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博;徐克;于世平;姜慧杰;白荣杰;王少雷;郭敏;王强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8例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和15例26个小肝细胞癌(sHCC)的磁共振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8例24个DN中,同、反相位T1WI上呈等信号者4个,呈稍高信号者20个,占DN的83%(20/24);26个HCC结节中,同相位T1WI上呈稍高信号者6个,其中3个在反相位T1WI上呈低信号;同、反相位T1WI上均呈等-低信号者19个结节,占76%(19/25).抑脂T2WI上DN组24个结节均为低信号;而小HCC组26个结节中,呈稍高或不均匀等-高信号者24个,占92%(24/26),2个在T2WI上为低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扫描,14例中15个DN呈缓升速降型14个,占93%;14例中24个HCC呈速升速降型19个,占79%(19/24);HCC包膜强化率占增强病灶中的70%(17/24),而13个DN见不规则纤细网状纤维隔强化,占86%(13/15),仅1个DN呈假包膜样强化.结论综合分析高场强MR不同序列及动态增强像特点,能够区别绝大多数大DN和HCC.
作者:孟令平;万凯明;俞忠辉;鹿彤;吴强;吴美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为小型磁共振成像(MRI)装置设计频率能够高速切换、相位和幅度可调的数字化频率源,同时产生成像需要的3路梯度波形.方法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件AD 9854,产生相位和幅度可调的高频信号;D/A转换器MAX527产生三路梯度信号;PCI 9052作为PCI总线到local控制端的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XC 95108对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进行译码后控制AD 9854和MAX 527.结果对由CPLD产生的数据和控制逻辑信号用专用的Modelsim软件进行了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得到了可行的结果.结论VHDL具有强大的语言描述功能,非常适合单个模块的设计,而原理图输入方式则适合于各个模块的连接和有关时序调整的设计,采用VHDL和原理图结合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CPLD的内部控制逻辑电路进行设计.
作者:谷晓芳;姜忠德;俎栋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9岁.因右上肢无力10天入院.10天前在校上课时自感右手无力,不能持笔书写,无肢体麻木,无明显头痛及其他不适,否认癫痫发作史.
作者:刘占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体表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分析体表淋巴管瘤声像图特点.结果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大致分三种:单纯型、分房型、混合型.单纯型无明显血流信号,分房型及混合型分隔上及壁上可见血流信号,尤其是当混有其他组织成分时.常与血管瘤、单纯囊肿、鳃裂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难于鉴别.结论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及辅助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淼;郑敏;刘春波;王俊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7例髂股DVT患者(右侧4例,左侧43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插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3例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后对髂静脉明显狭窄者采用PTA(m=26)或PTA及支架置入治疗(n=7).结果47例患者皆溶栓导管放置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溶栓治疗24 h有效率为93.62%(44/47),48 h有效率为100%,血栓明显溶解率达80.85%(38/47).47例患者随访4~17个月(平均6.9个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者35例,部分改善者8例,复发4例.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经颈静脉途径行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DVT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许伟;刘洪涛;陈雪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女,17岁,停经3个月,下腹痛伴阴道出血50余天来我院就诊.妇检:宫颈光滑,触诊子宫轮廓不清,盆腔触及一大小约10 cm的囊性包块,固定轻压痛.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癌演进过程中的MR信号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诱导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于不同时相行MRI检查,对病灶行病理分级,并定量分析脂肪、糖原含量.结果51个病灶T2WI均呈高信号,T1WI分别呈高(10/51)、等(9/5D)低(32/51)信号.T1WI高信号以16~18周多见,等信号20~21周多见,低信号22~25周多见.T1WI高信号组癌组织脂肪含量明显高于癌周组织及低信号癌组织(P<0.01).结论肝细胞癌演进过程中TIWI信号呈由高到低的趋势;T1WI信号与癌组织病理分级和脂肪含量有关.
作者:蔡金华;丁仕义;冯敢生;王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放射学方法建立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并评价其可靠性.方法新西兰种大白兔19只,应用股动脉插管技术采用微导管插入一侧颈内动脉,微导丝超选择进入并且栓塞兔大脑中动脉.按缺血时间分为缺血2 h,4 h,6 h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各组模型动物的脑缺血状态进行观察,并与红四氮唑(TTC)染色标本对照.结果缺血2 h组TTC染色未见明显异常.缺血6 h组TTC染色均显示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灶形成,CT灌注成像显示为脑血流量下降,脑血容量下降及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结论应用介入微导丝法建立的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结果可靠且具有可操作性及重复性.
