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尿病病足的护理体会

孙洁燕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下肢截肢, 创伤性截肢, 足部溃疡, 患者, 护理体会,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摘要: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的下肢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我们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至少50%的下肢截肢是可以预防的。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45例,其中只有1例下肢截肢。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交腿皮瓣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肌皮瓣是指利用身体中某块肌肉或肌肉的一部分连同其浅层的皮下组织及皮肤一起切取,使成复合组织瓣移植,主要用于大面积皮肤缺损或同时重建缺失肌肉的功能,它抗感染力强并易于愈合。交腿肌皮瓣转移是指小腿1/3与足内侧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取交叉腿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肌皮瓣长可达40cm ,双腿交叉缝合至术后5~6周断蒂。

    作者:秦晋;祝怡为;冯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发生的27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纠纷均属医护理管理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如错配(换)病人液体,护患沟通不良,收费不合理,护理服务态度差,穿刺技术不精,违反技术操作等。结论:护理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执业行为、提升专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护理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 )是1984年 Jaffe等首先描述,PNET是具有区域性的分叶状生长和数量不等 Homer -Wright 菊形团排列的未分化小细胞组成的骨神经外胚层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T)阳性[1]。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PNET )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三联征:腰腹部疼痛(85%),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37%),体格检查有时可触及位置浅表且体积较大的肿块(60%)。平均年龄20岁,以男性居多。而发生在肾脏的PNET 目前报道不足100例[2]。目前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201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收治1例 rPNET 患者,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立燕;郑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尿液标本1239例,分别采用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检两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的红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发现,若以显微镜检为标准时,则UF-1000i的假阳性率为14.8%,假阴性率2.6%,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因素为尿中的结晶,占53.6%,细菌造成的假阳性率占31.1%,酵母菌占6.6%,其它占8.7%。结论:UF-1000i型尿沉渣分析能快速定量分析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但尿结晶、细菌、酵母菌等可造成假阳性,临床应结合仪器提供的信息并手工显微镜检等结果对每份标本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淑卓;王建国;王淑仙;冯惠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40例和B组40例),A 组行CSEA ,B组行CEA。结果: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麻醉效果优于 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锦华;肖忠军;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来源的实验室调查

    目的:查明衡东县某养殖企业早餐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原因及中毒来源。方法:开展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病人粪便、厨师的肛拭子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验。结果:从可疑食物(甜酒糟)、病人粪便中分离出5株细菌,经VITEK鉴定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因进食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甜酒糟所致。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酮对脑损伤后脑组织 PG E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孕酮对大鼠脑损伤 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制作脑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组织 PGE2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损伤组大鼠皮质 PGE2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孕酮治疗组 PGE2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可降低脑损伤后 PGE2的表达。

    作者:司道文;杨鹏;郭艳华;孙敬宇;赵金芝;罗晓燕;程勇;栗占营;李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剌大陵穴治疗失眠症58例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轻者不易睡眠,或入睡后易醒;重症者通霄达旦不能成寐,是目前精神科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常使用镇静、安神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疲乏困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振等药物副作用,甚至产生依赖性及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疾苦,鉴于上述情况,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寻求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认为:以针剌大陵穴为主,治疗失眠症,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元芳;黄阳芳;屈泽;杨永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5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等。结果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5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占10.2%,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高,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心功能差、以及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等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且感染组死亡率与非感染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率相对较低,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患者心功能以及是否有入侵性操作等有关,临床医生要针对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控。

    作者:梁李恒;唐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创面植皮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5㎜×5㎜刃厚皮片)混合移植(皮片间隔1-5mm)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大片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片一次,总面积约6%,制成5㎜×5㎜大小,皮片间隔1-5㎜(平均2.5㎜)混合移植,皮片大可扩展倍数为1:4(平均1:2-3),一次修复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片成活,成活率>85-90%,7-10天皮片融合成片,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同时创面感染及高代谢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而且皮片易成活,排异不明显,同时也为皮源不足、经费困难的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新的救治途径。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海拔地区使用台湾丽碧雅果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体会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背,胸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不适,而且还影响了患者心理健康,甚至社交障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1,局部治疗,以外用维酸药物和抗微生物药以及有轻微剥脱作用的药物为主。2,系统治疗,药物与光学类仪器联合治疗。3,物理治疗,主要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由于口服抗生素有胃肠反应及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且易产生耐药性。维酸类有致畸,及肝毒性等副反应。台湾丽碧雅果酸治疗痤疮是一新兴的化学性疗法,具有使用方便,制剂稳定,直达病所,疗效可靠等优势。本章综述了果酸治疗的操作方法,疗效等临床体会概况,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夏玉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乳腺癌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或放疗及综合治疗为病员治疗疾病、预防复发转移、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中应加强病员的健康教育、围手术期的护理、化疗护理、放疗护理、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从而给予病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员拥有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

    作者:肖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隆乳术后患者两种镇痛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隆乳患者术后两种阵痛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至2012年1月-12月48例注射物取出加硅凝胶假体植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价。术后对照组疼痛评分大于5分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根据自身疼痛耐受性采用自控镇痛泵静脉给药及疼痛评分大于5分的患者联合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对症处理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程度以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自控阵痛泵及双氯酸芬钠联合阵痛的方法对症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为舒适平稳的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汤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次性保鲜膜在硫酸镁湿敷中治疗静脉炎的应用

    静脉炎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较长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静脉炎,但存在很问题,如硫酸镁湿敷时纱布上的水分很快蒸发,使湿敷时间短,药效难持久,容易形成结晶,对皮肤产生刺激,患者活动时外敷的纱布易脱落浸湿床单衣物后变硬,影响舒适感。了解决些问题,我科在实施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时外加一次性保鲜膜,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谈梅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NO及NOS的实验室检测对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因为NO在血清中以稳定的离子硝酸盐离子(N O3-)和亚硝酸盐离子(N O2-)存在,因此硝酸盐离子和亚硝酸盐离子可以准确地反映 N O合成量。同时,根据NOS可以催化 L -精氨酸生成NO ,而 NO与二价铁结合成有色物的性质,对 NOS进行检测。结果:我们对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 NO及NOS进行测定,其结果显示如下:肝硬化如血清中 NO :(50.4±19.0)umol/L ,NOS :(6.72±2.37)u/ml ,正常组血清中NO :(34.5±16.8) umol/L ,NOS :(3.89±1.35)u/ml ,经过 T 检验结果为 P<0.01。其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中的NO)及NOS均低于肝硬化组,而NO与NOS的含量变化基本成正相关。因为肝脏本身存在NOS ,可以合成并释放NO。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及NOS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可能与肝硬化的代谢、肝功能的损伤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

    目的:探讨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45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9例,占86.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林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肝破裂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外伤性肝破裂中,非手术治疗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7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因患儿腹痛加剧,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中转开腹,行肝破裂修补缝合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病情重,变化快,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保守治疗中,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出血增多,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作者:鲁广恩;陈志军;周共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并结合文献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医院常见的内科危重急症,其病情凶险,转归复杂,必须及时抢救,其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多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结合文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的诊法

    诊法就是诊察疾病的方法。中医学的诊法,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系统地探求疾病的有关情况,从而为临床辩证施治提供依据。《内经》中有关诊法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作者:邓远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检中疑有宫颈病变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308例,宫颈湿疣21例,CIN1级~2级42例,CIN3级6例,宫颈癌3例。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314例,宫颈湿疣19例,CIN1级~2级36例,CIN3级7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1%,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100%。结论: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能及早发现,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