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及成形手术后呼吸的护理干预

欧阳晶;付玉珠

关键词:胸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 呼吸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后呼吸道的管理。方法: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开展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共24粒,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道的有效管理管理,如术前教会患者有效呼吸及咳嗽;术后呼吸机运用注意加温、加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体疗、拍背;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一天、转入病房后第二或第三天复查床旁胸片及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患者指脉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痰的颜色、量、性状、输血量、手术切口。结果: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术后一例患者发生右侧胸腔积液,穿刺抽出淡血性胸腔积液200ml ,其余患者无胸腔积液。术后当天及返病房时听诊右侧呼吸音稍低,术后第三至四天呼吸音正常。术后患者指脉氧维持在92%~99%。氧合指数>300。患者监护室痰量在5-10ml ,为白色粘稠痰。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二尖瓣手术短,患者恢复较快,输血少,美观等特点。结论:加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人性化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经验。结果:对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和人性化护理的全新认识和实践,改变了我科护理工作的社会形象。结论:实践证明,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是实现人性化护理的前提,而人性化护理的开展又对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朱瑞红;姚兰;许小兰;关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是原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常伴有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器官的病理学改变及功能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李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其中实验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照组22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再次胆道手术患者手术中有重要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35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轻痛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翔凤;罗模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3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过敏症状。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致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加促患者康复。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早产2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与分析盐酸利托君对于孕妇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6例先兆性早产的患者并且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其中实验组的患者采取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症状,比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方式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症状。记录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1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有效的为8例,显效的为4例,无效的为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比照组1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有效的5例,显效的为6例,无效的为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比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胎膜早破早产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盐酸利托君的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并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检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梅毒患者68例,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 ELISA 试剂分别检测68例梅毒患者和3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将检测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比较 TRUST 和 ELISA 试剂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TRUST 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67%(5/30)、26.47%(18/68)。 ELISA 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 ELISA 与TPP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ELISA 方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显著性低于 TRUST (P<0.05)。结论:ELISA 方法检测 TP结果可靠,可以作为筛选和确认梅毒的首选方法。

    作者:海尔尼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退行性变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不稳、滑脱,导致腰背部长期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Dynesys))是一种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可维持或恢复腰椎节段间正常运动和矢状面对线,而且对邻近节段无不利影响。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对收治的35例退行性腰椎疾患行 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璇;潘瑛;吴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模式在门诊注射室实施与效果

    目的:培养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持续提高门诊注射室护士管理能力调动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开服务内涵。方法:在门诊注射室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明确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指标,制定三级护理人员划分的标准,成立质量管理组,采用"三定、三不定"的检查方法。建立自我控制、管理考核及病人反馈相结合的评价系统。结论:门诊注射室实施三级护理护理质控目标管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强化了主人翁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不仅仅提高科室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素质,在护理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提升了服务的内涵,病人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作者:陆贝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5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产妇配合状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4、16。观察组的孕产妇配合定期孕检,并且这部分患者在子痫前期采取了入院积极处理。对照组的孕产妇不进行定期孕检,患者在子痫前期也没有配合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4位患者产生了不良妊娠结局,占11.76%。其中1位早产,3位产后出血。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产生不良妊娠结局,占31.25%。其中1例早产,1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1例孕妇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孕产妇死亡。结论:对孕产妇加强孕期管理,通过定期孕检等积极有效的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能够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起到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蛇咬伤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非常常见,主要伤及农村青壮劳力,而毒蛇咬伤是重要急诊之一。我国蛇类约160种,其中毒蛇47种,有致命危险的10种[1],我国每年毒蛇咬伤达10万余人次,病死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2],随着抗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蛇咬伤死亡率已大大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毒蛇咬伤患者由于就诊延误或急救护理措施不及时而死亡。

    作者:朱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PPO 技术)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PPO技术)在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14-4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5岁。患者的病情都是以胫骨下段远端骨折为主。在手术过程中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口,不暴露患者的骨折端,实施间接复位后,经皮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患者伤口一期复合,未曾发生皮肤局部坏死或是感染以及钢板外露等现象,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优,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并发症等不良现象。对5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患者的恢复效果好。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 技术)在治疗胫骨下段远端骨折中,不仅符合B0生物学接骨术原则也利于患者的骨折愈合,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东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急性阑尾炎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基层医院中较为常见[1]。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病人心衰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老年病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并探求治疗老年心衰的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衰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同时包括两种心脏病的有24例,占57.1%,有明确的发病原因者28例,占66.7%。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咯血、乏力、夜尿增多、肺部啰音、心悸、胸闷、恶心厌食、神经精神症状等,血液白细胞增多,低钠或低钾。X线胸片显示心影增大,肺纹增多。心电图则为心跳过速、心律失常,彩超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0。42例均诊断为左心衰,相应治疗后所有病例病情缓解后出院。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多诱因、多病因、有多种并发症共存、症状不典型等临床特点,临床医生需要警惕加以重视老年心衰,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高运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雾化吸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清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常在临床工作中人为因素可引起或加重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因此预防处理并发症尤为重要。现将发生原因及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姜岩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为了更好的让儿童健康成长,消除麻疹疾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接种麻疹疫苗,控制疫情,消除麻疹。

    作者:李欣;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它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发生护患纠纷多的治疗环节,因此护士应做好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尽量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将输液过程中常见纠纷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杜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整形外科植皮前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组成、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相关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为整形外科植皮前的治疗提供必要条件。方法:比较分析我科30例复杂创面的病例,总结 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移植皮瓣的成活,有利于创面愈合。

    作者:侍永惠;邓丽娜;王晋芳;潘虹;范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Critical thinking应用于基层医院检测新生儿血气分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Critical thinking 在基层医院新生儿检测血气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以本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桡动脉和股动脉直接穿刺取血行血气分析,采用 SPSS 17.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理论要求,在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种方法血气分析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桡动脉处采血明显优于股动脉处采血行血气分析,既方便操作又可减轻新生儿痛苦,符合现代医院人文护理与关怀的新理念,能够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徐柱;陈意群;孙朝文;王浩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诊刮与米非司酮合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38例分析

    目的:观察诊刮配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方法: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病检为非恶性肿瘤者,当日给予米非司酮12.5mg ,每晚一次×6个月。结果:处理后12小时止血30例,24小时止血6例,48小时止血2例,服药期间均停经,停经后绝经28例,月经稀发6例,月经正常2例,失访2例。结论:诊刮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不但能更快达到止血目的,而且能尽早细协助排除器质性病变,使患者平稳过渡到绝经期。

    作者:罗赛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