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珊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研究组治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花;明丽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5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128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血管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结果:150例可疑患者128层CT血管成像图像中优秀的138例(92%)良好10例(6.6%)差2例(1.3%)。结论:128层螺旋CT行颈部动脉成像是一种创伤小,快速,有效的动脉病变的检查技术。在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及性质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卫东;张祖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结合临床表现,总结祷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
作者:葛翠平;胡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范畴的拓展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保证护理质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临床护理服务的价值,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充分挖掘蕴含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临床各病区实行护理人员按层次管理模式。现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
作者:潘亚娜;谢国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特点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并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4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果。讨论: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疗效好、恢复较快,护理简便据有临床推广意义,医护人员应更加注重手术的护理工作,以提高手术的治愈率,确保患者术后正常的生活。
作者:林飞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溶栓基础上加用丹参酮 IIA 磺酸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情况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A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4h、6h、12h ,观察组患者的 CK - MB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 MAD和SOD水平的差异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2h、4h、6h、12h ,观察组患者的cTn 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再灌注损伤患者应用丹参酮 IIA磺酸钠治疗,可起到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梁安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2例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地高辛,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观察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34%)、E峰(73.24±6.51)cm/s、LVEDD(53.28±5.31)mm、LVEF(66.47±6.89)%明显高于对照组,A峰(53.32±5.42)cm/s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心慌、气短等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唐福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介绍乳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在手术前要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和干预,解除患者恐惧,并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切口渗血观察及引流管护理,重视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和健康指导。结果: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对帮助患者适应新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优缺点。方法:耳廓背部取与耳甲腔缺损相仿的带蒂肌皮瓣,切除耳甲腔部分软骨,皮瓣拉至耳甲腔间断缝合。结果:术后5天移植皮瓣均成活,10天拆线,术后观察6-12月,外形满意。结论: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手术简单,易生活,无色差,满足美观要求。
作者:孙玉琴;田树昌;刘健;徐辉;刘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产科门诊收治的86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的阴道自然分娩,观察组行阴道助产技术分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分娩概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分娩,但是观察组产后出血更少、会阴伤口疼痛较轻,出生婴儿的状况也更为良好,两组分娩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技术在阴道自然分娩中应用对于减轻会阴疼痛和减少产道损伤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梁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吸附对皮肤病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清除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血液吸附治疗每2天1次,连续6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6天检测血浆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6天皮损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第12天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液吸附对皮肤病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有部分清除作用,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吸附技术治疗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姜昱;陈立;叶楠;雷立清;周颖;张艳彩;汪为刚;易伟;卢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引起患者剧烈腰痛。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输尿管结石可采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ESWL、内镜下腔内碎石术等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在处理输尿管结石中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已逐渐取代了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标准手术。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云森;郭宇明;严文兵;吴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氯丙嗪对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每天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0.5mg/h静脉泵入;同时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 ,1次/天,连续治疗8天。对照组(60例)给予麦角胺1mg ,口服,3次/天;并静脉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连续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8天后顽固性偏头痛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仍自述头痛。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联合氯丙嗪肌肉注射能明显缓解顽固性偏头痛。
作者:王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作用。方法:将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蓝光照射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并发症少,53例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蓝光照射治疗能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后,而蓝光照射治疗前的护理干预治疗能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蓝光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卢炳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士,一个伟大又光荣的职业,一个勇于奉献不计回报的职业,一个需要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做一名护士很简单,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却很难。不仅要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还需要有对职业的使命感。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对病人充满爱心,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病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技术精益求精,认真“做学问”这一切才能预示护士之星的诞生,其中职业道德尤其重要。
作者:张士莲;郑瑞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学院五年制医疗系临床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及教学情况,各类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临床实习完成后毕业考试前进行,调查后运用 Excel分析数据。结论:调查显示医学生在内科临床实习阶段学习方面对于知识积累认识不够,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而目前内科实习教学方面教学查房及带教老师是目前临床实习教学中主要的部分,诊断学的基本知识需要在内科实习进一步加强,实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实习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可以在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及评价,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生的心理辅导以及职业辅导等方面着眼。
作者:蒲涛;康春丽;杨垒;颜晓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报告1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合并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护理的重点:发挥由妇科、精神科、产科医生及护士等组成的跨专业团队的作用,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预防患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做好术后化疗护理,进行预见性的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该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作者:时元菊;廖碧珍;贾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等级评审工作在我院已圆满完成,等级评审工作对医院各项工作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并可以产生强烈的效应,主要有各级领导对医疗护理的高度重视,各项核心制度,预案,流程的完善并持续改进,全员意识提高,护理部的高频次督导检查及急诊科对医护人员专科综合能力的强化培训等,使急诊科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护人员专科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急诊科是挽救病人生命的第一道关口,当病人抢救完成后及时转入相关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对于提高病人治愈率,愈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缩短病人在急诊停留时间可以说直接相关病人健康。本文就等级评审前后抢救室病人停留时间的缩短加以总结分析。
作者:周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37例应用腹腔镜切除术切除胆结石患者的研究,讨论该方法在胆结石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治疗胆结石的7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中观察组的37例采用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外37例(对照组)则采用普通手术治疗。结果:与传统手术的对照组相比,采用腹腔镜切除术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42.7±9.3)、排气时间(11.8±6.1)、出血量(50.3±7.4)等方面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同时,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仅为5.4%(2/37),其余均痊愈,而对照组的却高达27%(210/37)。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普通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不及应用腹腔镜手术。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时间短、疗效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少、总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0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1.5mg/kg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操作手术。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具有无疼痛、减少人流综合症发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术前认真宣讲,术中仔细观察,术后保健指导,是无痛人流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燕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