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红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开院采用肝段切除术与非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12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肝段切除组优良61例(94%),非肝段切除优良50例(82%),前者术后残石率、症状复发率、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肝段切除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武.
作者:刘高强;张凤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常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包括三种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抬高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立即行直接PIC术,一般认为直接PCI术在发病4-6h内做效果好,好在发病内12h内进行,但若合并心源性休克,则在发病36h内也可直接PCI术.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常见于麻醉手术后,多由于麻醉术后过渡不平稳引起,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短暂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干扰药物治疗效果,延长其住院周期,进而妨碍早期康复,持久的损害会使其丧失工作能力,使老年患者丧失独立能力,甚至危及生命.POCD的易患因素包括高龄营养状况差,手术耐受性弱,术前颅脑损害,认知受损以及嗜好烟酒等等.许多研究表明极低的麻醉药残留可影响神经功能,故全身麻醉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此次为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床上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静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以及MMSE评分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顾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简称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口复层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即移行带区,主要为宫颈浸润癌,发病机理主要是由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织继续发展,继而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组织间质而形成宫颈浸润癌,在病理上富颈浸润癌分为三类:分别为鳞状细胞癌,比例为80%~85%;腺癌,比例为15%~20%;鳞腺癌,比例为3%~5%.宫颈癌的主要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的方式进行转移,血行转移少见.?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治疗,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郭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药剂科所发生的125例调配药品差错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重点建立药学服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平台,规范调配流程,加强用药宣传;结果2009年开展药学风险管理以来,药品调配差错率(0.02%)明显低于2008年(0.06),处方书写合格率(95.39%)、患者满意率(92.15%)明显高于2008年(90.12%)、(85.32%);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药学服务中的风险防范,大限度地降低药学服务中的医疗发生率,从而实现“患者用药受益大化,风险小化”.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PICC导管发生异位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48例发生PICC导管异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导管异位病人中,误入颈内静脉24例,位于锁骨下静脉9例,反折至胸壁静脉4例,反折至腋静脉2例,进入右心房6例,至对侧锁骨下静脉3例.经处理后39例置于上腔静脉,4例由于血管条件差调整失败置于锁骨下静脉,5例更换肢体重新穿刺成功.结论: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正确的体位、准确的导管测量及有效的心理指导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高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助产士面临着工作量大、夜班多、职业暴露风险大等问题,使其承受着巨大的体力和精神压力,导致基层医院助产士人员短缺现象严重.同时助产士又是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那么将护士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与学习,培养优秀的助产士就尤为重要.
作者:何美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前庭大腺囊肿剥除术和造口术[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挂线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美观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患者的外周白血细胞总数超过10×1010L,是一种比较危重的白血病,容易并发脑栓塞和脑出血等并发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早期死亡率.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与设备:美国白细胞分离机、Cs3000专用一次性全封闭管道、血细胞计数仪、10%的葡萄糖酸钙、1次性50ml大空针.
作者:张平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我院呼吸科和其它内科临床科室近2年来非发酵菌与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肠杆科细菌为主)感染在临床分布情况及意义,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2年我院呼吸科和其它内科临床科室分离出的感染病原菌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比较各科室尤其是呼吸科与其它临床内科的区别.结果 呼吸科感染非发酵菌与其它多数科室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呼吸科由于非发酵菌感染比较广泛,应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邓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6所中学共684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分析其对艾滋病认知的情况.结果:中学生回答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率均达50%以上;不同年龄间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的中学生的艾滋病的认知还有待加强,学校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仍需继续加强,建议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同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李丽廉;余婉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尖锐湿疣是因为人类由于自身乳头病变形成乳头瘤病毒(HPV),通过其感染后导致性传播疾病(STD),医学上又称之为生殖器疣或病疣.导致这种病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促使HOV感染发生病变.近些年来,乳头瘤病毒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通过使用CHR多功能美容手术仪联合干扰素,通过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来降低该种病情的发生率以及病人的复发率,并通过灵床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形成如下:
作者:李海波;邵宇飞;赵香玉;姜重然;曹翔;李丽;李伟东;徐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口腔科病区护理资源优化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口腔科病区护理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实行分层进行管理,并设立相关的护士长职位、高级护理以及个人的责任护士,对处于工作期的患者进行连续性排班,优化护士站中的资源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层级管理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APN排班优化护理资源的使用效果.结论:使用层级分层管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在阿娜排上达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是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相较于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对于只在口腔专科任职的护士护理水平的提高,对以后口腔科的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比真空负压吸脂术与振动吸脂术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11年4月自愿行吸脂术的求美者146例,其中79例采取真空负压吸脂术,设为对照组,67例采取振动吸脂术,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2.4±17.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3.4±27.8ml,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负压吸脂术与振动吸脂术皆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吸脂术,后者效果更为明显,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少,塑形效果满意度高,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采用钙拮抗剂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在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这5年时间里,抽取100例在我院就诊的采用钙拮抗剂对心血管疾病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病例,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和程度进行归纳.结果:钙拮抗剂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在治疗时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因此在采用该类药物治疗时,对不良反应做充分考虑,尽量控制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蒋倩;过勇;罗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矿山脊柱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0月期间在矿山中发生脊柱骨折的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个人情况、受伤原因、伤势以及救治措施等等.结果:在矿山中发生脊柱骨折的所有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脊柱骨折高发年龄段.88例脊柱骨折患者中,发生合并伤的有50例,比例为56.81%;分型显示屈曲压缩性骨折及爆裂型骨折的有82例,比例为93.18%.结论:在矿山工作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意外损伤,其脊柱骨折患者占很大的比例,其具有损伤严重、合并伤多等特点,作为救护人员,应根据伤员情况,包括个人情况,伤势特点等进行对应治疗和救护.
作者:史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行全身热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医生对出现的各种病情变化进行处理,协助医生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作者:郭曼;黄颖;王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心血管疾病按现代医学讲主要包括“冠心病、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主要病种,这几类主要病症引起的危急症候,虽然以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认识却有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异病同治”的中医辨证原则.概要的说,心血管疾病主要危急症候包括“心急梗塞,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现就主要治法分述如下:
作者:邓宏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充分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解,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建设性建议.方法:将明确诊断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16例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回顾,对治疗中导致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经过研究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结果: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居全院手术感染之首,其感染率为1.03%.结论: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消毒意识,手术前和手术中要保持无菌环境操作,手术后应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落实相关防治措施,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感染率.
作者:肖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以痰浊瘀血为病机,采用活血化痰,涤痰逐瘀原则组方,制成开窍复智汤治疗VD,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和动物实验的研究,旨在讨论痰浊瘀血在V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在防治VD方面的发展.方法:观察脑卒中病人190例,以DSM- Ⅳ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将纳入VD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开窍复智汤一日两次服用.对照组予多哌奈齐20mg口服每日一次.用药14周后观察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及各项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应用开窍复智汤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血浆含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WAIS- RC减分率等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下降相关,开窍复智汤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多哌奈齐.
作者:赵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