作者:张慧博;徐克;于世平;姜慧杰;白荣杰;王少雷;郭敏;王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放射性药物唾液腺显像定量分析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静脉注射99TcmO4-370 MBq,前位采集唾液腺动态图像,连续50 min.在40 min时,给受检者口含Vit C 0.5g刺激唾液腺的分泌.根据唾液腺动态图像,建立腮腺和颌下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并计算有关功能参数.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和颌下腺的摄取比值(UR)分别为2.8±1.2和1.6±0.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1±1.4和3.4士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和颌下腺的Tmin分别为3.9±2.5和5.1±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8±1.1和2.4±1.4(P<0.01);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和颌下腺的Tmax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UR和Tmin是判断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及颌下腺功能十分灵敏的指标;而测定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及颌下腺的Tmax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李广宙;李现军;张磊;刘志翔;谢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3D-MP RAGE)属于快速容积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信噪比高,伪影小,对脑内结构(如白质、灰质和脑脊液)的对比度良好,能三维显示人脑内部精细解剖结构,有利于显示小病灶及其细节,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获取正常人脑的三维可视化图谱的重要方法,因此,对临床、科研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楠;秦文;李坤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横纹肌瘤为儿童时期常见的心脏肿瘤,占小儿心脏肿瘤60%以上,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疾病检查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多数病例得到及早发现.
作者:刘庆华;姜忠强;王哲;宋曰宏;王景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46岁.双下肢麻木、无力、自主功能活动明显减弱7天.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颈部压痛明显,双膝腱反射亢进(+++),双踝阵挛反射(+),巴氏征(-).胸椎MRI检查:
作者:李洪德;姜西静;王宏;王景学;王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女,27岁,因刺激性干咳伴胸闷约6个月于2004年1月2日入院.查体:左侧锁骨下窝可触及一固定的半球型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触痛阳性,直径约2.5 cm,左侧胸壁亦可触及一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轻压痛.
作者:黄婵桃;陈卫国;贾铭;涂茜;廖昕;闫慧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成为独立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第三种治疗方法,为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附载于介入技术上的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纳米技术作为在现代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高技术学科,也愈发在肝癌的治疗(主要是介入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就纳米技术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作一概述.
作者:陈晟;邓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动态多层面MR T1W灌注良恶性肌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99例良、恶性肌骨病灶进行多层面MR T1W灌注研究.将灌注曲线分成四型;对良、恶性病灶灌注曲线的形态、首过(FP)期信号增幅、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大线性斜率和首过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ROC法确定诊断恶性的阈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良恶性病灶SI-T曲线的形态、FP期信号增幅和SI-T曲线大斜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Ⅰ型灌注曲线多见于恶性病灶,Ⅲ型、Ⅳ型灌注曲线多见于良性病灶;良性病变的FP期信号增幅均值为29.18%,恶性病变均值为73.93%(P<0.001);良性病变的SI-T曲线大斜率均值为3.49,恶性病变均值为9.57(P<0.001);ROC分析发现,当首过增幅以43.20%作为诊断恶性的阈值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8.39%,特异度为86.49%,准确度为93.94%;当SI-T曲线大线性斜率以5.09作为恶性阈值时,诊断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83.78%,准确度为91.92%.结论动态多层面MRT1W灌注成像良恶性肌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对常规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病例可选择应用.
作者:郁万江;杜湘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13岁.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阵发性,无咳痰咯血、无发热及胸痛,后逐渐出现活动后易累、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查体:右胸饱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作者:覃邦能;戴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兔肝脏改变的价值.方法建立兔急性有机磷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毒前(T0)、染毒后(T2~T7)8个时间点行二维超声及IBS检查.二维超声观察肝脏的回声,测量肝右叶前后径,IBS定量分析肝脏改变.结果肝实质回声、肝右叶前后径于给药后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中场、远场IBS%从T4开始(T4~T7)与T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近场IBS%从T5开始(T5~T7)与T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4~T6中、远场IBS%与近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7时近、中、远场IBS%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兔肝脏IBS%的改变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作者:曹军英;赵宝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和电子喉镜对喉癌T分期的价值.方法26例喉癌,术前均行电子喉镜与CT检查,将喉镜所见和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6例中,声门上癌7例,声门癌12例,声门下癌2例,跨声门癌5例.手术病理证实原位癌1例,T1期6例,T2期6例,T3期2例,T4期11例.对于T1、T2期,电子喉镜分期的准确率为80%,CT分期的准确率为69.2%;而对于T3、T4期,电子喉镜分期的准确率为23.1%,CT分期的准确率为84.6%;CT与电子喉镜相结合对本组喉癌的T分期准确率为88.5%.结论CT与电子喉镜相结合可使喉癌术前T分期更为准确.
作者:陈碧敏;李恒国;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资料与方法在病理证实的88例肾癌中,选取有肾周间隙异常的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22~76岁,平均57.4岁.
作者:闫忠庆;杨晓峰;李英洲;宋有文;齐大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1例膝关节PVNS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1例PVNS,20例为弥漫型,1例为局限型,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增生滑膜绒毛结节,多数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10例患者的部分结节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绒毛结节内可见脂肪组织;16例关节内外脂肪受累;18例均为程度不同软骨或骨受侵;膝关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液;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各1例.结论滑膜绒毛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T1WI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是膝关节PVNS特征性的MRI表现.MR检查对PVN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井副;李小娟;张永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