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诊断

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王俭

关键词:癌, 肾细胞, 透明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结果 165例共有172处病灶.肿瘤的大径为1~12 cm,平均4.6 cm.本组97.1%(167/172)肾透明细胞癌有共同的CT、MRI表现:平扫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稍高或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皮髓期,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明显处强化程度与邻近肾皮质相似或更强.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富血供性,有特征性CT、MRI表现,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鉴别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对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研究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腺病毒(Ad)转染的自体BMSCs(Ⅰ组)、编码ANG基因的Ad(Ⅱ组)、单纯BMSCs(Ⅲ组)和空Ad磷酸盐缓冲液(Ⅳ组).再4周后行病理学检查.分别于正常状态、置环后4周和注射后4周开胸时采集二维图像,应用TomTec 4D cardio-view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观测各时期左室形态、侧后壁(LPW)回声和运动、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LVEDV, 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均出现左室重构和LPW室壁运动减弱、回声增强,LEDV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P<0.01).注射后4周, Ⅰ~Ⅲ组均不同程度出现左室重构现象减轻,LVEDV缩小(P<0.05),LVEF增大(P<0.05),其中以Ⅰ组治疗效果好,侧后壁室壁回声减弱,运动增强(P<0.05).Ⅳ组与缺血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TDE对评价基因转染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徐静;赵宝珍;黄盛东;王韦;贾宝成;崔勇;龚德军;周桂花;王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MR成像技术优化探讨

    目的探讨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的MR优化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及7例坐骨神经继发病变患者行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的二维自旋回波(2D-SE)序列 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抑脂(FSE F/S)序列T2WI的斜矢状位成像,轴位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3D-FIESTA)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其中10例志愿者加做单侧斜位3D-FIESTA序列成像, 7例患者平扫后行Gd-DTPA增强扫描.对比正常组2D-SE T1WI斜矢状位与轴位3D-FIESTA序列多平面重建对骶1神经(S1)及邻近坐骨神经的显示率.运用四等级评分标准方法评价两种采集方式的3D-FIESTA多平面重建对骶丛各支神经的显示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志愿者中2D-SE 序列与3D-FIESTA序列对S1及邻近坐骨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0%和95%(P<0.01).轴位与斜位3D-FIESTA对腰骶干(LST)及S1的显示能力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分别为P<0.01,P<0.05),对S2及S3的显示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通过多平面重建可明确骶丛各支神经及邻近坐骨神经受累情况.结论 3D-FIESTA序列通过重建可分别显示骶丛各支神经,对S1及邻近坐骨神经的显示率明显高于2D-SE序列,单侧斜位采集优于轴位采集.

    作者:刘丽芬;杜湘珂;陈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及CT表现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的临床资料和小肠钡剂造影及CT表现.28例均行数字化小肠气钡追踪造影,2例行小肠灌肠造影,7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小肠气钡造影表现包括充盈缺损、管腔狭窄、黏膜破坏或受压、管壁僵硬、龛影、肠梗阻或肠套叠.CT扫描表现为软组织块影、管壁增厚及肠管受压或狭窄.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与CT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陈群林;涂占海;陈潭辉;陈益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单纯胼胝体缺如1例

    患者女,18岁,发现智力低下6年,伴视力逐渐下降.MRI显示:矢状位的T1加权像胼胝体未显示,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沟随上移的第三脑室顶部呈放射状排列,小脑扁桃体位置下移,平枕骨大孔水平(图1).

    作者:赵永华;吴新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实时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RT-3D-MR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MRA、DSA、手术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将所有病例MRI源图重新重建,用RT-3D-MRA再次观察,并与DSA、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共检出24个动脉瘤,其中RT-3D-MRA、MRA-MIP、DSA三种方法假阴性数分别为1例、3例、2例,且RT-3D-MRA对动脉瘤细节观察更好.结论实时三维MRA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初选检查方法,与MRI、MRA-MIP结合可达到DSA同等的诊断效果.

