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原位肝移植受体血管

边杰;沙琳;郭启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肝移植, 血管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对原位肝移植(OLT)术前受体血管的评价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的3D-DCE-MRA图像,包括动静脉血管的信噪比、对血管变异的显示及血管管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 30例OLT患者术前3D-DCE-MRA检查均获成功.动脉平均信噪比20.58±3.74,门静脉平均信噪比13.43±4.12;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其中MichelsⅡ型1例、MichelsⅢ型2例、 MichelsⅤ型1例及MichelsⅥ型1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17例, 肝动脉轻度狭窄2处,中度以上狭窄4处,腹腔干起始部狭窄1处,第二肝门处静脉系统狭窄3处,3D-DCE-MRA均准确显示.结论 3D-DCE-MR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第二肝门处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可以对肝动脉的变异和狭窄、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以及第二肝门情况做出准确评价.3D-DCE-MRA可以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血管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182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MRI分析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临床明确MS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结果 MS好发于中年(平均发病年龄33.2±10.9岁)女性(68.7%),常见症状为肢体无力(74.2%)、感觉障碍(52.7%)和视力障碍(48.9%).MS病灶可单纯位于脑内(31.9%),或单纯仅位于脊髓内(31.3%),或脑与脊髓内均存在病灶(36.8%);好发部位依次为侧脑室旁(58.2%)、颈髓(52.8%)、胸髓(44.0%)、半卵圆中心(41.8%)和胼胝体(28.0%);病灶多呈斑片状;在T1加权像上可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多为高信号;病灶多为斑片状或斑点状强化.结论结合临床与MRI表现,可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于春水;李坤成;段云云;秦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前列环素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前列环素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0条.应用超声心动图仪重点检测股静脉内注射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以抑制前列环素合成前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的百分变化率.结果静脉内注射吲哚美辛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的百分变化率[(8.53±2.26)%]较注射吲哚美辛前[(12.77±1.76)%]明显减低(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观察到的血流介导性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与内皮来源的扩血管物质前列环素有关.

    作者:李天亮;邓又斌;王林;毕小军;杨好意;白姣;刘娅妮;刘冰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神经母细胞瘤多发性、对称性骨转移1例

    患者女,5岁,双下肢渐进性疼痛一年,面色及皮肤苍白半年,发现腹部饱满1个月,双髋、双膝疼痛不能直立行走一周而就诊.查体:脉搏115次/分,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腹部膨隆,肝脾明显增大,肝脏表面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压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化验检查:WBC 2.8×109/L,RBC 2.26×1012/L,PTL 395×109/L,LY 23.4%,AKP明显增高.骨髓穿刺(髂骨)细胞检查: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改变.

    作者:曹殿波;孙晓艳;张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诊断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结果 165例共有172处病灶.肿瘤的大径为1~12 cm,平均4.6 cm.本组97.1%(167/172)肾透明细胞癌有共同的CT、MRI表现:平扫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稍高或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皮髓期,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明显处强化程度与邻近肾皮质相似或更强.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富血供性,有特征性CT、MRI表现,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鉴别诊断.

    作者: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王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膜部室间隔缺损形态、大小与封堵器的选择

    目的探讨膜部型室间隔缺损(VSD)各种形态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缺损形态、大小与封堵器选择的关系.方法 VSD封堵成功的209例膜部型VSD患者.超声心动图术前测量VSD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及判断缺损右室侧粘连情况.结果 209例VSD中有184例缺损口呈局限性向右室侧突出,形成不同形态,其中不规则形66例,漏斗形56例,瘤形38例,管形24例.不同形态的VSD大小不同,以管形较小,不规则形较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84例中有140例呈多孔,平均大孔径(3.6±1.1)mm.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术前准确的测量VSD的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缺损右室侧分流口多少及周缘粘连的牢固性等,以筛选VSD封堵术的适应证及合适封堵器大小,保证VSD封堵术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军;张军;石晶;周晓东;段云燕;朱霆;姚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地方性氟骨症X线征象

