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敏;刘德森;潘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也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终、佳手术方式,其能迅速治疗和缓解髋关节病痛和矫正患肢的功能,相较以往方法,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首选方法.目前,有两种手术方式:一是单纯的股骨头置换,二是全髋关节置换.我科从2005年5月到2011年5月完成此类手术38例,通过对病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及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三方面的护理,使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老年人脉压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此群体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临床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对本地区收集具有有效资料的11 823例中老年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其中中年组7 689例,老年组4134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之后采用Cox回归分析对脉压、平均动脉压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与相关预测.结果:脉压、平均动脉压都是不客忽视的诱发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引发中老年脑卒中的概率很高.其他因素及舒张压得到矫正之后,中年人脉压、平均动脉压的增加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卒中发病率上升,本次调查显示脉压、平均动脉压的升高对中年热脑卒中的发病率影响差异比较大,每增加10 mmHg,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33.4%和100.6%,老年人脉压每增加10 mmHg,脑卒中的的发病几率仅增加9.2%.另外,中老年人平均动脉压对脑卒中的发病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其表现在中年人的平均动脉压与脑卒中发病危险独立于收缩压,而老年人则不然.结论:平均动脉压对中年人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明显大于脉压,且独立于收缩压.老年人的脉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都不明显,且老年人脉压对脑卒中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独立于收缩压.脉压能在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水平上提供额外的危险分层信息.
作者:杨翠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常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包括三种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抬高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立即行直接PIC术,一般认为直接PCI术在发病4-6h内做效果好,好在发病内12h内进行,但若合并心源性休克,则在发病36h内也可直接PCI术.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药药理为基础,经穴位给药,并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有着特殊的疗效.穴位注射在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的同时,又为药物注射提供了有效的经络途径,并且穴位给药用量小,疗效佳,安全性强,药物在穴位滞留时间长,药疗时效长,是临床治疗中的主要给药方式,也是中医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操作技术[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穴位注射的经验,本着促进护理业务的目的,现介绍几项应注意的技巧,仅供参考.
作者:王燕;陈倩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行全身热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医生对出现的各种病情变化进行处理,协助医生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作者:郭曼;黄颖;王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门急诊是医院对病人服务的一个窗口,也是烧伤治疗的起始和基础.对于精神上无准备、意外环境下发生事故的烧伤病人急救是否及时,转送是否恰当,对减低损伤程度、病情的发展、减轻病人痛苦、心理平衡及降低伤后的并发症、死亡率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烧伤病人入院前的心理护理、技术操作、创面护理、病房交接班工作等,可以提高医院门急诊护理质量.
作者:陈朝琼;李杰;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穿孔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住的28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全部手术治疗,18例治愈,(治愈率(64.43%),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7.1%),3例术后自动出院后全部死亡;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或以前曾患急性阑尾炎治愈的12例,并存内科疾病21人(75%),术后并发症17例(61%).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病人容易发生阑尾穿孔,且合并有内科疾病者更易发生,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老年阑尾穿孔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见,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麻醉和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林效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多,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也不断增加,现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药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52例药疹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8个月-72岁,平均36.4岁,全部病历发疹前均有明确用药史,全部病历及药疹类型均由皮肤科医师会诊确定.
作者:杜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将腮腺炎(痄腮)分为5型:温毒在表型;胆热范胃,气血壅滞型;余毒未清,腮肿尚存型;气血亏损,痰淤阻留型;邪退正虚,气阴两虚型.从症状、治则、方药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针灸治疗,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并指出注意患者的饮食宜忌,可缩短疾病的病程.
作者:王承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子纤维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能顺利接受治疗,明显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保证了胃镜室的业务发展.
作者:田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照研究重症监护病房肝功能衰竭患者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血液滤过及胆红素吸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监护室存在肝功能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共16例,分组行血液滤过及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的程度.结果:血液滤过前后,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有一定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前后,血浆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液滤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不明显,如需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应考虑胆红素吸附治疗.
作者:贺小旭;王佳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及早期康复的护理学方法.方法:在治疗上分为西医疗法和中医治疗两类,:在西医疗法中主张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在中医疗法中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除此以外,还有针疗法分阶段治疗、分部位治疗;在护理方法上,可分为西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效果有协同治疗作用.结果?经以上以上中西医结合及综合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节省医疗费用,疗效良好.结论:对急慢性阑尾炎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及早期康复的护理学方法,可取得显著地临床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郑爱娟;亓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消毒与清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86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消毒组43例患者使用0.5%洗必泰每日擦洗尿道二次,清洁组用清洁水每日擦洗尿道二次,观察两组患者菌尿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消毒液与清洁方法护理后,消毒组在第3天、1周、2周发生感染的患者分别是1例、2例、3例;疑似感染的患者分别为2例、3例、4例;清洁组在第3天、1周、2周发生感染的患者分别是1例、2例、3例;疑似感染的患者分别为3例、3例、5例;菌尿及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消毒液与清洁水擦洗均可保持尿道口周围清洁,但选择清洁水护理可使病人感觉舒适,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可作为首选.
作者:王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药剂科所发生的125例调配药品差错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重点建立药学服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平台,规范调配流程,加强用药宣传;结果2009年开展药学风险管理以来,药品调配差错率(0.02%)明显低于2008年(0.06),处方书写合格率(95.39%)、患者满意率(92.15%)明显高于2008年(90.12%)、(85.32%);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药学服务中的风险防范,大限度地降低药学服务中的医疗发生率,从而实现“患者用药受益大化,风险小化”.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口腔科病区护理资源优化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口腔科病区护理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实行分层进行管理,并设立相关的护士长职位、高级护理以及个人的责任护士,对处于工作期的患者进行连续性排班,优化护士站中的资源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层级管理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APN排班优化护理资源的使用效果.结论:使用层级分层管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在阿娜排上达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是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相较于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对于只在口腔专科任职的护士护理水平的提高,对以后口腔科的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国是胃癌发病较高的地区之一.多发于胃窦、胃前壁、后壁及胃小弯,早期胃癌病变仅限于粘膜及其下层,一般可分息肉型、浅表型和凹陷型.中晚期胃癌多有转移,侵及肌层或全层,也称进展型胃癌.目前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等.病人在胃切除手术后,胃容量减少,胃的功能明显降低,因此有食量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小胃综合症[1].因此术后的护理对胃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重要作用.
作者:陶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由于女性生理解剖的结构特殊性,阴道炎几乎是与女性朋友相伴一生.阴道炎发病轻,但病情却反反复复,给女性朋友的生理健康带来诸多不适和心理压力.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与预防.
作者:韦邦燕;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及纠正疾病的重要场所,有着节奏快、要求高、流动性大等特点.随着各种有创治疗技术的应用,即形成了手术室特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环境,也使手术室成为隐患存在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护士由于出入其中,常常受到各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冬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所选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3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32岁,胫骨平台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12例,胫骨骨折4例,采用血氧饱和度仪动态测量患者血氧饱和度,同时采用测压装置观察患者骨筋膜室内压,针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所选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资料中,血氧饱和度动态测量到的结果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出的结果呈现负相关性,既血氧饱和度数值越高骨筋膜室内压就越低,血氧饱和度数值越低骨筋膜室内压就越高.结论: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的肢端血氧饱和度(SpO2)的方式,能够反映出筋膜室内肌肉以及神经的缺血性情况,可以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骨筋膜综合症疾病.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0到4岁患儿在骨科是一个特殊人群,有研究表明:不同的采血方法,其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科自2011年开始对0到4岁患儿均采取颈静脉+真空采血针采血,成功率高,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曾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