    作者:郭兴华;王耀普;史益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析16例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其中16例中均摄X线片,13例做CT扫描检查,8例做MR检查.结果 16例肿瘤均发生长管状骨.其中位于胫骨近端的6例,肱骨近端6例,3例位于股骨远端,胫骨远端的1例.X线及CT、MR均可见溶骨性破坏及囊状膨胀性改变.肿瘤破坏区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及囊状液平.骨皮质变薄及筛孔样破坏.结论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翔;屈辉;程晓光;张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对称性

    围绕数字人体微观领域开展了量子人体的对称性研究.主要内容有对称性在量子人体中的深刻内涵;量子人体的全同性;量子人体的守恒量与对称性;量子人体独立守恒量的数目;后,概括出量子人体的对称性四点结论,为数字人体微观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快速评价高血压心脏病左心房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如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等的相关性.结果伴随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左房灌注分数(LAT)、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搏出量(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左室肥厚组与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与LAEF、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高度正相关.结论 QTVI技术测定的A'是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温朝辉;吴长君;温朝阳;孙琪伟;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超声影像学评价

    HAART问世后,由于其强效抗逆转录病毒作用,AIDS病程进展延缓,病人存活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死亡率降低.然而,脂肪营养不良、高血脂、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被广泛报道.HIV感染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均可引起心血管损害,但其确切关系尚不清楚.超声心动图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评价HAART疗效及其心血管毒副作用的研究中.

    作者:朱好辉;袁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研究脑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病灶、表现正常脑白质及正常志愿者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异.方法对37例正常志愿者和46例MS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分别测量T1WI低信号病灶、T1WI等信号病灶、额叶表现正常脑白质及正常志愿者额叶白质平均ADC值,比较其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各感兴趣区平均ADC值分别为T1加权像低信号病灶1.384×10-3 mm2/s;T1加权像等信号病灶0.977×10-3 mm2/s;额叶表现正常脑白质0.762×10-3 mm2/s;正常志愿者额叶白质0.744×10-3 mm2/s.上述各组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分辨出MS病灶,并能够检测出MS患者表现正常脑白质的弥散异常.

    作者:于春水;李坤成;秦文;段云云;刘卓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对喉癌和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喉癌和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37例喉癌和下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并与手术切除对照符合的淋巴结总数177个,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3% (94/103),特异度85.1% (63/74),假阳性率14.9%,假阴性率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无髓质或髓质位置偏心、淋巴结血流信号杂乱预示淋巴结有转移.淋巴结回声均匀、髓质居中、血流规则预示无转移.结论喉癌和下咽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有助于淋巴结转移与否的诊断.

    作者:刘艳君;王学梅;周旭;蔡至道;季文樾;关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1例

    患者女,15岁,因反复胸闷半年,活动后加重入院,无胸痛、紫绀、恶心、呕吐等.入院时查体胸骨左缘2~4肋间有4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不亢进.超声心动图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作者:裴蕾;杨建立;李京雨;赵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地方性氟骨症X线征象

    目的分析地方性氟中毒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特点,探讨氟骨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88例地方性氟骨症患者和4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拍摄了头颅、胸部、腰椎、骨盆、前臂、双手及下肢平片.分析其X线平片所见,进行诊断及分型和分度.结果 88例地方性氟骨症患者X线平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异常改变,57例表现为骨小梁粗大,骨小梁呈纱布状或粗网状,严重者骨小梁融合而消失,代之以骨质硬化,为硬化型,占64.8%.26例表现为骨小梁稀疏、模糊,骨密度普遍减低甚至椎体呈双凹、楔形变和骨盆变形,分为疏松型及软化型,占29.6%.混合型5例,占5.6%.病变以头颅和骨盆的损害常见,各个部位的损害不平行且各有特点.骨骼损害的程度与年龄和当地氟含量有关.结论地方性氟骨症的X线表现有骨硬化、骨疏松、骨软化和骨旁软组织骨化等多样性改变,掌握其基本X线特征并结合流行病学史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

    作者:刘文亚;木合拜提;邢艳;刘开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代谢显像标准摄取值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UV方法将越来越准确、可靠而受到欢迎.

