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军教授治疗白癜风伴皮肤划痕症阳性经验总结

赵磊;王鹏;吴军

关键词:白癜风, 皮肤划痕症, 虫类药
摘要: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本病历史久远,我国古代医家隋·巢元方(公元610年)就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面及颈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痛痒,谓之白癜。”[1]目前本病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有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及遗传学说,其中以自身免疫学说为主[2]。现代皮肤病理研究发现特别是活动期白斑的边缘有单核细胞聚集,主要是淋巴细胞,侵及真表皮交界,使基底膜破坏进入表皮,该处黑素细胞及黑素缺如,说明本病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人临床观察发现,门诊就诊白癜风患者伴有划痕症阳性者约占60%,而这些患者在以往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理想,导师吴军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后,在治疗此类白癜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自身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结节,能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周振坤;徐春梅;王红丹;叶晓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整形外科植皮前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组成、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相关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为整形外科植皮前的治疗提供必要条件。方法:比较分析我科30例复杂创面的病例,总结 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移植皮瓣的成活,有利于创面愈合。

    作者:侍永惠;邓丽娜;王晋芳;潘虹;范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5例气性坏疽患者的护理体会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d ,是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严重组织碾压伤、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损伤和组织坏死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伤侧肢体致残、毁损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常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据报道显示病死率可达20%~40%。我科于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5例气性坏疽患者,经过积极采取正确的隔离措施,以及迅速给予确诊及积极有效地救治,患者均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霞;邓桂萍;方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观察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骨科手术臂丛麻醉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B组40例在应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比较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8、12、24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作者:杨顺;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为了更好的让儿童健康成长,消除麻疹疾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接种麻疹疫苗,控制疫情,消除麻疹。

    作者:李欣;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0例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措施等,结果: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救治措施等因素相关,可按照格拉斯哥标准对于病患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关键手段。

    作者: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创面植皮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5㎜×5㎜刃厚皮片)混合移植(皮片间隔1-5mm)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大片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片一次,总面积约6%,制成5㎜×5㎜大小,皮片间隔1-5㎜(平均2.5㎜)混合移植,皮片大可扩展倍数为1:4(平均1:2-3),一次修复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片成活,成活率>85-90%,7-10天皮片融合成片,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同时创面感染及高代谢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而且皮片易成活,排异不明显,同时也为皮源不足、经费困难的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新的救治途径。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医激光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西医激光疗法与中药外敷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面部色素沉着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面部外观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潘沁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例变异与畸形寰椎的解剖学考察

    通过学生自主考察形态实验中心4例(编号 A1、A2、A3、A4)变异与畸形骨性寰椎的形态以及测量寰椎临床常用的孔径数据,检索国内有关文献自主学习对应结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解剖学意义,联系临床知识,帮助开展 PB L教学。

    作者:刘峥;黄心怡;徐四元;陈俞霖;宋煜庆;胡明华;谢伦利;孙建永(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护际关系是指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对医疗行业、医务人员形成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护士与护士的团结协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护士之间的关系,使得工作不协调,甚至形成比较尖锐的矛盾。本文就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陈冬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腭裂术前语音训练对术后语音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腭裂术前进行语音干预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计算机随机选取52例腭裂患者分为干预组(术前术后均接受语音训练)25例,常规组(术后接受语音训练)27例,语音训练持续六个月,训练前后都通过普通话构音清晰度测试表进行评估,语图仪-计算机软件录音进行语音频谱分析。结论:腭裂术前进行语音干预训练,能有效提高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治疗效果,缩短语音治疗时间。

    作者:张燕玲;张福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网状青斑样血管炎的护理

    回顾一例网状青斑样血管炎的临床护理,总结网状青斑样血管炎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作者:张妙;张静波;王莉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肩合并髋关节脱位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肩合并髋关节脱位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一次性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6例多发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在给予芬太尼1 ug/kg、丙泊酚1.5ug/kg静脉麻醉下<1>行手法复位。同时监测术中患者BP、HR、SpO2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麻醉过程平稳,对手术耐受良好,术后无明显疼痛、不适,反流误吸。结论:肩合并髋关节脱位在正确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方法下,同时加强监测,全部一次性手法复位成功,简便有效,安全可行。

    作者:李广;赵志江;孟位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分牙技术在Ⅲ类与Ⅳ类洞修复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分牙技术用于Ⅲ类与Ⅳ类洞复合树脂充填时邻面接触关系的恢复效果,是否可以减少牙龈炎和继发龋的发生。方法:选择70例患者,70颗上前牙Ⅲ类或Ⅳ类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树脂充填。对照组采用普通成形片加楔子的传统方法充填复合树脂,由于缺少间隙,无法进行抛光;实验组采用分牙圈先分牙一周,再同对照组一样步骤充填复合树脂,充填完成后,抛光条进行整形与抛光。术后l年复查患牙的牙龈及继发龋情况。结果:实验组35颗患牙边缘密合性差的为5.7%,牙龈炎发生率为2.9%;继发龋发生率为5.7%。对照组35颗患牙边缘密合性差的为37.1%,牙龈炎发生率为31.4%;继发龋发生率为34.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邻面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炎的发生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崔勇;余飞;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蛇脂维肤膏治疗会阴湿疹护理体会

    目的:对外用蛇脂维肤膏与氧化锌软膏治疗会阴湿疹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48例女性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组外用蛇脂维肤膏治疗,对照组外用氧化锌软膏治疗,每天3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1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54.17%和79.17%。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用蛇脂维肤膏治疗会阴湿疹疗效优于氧化锌。

    作者:葛翠平;胡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共计150mg后,继之通过阴道放置米索0.6mg及口服米索0.6mg两种各50例对照。结果:两组用法成功率大于90%,但阴道放置米索较口服组药物反应小,且出血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的诊治体会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产科手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近10余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其上升趋势得到抑制[1]。近些年来人们对孕产妇在生活方式上已认识到母子安全是第一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巨大胎儿出生率明显增加,以及胎位不正。剖官产是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2]。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剖官产手术属非无菌手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尤以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晚期产后出血严重。彩色超声检查直观、无刨伤、可重复使用,是直接观察子宫伤口愈合情况的手段[2]。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研究

    当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皮肤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皮肤念珠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方法及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曾经治疗的病人的资料和复习查阅既往文献。结果:念珠菌病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念珠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的条件致病性疾病,正确认识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甘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检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梅毒患者68例,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 ELISA 试剂分别检测68例梅毒患者和3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将检测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比较 TRUST 和 ELISA 试剂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TRUST 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67%(5/30)、26.47%(18/68)。 ELISA 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 ELISA 与TPP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ELISA 方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显著性低于 TRUST (P<0.05)。结论:ELISA 方法检测 TP结果可靠,可以作为筛选和确认梅毒的首选方法。

    作者:海尔尼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