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育玲;张强;涂玉山
目的:观察对比真空负压吸脂术与振动吸脂术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11年4月自愿行吸脂术的求美者146例,其中79例采取真空负压吸脂术,设为对照组,67例采取振动吸脂术,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2.4±17.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3.4±27.8ml,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负压吸脂术与振动吸脂术皆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吸脂术,后者效果更为明显,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少,塑形效果满意度高,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简称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口复层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即移行带区,主要为宫颈浸润癌,发病机理主要是由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织继续发展,继而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组织间质而形成宫颈浸润癌,在病理上富颈浸润癌分为三类:分别为鳞状细胞癌,比例为80%~85%;腺癌,比例为15%~20%;鳞腺癌,比例为3%~5%.宫颈癌的主要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的方式进行转移,血行转移少见.?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治疗,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郭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充分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解,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建设性建议.方法:将明确诊断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16例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回顾,对治疗中导致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经过研究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结果: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居全院手术感染之首,其感染率为1.03%.结论: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消毒意识,手术前和手术中要保持无菌环境操作,手术后应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落实相关防治措施,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感染率.
作者:肖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的常见并发症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病人病情好转.结论: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易发生多种常见并发症,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后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前庭大腺囊肿剥除术和造口术[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挂线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美观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效果,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一共有69例患者换高血压脑出血,并有13例患者因这种病死亡,存活下来的患者共有56例,将这些患者按照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生活能力(ADL)制定判定标准,病情完全康复的患者为14例,占据比例为20.3%生活能力达到可以自理为30例,占据比例为43.4%,生活半自理的患者中为7例,占据比例为10.1%,依据卧床不起的有3例,占据比例为4.3%,植物人的有2例,占据比例为2.9%.结论:患有高血压伴随脑出血症状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手术的方式和头颅的CT扫描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手术结束后得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死亡率得到降低.
作者:柏亦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临床80例病人施行全程护理模式与80例施行传统护理模式的病人相比较,新的全程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突出了以人为本,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升为99%,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并发症的发病率由原来的22.5%降低到5%,平均每人住院天数缩短近10余天,住院费用节约5000余元,有效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终让社会满意,患者满意,政府满意.
作者:张红;刘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采取治疗措施.结果 45例患者除3例保守治疗,1例未及手术死亡外,其余均接受手术治疗,包括脾脏切除、肝修补、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和破裂修补术、肠系膜修补止血术、结肠修补造瘘术、肾切除、脾胰尾联合切除术等.本组病例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41例,死亡4例.结论 全面分析病史资料,合理选择术式,仔细操作,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辅助X线、B超和CT检查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诊断措施.早期应注意抗休克治疗并及时手术,术后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林效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瘘管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患有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患牙200例,采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3%双氧水冲洗根管,而后用碘酚与75%酒精1∶1混合液行瘘道通过术,碘仿根充糊剂与牙胶尖一次性根充治疗,碘酚处理瘘道口.观察一次性根充疗效.结果:经过瘘道通过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以后,临床治愈率达95%以上,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建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补肾衍宗汤辨证用药治疗肾虚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孕症患者196例,根据其不孕时间、年龄、中医证型等,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首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以上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衍宗汤辩证治疗(基本方:雄蚕蛾9g,蛤蚧(一对),紫河车10g,蜈蚣(四条),鸡内金12g,白芍12g,淫羊藿10g),再中医辩证治疗.结果:治疗组98例中受孕94例,受孕率达95.92%;对照组98例中受孕75例,受孕率达76.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衍宗汤辨证用药治疗肾虚型不孕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立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的全面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除了必备的专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发展的护理工作要求.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工具,语言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沟通交流的效果.因此,护士必须掌握语言沟通技巧,注重沟通细节,才能与病人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全面了解、掌握患者身心的整体信息,竭尽所能的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全方位服务,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陈颖;郑晓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患者的外周白血细胞总数超过10×1010L,是一种比较危重的白血病,容易并发脑栓塞和脑出血等并发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早期死亡率.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与设备:美国白细胞分离机、Cs3000专用一次性全封闭管道、血细胞计数仪、10%的葡萄糖酸钙、1次性50ml大空针.
作者:张平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健康教育方法对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的效果.方法:对50人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干预组采用综合预防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干预组领悟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的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预防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提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育玲;张强;涂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IGF-Ⅰ、IGFBP-1联合游离睾酮指数表达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不孕科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34人为研究组,平均年龄为(25.98±4.21)岁.同期随机选择136名正常育龄期妇女(经过各项妇科检查查证,这些不孕患者未患多囊卵巢综合症或其不孕是由于男方伴侣因素)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6.13±4.01)岁.分别应用化学发光发和免疫放射分析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测定黄体生成素、睾酮含量和检测IGF-Ⅰ、IGFBP-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批内批间差别<2.8%和<4.3%.结果:PCOS不孕组与非PCOS不孕组FP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FINS、HOMA- IR、IGF-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PCOS组IGFBP-1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治疗上采用联合用药降低IGF-Ⅰ的活性或fIGF-Ⅰ水平,是开辟治疗PCOS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于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6所中学共684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分析其对艾滋病认知的情况.结果:中学生回答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率均达50%以上;不同年龄间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的中学生的艾滋病的认知还有待加强,学校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仍需继续加强,建议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同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李丽廉;余婉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将腮腺炎(痄腮)分为5型:温毒在表型;胆热范胃,气血壅滞型;余毒未清,腮肿尚存型;气血亏损,痰淤阻留型;邪退正虚,气阴两虚型.从症状、治则、方药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针灸治疗,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并指出注意患者的饮食宜忌,可缩短疾病的病程.
作者:王承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烧伤瘢痕进行负压吸引体外皮肤扩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3例烧伤瘢痕需自体皮肤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负压吸引体外皮肤扩张术.结果:本研究13例患者中有1例负压吸引体外皮肤扩张不理想,1例出现色素沉着、水疱,外观不佳,余11例患者效果良好.结论:负压吸引体外皮肤扩张术具有易于掌握观察指标,操作简便,无痛苦,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志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PICC导管发生异位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48例发生PICC导管异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导管异位病人中,误入颈内静脉24例,位于锁骨下静脉9例,反折至胸壁静脉4例,反折至腋静脉2例,进入右心房6例,至对侧锁骨下静脉3例.经处理后39例置于上腔静脉,4例由于血管条件差调整失败置于锁骨下静脉,5例更换肢体重新穿刺成功.结论: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正确的体位、准确的导管测量及有效的心理指导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高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开院采用肝段切除术与非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12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肝段切除组优良61例(94%),非肝段切除优良50例(82%),前者术后残石率、症状复发率、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肝段切除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武.
作者:刘高强;张凤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穿孔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住的28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全部手术治疗,18例治愈,(治愈率(64.43%),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7.1%),3例术后自动出院后全部死亡;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或以前曾患急性阑尾炎治愈的12例,并存内科疾病21人(75%),术后并发症17例(61%).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病人容易发生阑尾穿孔,且合并有内科疾病者更易发生,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老年阑尾穿孔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见,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麻醉和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林效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