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华;黄烽;罗渝昆;唐杰
超声分子显像是一门新兴发展的,以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为显像剂,能够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的探测与显像的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超声分子显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作者:伍星;王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测定技术在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ATC)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550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39例接受AT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以及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背向散射积分的心动周期变化幅度(CVIB);心肌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CVIB%).结果乳腺癌化疗组IBS的周期性变化幅度明显减低、心肌IB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VIB和CVIB%则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乳腺癌化疗组有14例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异常;但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在ATC化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IBS参数与ATC累积剂量、距首次化疗时间、心功能参数及相应节段的室壁增厚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定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应用ATC早期心脏毒性的手段之一.
作者:姜志荣;吕慧霞;刘培京;李大海;何信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20名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评价冠状动脉图像,并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显示长度.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显像成功,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号强度为129.3±20.63,信噪比为37.35±6.32,冠周组织的信号强度为33.4±13.11,信噪比为9.65±4.0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右冠及左回旋支冠状动脉的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8.38±1.87) cm、(8.59±2.87) cm、(4.48±0.88) cm.结论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晓兵;史晓唏;秦明明;张继斌;吴永华;罗健君;翁晓琳;刘仁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超声表现.方法 21例PVNS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着重总结PVN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PVN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①病变关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②均可见滑膜增厚并有结节状隆起或互相形成较大肿块,隆起的结节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表面不光滑;③增生的滑膜内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④部分患者关节腔内结节表面可见绒毛样突起;⑤部分患者可显示骨质侵蚀性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在PVNS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PVNS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高岩;袁珍;陈涛;李娜;罗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脑肿瘤行MS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脑胶质瘤10例,脑转移瘤9例,脑膜瘤7例,垂体瘤5例,脑胶质瘤复发3例.以3.5 ml/s速率静脉团注非离子对比剂50 ml,采用CT电影扫描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层厚10 mm/2i,扫描延迟时间5 s,数据采集45 s.应用Perfusion 软件进行灌注成像分析.结果脑肿瘤的血流量(CBF)值均显著增加,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瘤;脑血容量(CBV)值稍有增加,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瘤无增加);平均通过时间(MTT)在转移瘤有明显延长;脑表面通透性(PS)值均显著增加,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复发胶质瘤的CBF值达110 ml/(100 g*min); PS图有助于肿瘤范围的准确界定和发现小病灶.结论 MSCT灌注成像在显示脑肿瘤血流灌注的特点、在脑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范围的界定以及在肿瘤术后复发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建林;李智勇;苗延巍;宁殿秀;王克礼;韩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肝脏脉管(血管、胆管)三维重建的方法,以显示肝脏中血管、胆管走行立体图像,从而指导劈离式肝脏移植手术.方法综合利用二维图像的多种平滑和分割方法,得到肝实质和肝脉管二维图像序列,并在此基础上三维重建肝实质和肝脉管.结果由MR图像序列可三维重建清晰的肝实质和肝血管立体图像,并且可得到肝叶、段间血管及胆管的走行及相互关系.结论利用MRI和图像分割以及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指导劈离式肝移植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伍亚军;叶安培;王霄英;付京波;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年来超声发现肝门静脉积气的5例患者,分析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特点及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5例门静脉积气的患者均由超声首先发现,其共同的超声表现为门静脉内随血液流动的气泡样或点状强回声以及肝实质内边界不清的条片状强回声区.5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腹腔脓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肝移植手术和闭合性腹部外伤,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其中3例门静脉积气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痊愈,另2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肝门静脉积气,超声诊断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点.肝门静脉积气的临床处理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不同.
作者:崔立刚;王金锐;王淑敏;黄曼维;李红波;张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5例JIA活动期患者76个患侧膝关节和22例缓解期患者34个膝关节,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①JIA活动期膝关节滑膜增厚显示率94.7%,髌上囊积液出现率89.5%,滑膜厚度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活动期滑膜厚度与关节积液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61);③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的显示率为31.9%,与滑膜厚度有关.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JIA和评估疗效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作者:鲁虹霞;童明辉;吴婷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肿瘤共24例,行常规CT及MSCT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ADW 4.0工作站Perfusion 2软件处理,构建分析脑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V及PS值.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及胶质母细胞瘤组大CBV值分别为2.733±0.8274,4.755±0.4367,6.654±0.529;三组的PS值分别为16.668±0.5237,27.3524±0.8975,38.7452±0.328.三组间的CBF及P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S与CBF有明显正相关(r=0.832,P<0.01).结论 MSCT灌注成像技术及灌注成像参数PS与CBV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级别上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建华;漆剑频;黄文华;张进华;宋金梅;肖明;吴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病例1,女,50岁.阵发性胸骨后不适一天,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BP:105/75 mmHg.CT表现:平扫、增强图像及三维重建(VR、MIP等)图像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窦,走行于右房室沟,经十字交叉后发出后降支,远端沿左房室沟到达左心缘(图1、2).
