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庆;黎超
目前来说,面肌痉挛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运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往往容易复发,而且治疗费用较高,效果也不能够持久。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理疗和中药内服等综合疗法在治疗面肌痉挛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兰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异常Y染色体核型及结构上的多态性所导致是引起男性不育及反复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引起男性无精,少精,弱精及畸形精子的原因之一。本文对Y染色体异常类型与男性不育的发生率及缺失类型与男性不育的各种表型关系做了阐述。
作者:宋媛媛;闫晓晓;王涛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浅谈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从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采血前的准备;采血部位的选择;取血时的注意事项;测试时的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来阐述。
作者:杨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探讨批量烧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在"3.29"批量烧伤患者的救治中,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救小组,将护理人员分为指挥组、保障组、重症护理组、普通护理组、机动组,对16例患者进行全程系统护理,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认为制订院内应急处置流程,储备专业人力资源和提供专科系统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效率。
作者:张锦丽;杨芳;叶小兰;黄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压缩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和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胸外科开胸术后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两组均予以抗炎、心理护理、肺部理疗等综合措施,且用相同的雾化液即: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16 mg、盐酸氨溴索16 mg、α-糜蛋白8000 u。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压缩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两个雾化组在开胸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缩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治疗及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压缩雾化吸入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作者:阳艳红;何音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8年7月对108例下肢静脉曲张,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法75例,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33例。结果:108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患者疗效满意。结论2种方法有其各自的适应证,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一种比较理想方法,但术前选择好病例比较重要。
作者:林美;刘勇;何延政;孙晓磊;曾宏;施森;何虎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共计150mg后,继之通过阴道放置米索0.6mg及口服米索0.6mg两种各50例对照。结果:两组用法成功率大于90%,但阴道放置米索较口服组药物反应小,且出血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一种治疗手段。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已得到普遍认可,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科自2009年以来对肝胆外科病区内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进行系统地、动态地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所需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文化背景、职业特点、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患者人院时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和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病区护士长,病区环境,饮食制度及探视制度等,术前指导患者戒烟酒,预防感冒,有效咳嗽、体位等的训练方法,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术后介绍休息与体位,饮食种类,活动方法,治疗及用药相关知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出院时介绍平衡饮食,适当休息与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出院带药,定期复查,咨询电话,不适随诊等。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后,促进了服务质量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曾莉;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的护理方法,增加患儿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程序,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结果:除1例患儿因阑尾穿孔并腹膜炎转入外科,其他患儿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其病因、症状、体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认真落实好护理工作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肝病患者的饮食是综合护理的一个方面,尤其是肝硬化病人,饮食护理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因此在肝硬化患者综合护理中必须重视饮食药膳治疗。
作者:孙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 )是1984年 Jaffe等首先描述,PNET是具有区域性的分叶状生长和数量不等 Homer -Wright 菊形团排列的未分化小细胞组成的骨神经外胚层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T)阳性[1]。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PNET )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三联征:腰腹部疼痛(85%),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37%),体格检查有时可触及位置浅表且体积较大的肿块(60%)。平均年龄20岁,以男性居多。而发生在肾脏的PNET 目前报道不足100例[2]。目前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201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收治1例 rPNET 患者,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立燕;郑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 -FNA)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2例胃镜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患者进行 EUS -FNA检查,部分病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价 EUS -FNA 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9例患者获得 EUS -FNA术后诊断,EUS -FNA敏感性为75.00%。有3例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均与 EUS -FNA病理或涂片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US -FN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尚春霞;于庆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实施综合性主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施行主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0例头孢菌素致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头孢菌素药物种类和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小儿或老年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较多,主要发生在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表现以全身性变态反应多,且三联及以上药物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使用头孢菌素时应严格掌握其药理特性,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合理用药,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哭闹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引起患儿哭闹的原因有:切口疼痛;饥饿;喂养方式改变;腹胀腹痛;恐惧、缺乏安全感。针对以上五种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策包括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使用自制喂奶器,腹部按摩,正确有效对患儿进行包裹,拥抱抚慰,大大降低术后哭闹频率,有效减轻修复术后患儿的痛苦,使手术创口得到更好的恢复。
作者:聂国丽;刘伟萍;耿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蛇咬伤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非常常见,主要伤及农村青壮劳力,而毒蛇咬伤是重要急诊之一。我国蛇类约160种,其中毒蛇47种,有致命危险的10种[1],我国每年毒蛇咬伤达10万余人次,病死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2],随着抗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蛇咬伤死亡率已大大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毒蛇咬伤患者由于就诊延误或急救护理措施不及时而死亡。
作者:朱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针对高知女性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总结归纳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60例观察对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生活、工作等进行了解与观察,从而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对象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是广大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其对自身保养的程度大有不同,据此本文对其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了解与总结。结论:通过对其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了解与总结,得出结论,家庭和睦工作顺利的高知女性较为注重自身的心理生理健康,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护理手段,因而其护理效果较好,而家庭与工作有所不顺的高知女性相反。
作者:谭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的下肢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我们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至少50%的下肢截肢是可以预防的。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45例,其中只有1例下肢截肢。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过暗示疗法减轻经外周静脉输入含钾液体引起病员局部明显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科输入钾盐的病员80例,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按照常规输液操作程序,事先告知病员药名、药理作用和用药后的不适;对照组通过暗示疗法告知病员今天不用输入钾盐,不会引起疼痛不适,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分散病员对疼痛的注意力。结果:对照组的病员通过暗示的方法能够明显的减轻疼痛,输液速度加快,输液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郑小凤;夏彤;何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方法:利用相关的检索词汇,获得有关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相关资料,使用专用的系统分析评价软件分析口服茶碱类药物的疗效评价。结果:收集36份随机抽取的资料对比研究,将口服茶碱类药物与其他口服药物相比较,例如安慰剂和B受体激动剂,或是吸入皮质激索以及色甘酸钠等,本文主要是茶碱类药物与安慰剂使用的对比研究。结论:口服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小儿哮喘时,在足够疗程和剂量前提下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不易复发。
作者:韩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