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琼;李杰;李海燕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及纠正疾病的重要场所,有着节奏快、要求高、流动性大等特点.随着各种有创治疗技术的应用,即形成了手术室特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环境,也使手术室成为隐患存在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护士由于出入其中,常常受到各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冬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比真空负压吸脂术与振动吸脂术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11年4月自愿行吸脂术的求美者146例,其中79例采取真空负压吸脂术,设为对照组,67例采取振动吸脂术,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2.4±17.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3.4±27.8ml,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负压吸脂术与振动吸脂术皆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吸脂术,后者效果更为明显,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少,塑形效果满意度高,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对ICU的常规护理,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护理对策以及护理要求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一目的是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亓咏梅;曹海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要点:病情观察、维持呼吸功能、维持正常心输出量、减轻病人疼痛与不适、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
作者:康慧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助产士面临着工作量大、夜班多、职业暴露风险大等问题,使其承受着巨大的体力和精神压力,导致基层医院助产士人员短缺现象严重.同时助产士又是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那么将护士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与学习,培养优秀的助产士就尤为重要.
作者:何美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健康教育方法对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的效果.方法:对50人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干预组采用综合预防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干预组领悟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的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预防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提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育玲;张强;涂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由于时代发展,人们自我意识增强,一般只要排除掉一些导致较低的面部过宽的原因(如腮腺肥大、肥胖、咬肌肥大不显著、其他),同时又有整形外科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即可进行相关的手术.就像事事都有两面性一样,各种手术都有它的利与弊.由于进行美容手术的患者更多的在乎的是手术的结果,即使是对严重并发症少的下颌角手术的一些细微的不足之处更是多加挑剔.因此对于外科手术并发症的不利影响,应充分考虑预防才好.
作者:林彪斌;周文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现代医药物流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应认清医药流通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视企业目前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加快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开拓出符合医药物流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新思路,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何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全口义齿制作修复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从2008-2011年212例牙列缺失的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回顾性分析和实际效果的总结.结果:212例全口义齿修复中固位与稳定良好196例,9例自觉咬硬物稍差,6例因面容或咬合关系不对重做.1例因口干综合症而失败.结论:边缘封闭良好、印模精确度高、颌位记录准确、牙齿排列合理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占时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的常见并发症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病人病情好转.结论: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易发生多种常见并发症,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后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瘘管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患有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患牙200例,采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3%双氧水冲洗根管,而后用碘酚与75%酒精1∶1混合液行瘘道通过术,碘仿根充糊剂与牙胶尖一次性根充治疗,碘酚处理瘘道口.观察一次性根充疗效.结果:经过瘘道通过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以后,临床治愈率达95%以上,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建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简称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口复层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即移行带区,主要为宫颈浸润癌,发病机理主要是由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织继续发展,继而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组织间质而形成宫颈浸润癌,在病理上富颈浸润癌分为三类:分别为鳞状细胞癌,比例为80%~85%;腺癌,比例为15%~20%;鳞腺癌,比例为3%~5%.宫颈癌的主要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的方式进行转移,血行转移少见.?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治疗,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郭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常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包括三种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抬高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立即行直接PIC术,一般认为直接PCI术在发病4-6h内做效果好,好在发病内12h内进行,但若合并心源性休克,则在发病36h内也可直接PCI术.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以痰浊瘀血为病机,采用活血化痰,涤痰逐瘀原则组方,制成开窍复智汤治疗VD,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和动物实验的研究,旨在讨论痰浊瘀血在V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在防治VD方面的发展.方法:观察脑卒中病人190例,以DSM- Ⅳ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将纳入VD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开窍复智汤一日两次服用.对照组予多哌奈齐20mg口服每日一次.用药14周后观察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及各项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应用开窍复智汤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血浆含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WAIS- RC减分率等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下降相关,开窍复智汤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多哌奈齐.
作者:赵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效果,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一共有69例患者换高血压脑出血,并有13例患者因这种病死亡,存活下来的患者共有56例,将这些患者按照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生活能力(ADL)制定判定标准,病情完全康复的患者为14例,占据比例为20.3%生活能力达到可以自理为30例,占据比例为43.4%,生活半自理的患者中为7例,占据比例为10.1%,依据卧床不起的有3例,占据比例为4.3%,植物人的有2例,占据比例为2.9%.结论:患有高血压伴随脑出血症状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手术的方式和头颅的CT扫描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手术结束后得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死亡率得到降低.
作者:柏亦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我院呼吸科和其它内科临床科室近2年来非发酵菌与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肠杆科细菌为主)感染在临床分布情况及意义,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2年我院呼吸科和其它内科临床科室分离出的感染病原菌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比较各科室尤其是呼吸科与其它临床内科的区别.结果 呼吸科感染非发酵菌与其它多数科室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呼吸科由于非发酵菌感染比较广泛,应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邓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儿科的常见疾病中,高热惊厥是为常见的急症,同时班队低钠综合征者,先将2006年到2009年入住我院的15例血钠低于130mmmol/L并且伴有高热惊厥的患者形成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芳芳;陈艳林;朱灵芝;叶乐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将腮腺炎(痄腮)分为5型:温毒在表型;胆热范胃,气血壅滞型;余毒未清,腮肿尚存型;气血亏损,痰淤阻留型;邪退正虚,气阴两虚型.从症状、治则、方药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针灸治疗,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并指出注意患者的饮食宜忌,可缩短疾病的病程.
作者:王承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国是胃癌发病较高的地区之一.多发于胃窦、胃前壁、后壁及胃小弯,早期胃癌病变仅限于粘膜及其下层,一般可分息肉型、浅表型和凹陷型.中晚期胃癌多有转移,侵及肌层或全层,也称进展型胃癌.目前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等.病人在胃切除手术后,胃容量减少,胃的功能明显降低,因此有食量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小胃综合症[1].因此术后的护理对胃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重要作用.
作者:陶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作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和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期所有并发症的2-3%,在目前我国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而大部分的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避免的,主要在于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产科助产的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从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诊断、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等四个方面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原则进行试解读.
作者:李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