    目的分析地方性氟中毒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特点,探讨氟骨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88例地方性氟骨症患者和4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拍摄了头颅、胸部、腰椎、骨盆、前臂、双手及下肢平片.分析其X线平片所见,进行诊断及分型和分度.结果 88例地方性氟骨症患者X线平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异常改变,57例表现为骨小梁粗大,骨小梁呈纱布状或粗网状,严重者骨小梁融合而消失,代之以骨质硬化,为硬化型,占64.8%.26例表现为骨小梁稀疏、模糊,骨密度普遍减低甚至椎体呈双凹、楔形变和骨盆变形,分为疏松型及软化型,占29.6%.混合型5例,占5.6%.病变以头颅和骨盆的损害常见,各个部位的损害不平行且各有特点.骨骼损害的程度与年龄和当地氟含量有关.结论地方性氟骨症的X线表现有骨硬化、骨疏松、骨软化和骨旁软组织骨化等多样性改变,掌握其基本X线特征并结合流行病学史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

    作者:刘文亚;木合拜提;邢艳;刘开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乳腺增生症的X线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症的钼靶摄影表现,以进一步认识该病和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85例经钼靶摄影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增生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钼靶摄影表现为:①片状影 44例(占52%),②肿块影36例(占42%),③结节状影 30例(占35%),④条索状影6例(占7%),⑤Cooper韧带增粗、变形5例(占6%),⑥囊性低密度影 6例(占7%),⑦钙化12例(占14%).结论乳腺增生症的钼靶摄影表现多种多样,充分认识和分析其X线表现,并与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朱明霞;欧阳羽;刘佐贤;张静;冯会蓉;谭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在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单侧精索静脉曲张(VC)引起男性不育患者双侧睾丸体积及回声强度改变情况.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35例正常人和130例左侧VC男性不育患者的双侧睾丸体积,并用直方图采样分析睾丸回声强度. VC按照临床触诊及超声检查分为亚临床型(SVC)及临床型Ⅰ~Ⅲ级(VCⅠ、VCⅡ及VCⅢ).结果单侧VC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回声减低,VC越严重则改变越明显.结论超声显像是评价VC不育患者睾丸体积及回声强度等客观指标的准确有效方法.

    作者:张步林;李智贤;梁季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快速评价高血压心脏病左心房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如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等的相关性.结果伴随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左房灌注分数(LAT)、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搏出量(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左室肥厚组与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与LAEF、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高度正相关.结论 QTVI技术测定的A'是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温朝辉;吴长君;温朝阳;孙琪伟;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枕下海绵窦可视化成像与MRI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枕下海绵窦及毗邻结构的横断面形态及相互关系,为临床开展颅颈交界区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正常男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从枢椎齿状突上缘到下缘的连续断面图像,将其与相对应的MRI 断面图像对照,观察枕下海绵窦及毗邻结构的细微解剖结构.结果枕下海绵窦部分共计50层,每层断面结构图像清晰,数据集大小为2.7 GB.数据集显示枕下海绵窦、枕下静脉丛、椎动脉旁静脉结构、椎内、外静脉丛、髁前、髁后静脉和颈内静脉之间相互交通.结论在横断薄层断面上可较好显示枕下海绵窦正常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为枕下海绵窦的三维重建提供了准确的实验数据,为临床影像诊断学(超声、CT、MRI)提供了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对枕下海绵窦区颅底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伟国;陈现红;张绍祥;赵涛;刘正津;谭立文;陈金华;杜兴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行MSCT增强检查的患者63例,设立无颈椎病症状者30例为对照组,利用三维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观察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3例中11例椎动脉表现正常,双侧椎动脉异常2例,单侧椎动脉变细38例,椎动脉局限性狭窄7例,椎动脉闭塞5例;30例对照组中椎动脉正常23例,单侧椎动脉变细7例.椎动脉正常和血管变细两种CTA表现出现比率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63例患者中横突孔两侧对称且大小正常者24例(38%),36例一侧横突孔变小(57%);对照组中22例两侧横突孔大小正常且两侧对称(73%),5例(17%)横突孔变小.两组间横突孔变小出现比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结构的改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佩玲;王强;谢秀丽;刘忱;徐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

    患者女,47岁,因头疼半年视力障碍1个月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未见色素斑及色素痣,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无异常.

