.7%),8例行腹部螺旋CT检查,6例提示小肠套叠(75%);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8例,术中发现小肠坏死10例,良性病变引起的小肠套叠8例,恶性病变3例.结论:成年人小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彩超、腹部螺旋CT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王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谈宫颈裂伤的防治

    宫颈裂伤是阴道分娩中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轻度的宫颈裂伤在每一次足月分娩中均要出现.裂伤少于1cm,无需处理,产后留下疤痕.如严重损伤,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致重度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作者:肖景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颈炎康栓治疗120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炎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患者采用宫颈炎康拴阴道给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用药后能显著改善阴道清洁度及自觉症状.痊愈24例,显效22例,有效6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17 %.结论:宫颈炎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经济安全.

    作者:幸碧芬;侯瑞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 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 例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4 例(8 例乳腺癌,3 例导管癌及3 例浸润癌)和良性病变8 例(2 例乳腺增生,4 例乳腺纤维瘤,1 例乳腺炎及1 例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均经16 层螺旋CT(MSCT)扫描.4 例又经对比增强CT 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 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CT 扫描证实,乳腺癌性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伴周边毛刺,病灶内钙化,局部皮肤凹陷,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组织中致密影,密度等同于周围腺体.乳腺纤维瘤表现为圆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肿块影,密度均匀,部分病灶有强化.乳腺炎表现为片状不规则致密影,边缘模糊,内见低密度脓肿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 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采取及时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并观察预后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元月我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例;病情基本好转,可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能够自理76例;可扶物行走,生活部分自理13例.结论:只要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以及致残率.

    作者:刘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60例进行了研究,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治疗方案对急性期脑梗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明显提高.结论:依达拉奉能安全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云;渠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裴正学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举隅

    介绍裴正学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以病症结合,审因论治,重视胃气,扶正固本,擅用活血化瘀为其治疗特点,临床辨证施治需分清虚、实、寒、热,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并对三则验案加以分析.

    作者:展文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头皮屑患者中马拉色菌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头皮屑中马拉色菌的带菌情况、菌种构成及马拉色菌感染与头皮屑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采用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Dixon培养基和含菜子油培养基分别同时培养232份的头皮屑,观察培养阳性率与头皮屑严重程度的关系,根据生理生化学及形态学特点鉴定菌种,并比较在这3种培养基中菌落初长时间及对菌种有无选择性.结果:232人中189人的头皮屑中分离到马拉色菌,阳性率为81.47%,培养阳性率与头皮屑的严重程度有正相关关系.3种培养基共分离到481株马拉色菌,从中鉴定出合轴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限制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和钝形马拉色菌共5个种.3种培养基对菌种无选择性,但在含菜子油的培养基中菌落初长时间短.分离到单一菌种的头皮屑标本有155份(66.81%),分离到2种菌种的有24人(12.70%),分离到3种菌种的有9人(14.94%).结论:头皮屑中马拉色菌菌种检出率较高,优势菌种主要为合轴和球形马拉色菌,部分头皮屑患者存在2个、甚至3个马拉色菌种感染,头皮屑严重程度与马拉色菌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宝福凯;胡兴国;柳爱华;吴知情;李冰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