    作者:俞建华;王荣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独立工作站上用MPR、SSD 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50例共82处骨盆骨折;MPR在发现骨折方面较MIP、SSD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情况及术后内固定钉方面较MPR好.结论螺旋CT MPR、SSD及MIP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练旭辉;陈忠;叶文钦;文康彦;陈锦垣;容小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PET与SPECT特征与对比

    目的研究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18F-FDG PET与99Tcm-ECD SPECT影像特征,并进行对比.方法受检者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0例,轻度AD组 15例.利用ROI技术获得受检者的脑代谢比值(RARmetab)和脑血流比值(RARflow).结果与正常老年人比较,AD病人的RARmetab和RARflow减低,经统计学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AD葡萄糖代谢影像特征是出现单侧顶叶、颞叶或颞顶叶代谢减低,额叶代谢保留在正常水平.SPECT脑血流显像特征与PET相似,但其灵敏度低于PET.

    作者:杨吉刚;马云川;李春林;邹兰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在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单侧精索静脉曲张(VC)引起男性不育患者双侧睾丸体积及回声强度改变情况.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35例正常人和130例左侧VC男性不育患者的双侧睾丸体积,并用直方图采样分析睾丸回声强度. VC按照临床触诊及超声检查分为亚临床型(SVC)及临床型Ⅰ~Ⅲ级(VCⅠ、VCⅡ及VCⅢ).结果单侧VC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回声减低,VC越严重则改变越明显.结论超声显像是评价VC不育患者睾丸体积及回声强度等客观指标的准确有效方法.

    作者:张步林;李智贤;梁季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鼻咽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35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32例可评价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按肿瘤位置及供血情况相应分配化疗药物用量.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生存期情况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后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5例 + 部分缓解10例)为46.9%(15/32).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同时行灌注化疗并联合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2.66个月,其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3.8%、15.6%及6.3%.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作为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瘤的一种姑息手段.

    作者:郭彦君;周纯武;史仲华;刘德忠;李槐;李忱瑞;曾辉英;姜文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之容积成像法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埋伏牙患者,应用16层螺旋 CT行上、下颌骨扫描,获得数据经工作站(AW 4.1)采用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VR),利用不同组织(骨与牙齿)间的CT值阈值差异获得单纯的上、下颌牙体的表面影像和部分下颌骨的表面影像.结果螺旋CT牙体容积成像能立体地显示上颌骨内埋伏牙冠根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容积成像能准确显示上颌埋伏牙的空间位置.

    作者:董敏俊;王韶颖;石慧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汉字词语语音、语义处理相关脑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探索汉字词语处理的脑偏侧化;研究汉字词语的语音、语义处理相关脑区及小脑在汉字词语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受试者,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模块设计的刺激模式,运用视觉呈现方法,每名受试者参加两组实验:动词产生组及假词默读组.结果动词产生组及假词默读组均显著激活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顶上小叶、双侧枕叶以及双侧小脑半球,在两组中均以左侧大脑半球激活为著;Wernicke区在两组均未见激活;左侧IFG在动词产生组较假词默读组激活范围广泛;双侧扣带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额中回、左侧丘脑及右侧尾状核仅在动词产生组被激活.结论左侧大脑半球是汉字词语处理的优势半球;Broca区在汉字词语处理中既有语音又有语义处理方面的作用;双侧小脑参与汉字词语的语音处理;大脑皮层下的一些核团可能参与汉字词语的语义处理.

    作者:恽虹;杨振燕;赵小虎;王培军;吴元佐;郑少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