    作者:张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实时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RT-3D-MR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MRA、DSA、手术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将所有病例MRI源图重新重建,用RT-3D-MRA再次观察,并与DSA、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共检出24个动脉瘤,其中RT-3D-MRA、MRA-MIP、DSA三种方法假阴性数分别为1例、3例、2例,且RT-3D-MRA对动脉瘤细节观察更好.结论实时三维MRA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初选检查方法,与MRI、MRA-MIP结合可达到DSA同等的诊断效果.

    作者:郭兴华;王耀普;史益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代谢显像标准摄取值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UV方法将越来越准确、可靠而受到欢迎.

    作者:俞建华;王荣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鼻咽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35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32例可评价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按肿瘤位置及供血情况相应分配化疗药物用量.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生存期情况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后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5例 + 部分缓解10例)为46.9%(15/32).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同时行灌注化疗并联合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2.66个月,其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3.8%、15.6%及6.3%.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作为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瘤的一种姑息手段.

    作者:郭彦君;周纯武;史仲华;刘德忠;李槐;李忱瑞;曾辉英;姜文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33例正常成人,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3个组(15~30岁,31~50岁,50岁以上),测量其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和膀胱内尿液信号强度,计算出前列腺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并对各年龄组信号强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各组间外周带T2信号强度具有显著性差异(F=30.474,P<0.001),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T1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921).结论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强度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信号越高,T1信号强度随年龄改变则不明显.

    作者:李飞宇;王霄英;丁建平;周良平;许玉峰;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36例健康志愿者和1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行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第1本征值(λ1)、第2本征值(λ2)及第3本征值(λ3).结果 ADC图与FA图均能显示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之异常信号区,其ADC值为(1473.7±227.8)×10-6mm2/s,FA值为(467.83±43.66)×10-3,λ1值为(2024.1±283.3)×10-6mm2/s,λ2值为(1151.8±146.1)×10-6mm2/s,λ3值为(1231.0±360.9)×10-6mm2/s,2λ1/(λ2+λ3)值为1.73±0.22.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病变区的ADC、λ1 、λ2、λ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FA值与2λ1/(λ2+λ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λ1与λ2、λ3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λ1大于λ2与λ3.结论 DTI是一种显示颈髓多发性硬化的可靠检查手段,其病变区各向同性扩散明显增高,其各向异性扩散明显减低;颈髓病变区仍保持了各向异性,呈柱状扩散.

    作者:郑奎宏;马林;郭勇;郭行高;梁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FAIR技术评价难治性和非难治性颞叶癫痫灌注异常

    目的用FAIR技术评价难治性及非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rCBF异常的模式是否不同.方法 9例难治性颞叶癫痫、21例非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及13名正常志愿者,测量其双侧大脑半球及双侧内侧颞叶的rCBF,并计算不对称指数(AI).结果难治性及非难治性癫痫患者大脑半球AI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2和0.029);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内侧颞叶AI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02),而非难治性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9).结论难治性和非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rCBF异常的模式有所不同,虽然均可出现较广泛的rCBF异常,但难治性癫痫更倾向于出现双侧内侧颞叶低灌注,这可为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有慧;陆菁菁;任连坤;李小圳;冯逢;孟春玲;金征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3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患者,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内外胆管及肝周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血流,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超声检出胆道梗阻者10例(其中2例行超声引导PTC);胆漏者3例(其中2例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有肝动脉血栓并发胆道梗阻者3例.结论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刘健;黄道中;张青萍;周元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传统与数字化X线摄影检出肺部小结节的ROC曲线评价

    目的对比传统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肺部小结节(≤2 cm)检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证实的肺部非钙化结节和无肺部结节的健康体检病例各90例,分别摄取正位传统胸片和数字化胸片,由高低年资医生分别进行观察评分,结果用ROC曲线法分析.结果总体数字化胸片组ROC曲线下面积(Az值)显著大于传统胸片组(t=2.726,P=0.034).隐蔽部位肺结节显示数字化胸片组Az值显著大于传统胸片组(t=3.606,P=0.011).6组不同大小病灶均显示数字化胸片组Az值大于传统胸片组,其中前三组(3~5 mm,6~8 mm,9~11 mm)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胸片在发现肺部小结节病灶,尤其在检出肺隐蔽部位结节和肺微小结节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胸片.

    作者:蒋磊;陈福康;吴建彬;黄海峡;潘祖军;黄吟华;吴科峰;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