作者:郑福玲;张立仁;金征宇;张竹花;高萍;党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病例1:患者女,33岁,右下肢小腿胀痛1月余.X线平片示右腓骨下段局部高密度影,似蜡滴状,与一侧骨皮质关系密切,骨皮质未增厚,骨髓腔明显狭窄近闭塞.X线诊断:蜡油骨病(图1).CT扫描示与骨皮质相连的高密度骨质增生,骨髓腔明显狭窄(图2).MR扫描示病变在T1及T2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图3).MRI诊断:骨质增生或钙化,考虑硬化性骨病.
作者:王晓睿;刘鹏飞;刘志兰;那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设计一套数字化脉冲波超声多普勒系统,以实现多深度血流频谱分析和显示.方法首先开发了一块PCI接口的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正交模拟解调后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在PC平台上对数据进行了累加、壁滤波、谱分析等分析处理.结果导管水流测量和人体血流测量两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表明在正交模拟解调后对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手段对数据分析处理,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系统中模拟电路构成的距离选通、积分、采样保持和壁滤波等环节.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血流测量装置,本系统在稳定性和可移植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不仅可方便实现多深度的谱分析和显示,还可扩充更多功能.
作者:程东彪;高上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鼻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独立获取的彩色组织学切片,采用表面重建方法重建出三维鼻腔模型,并基于C++和VTK开发包实现部分应用.结果建立了较精确且较完整的鼻腔组织结构,实现了三维交互式浏览和虚拟内镜的应用.结论鼻腔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不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资料,也为今后的虚拟手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晨;罗述谦;张晓斌;魏永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患儿男,3个月,手脚肿胀1个月.化验检查:血常规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升高,血沉130 mm/h,C反应蛋白14 847 μg/ L.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阳性,滴度为1∶32,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其父母: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阳性,滴度为1∶4,TPPA阳性.患儿X线检查:双侧股骨、胫骨干骺端浸润性骨质破坏和平行状骨膜增生(图1),1~5掌骨、1~5指的1、2节指骨、1~5蹠骨和近节趾骨、跟骨双侧对称性的浸润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胀,但第3蹠骨干骺端破坏两侧不对称(图2).周围无骨质增生硬化.
作者:赵志梅;裴建国;李月河;全松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诊断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不同时限单次及重复照射对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P53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彩超照射孕16天SD大鼠子宫体表投影区,按照射次数分为单次照射和重复照射两大组,重复照射组为首次照射间隔48 h后,相同声场条件下再照射一次;以上两大组再按每次照射时限的不同各自划分为照射10 min组、20 min组、30 min组及对照组.各组于既定时间照射后24 h取胎鼠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照射10 min时:单次照射组、重复照射组P5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超微结构亦未见明显异常.照射20 min、30 min时:单次照射组及重复照射组P53蛋白表达均增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重复照射组与单次照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见神经元染色质浓缩边集、线粒体肿胀变性及神经元突起肿胀变性,重复照射30 min组表现为明显且伴有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论①晚孕期彩超照射SD大鼠子宫投影区超过20 min,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p53表达增加,超微结构出现改变;②相同照射时限内重复照射对胎鼠脑组织p53表达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高于单次照射.
作者:赵晶;段云友;贾化平;周宁;曹铁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窦汇区解剖形态的 MR血管成像(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用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对横窦的优势侧及非优势侧进行量化.方法 148例健康志愿者和体检者,用3D PC法进行窦汇区MR血管成像,对其中80例用2D PC法测量双侧横窦血流速度及血液流量.结果①横窦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占54例,基本相等71例,左侧为主23例.②按照上矢状窦、直窦和双侧横窦的吻合关系,将窦汇区MR解剖形态分为三型;Ⅰ型,分三个亚型:Ⅰa型,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成一个真正的总池,从总池发出左右横窦.Ⅰb型,上矢状窦和直窦在终末端分成两股,左右分支汇合后构成同侧横窦.Ⅰc型,上矢状窦在末端发出两侧横窦,直窦汇入一侧横窦.Ⅱ型,分两个亚型:Ⅱa型,上矢状窦引流入右侧横窦,直窦引流入左侧横窦. Ⅱb型,上矢状窦引流至左侧横窦,直窦引流到右侧横窦;Ⅲ型,分两个亚型:Ⅲa型,上矢状窦和直窦主要向右侧横窦引流.Ⅲb型,上矢状窦和直窦主要向左侧横窦引流.③右优势侧、双侧等势及左优势侧横窦的总血流量分别为(466.35±104.77) ml/min、(421.65±103.69) ml/min、(496.95±121.47) ml/min.结论 MRI是显示窦汇区解剖形态及脑静脉血流的有效方法,对窦汇区解剖形态的分类和横窦血液流量测量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何杰;刘怀军;黄勃源;池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利用MRI明确职业棒球运动员优势肩关节的损伤情况.方法对国内某棒球队12名主力队员的优势肩关节进行了MRI普查,其中4例同时接受了MR关节造影检查.结果 10名队员(83%)的优势肩关节在MR检查中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包括肩峰下间隙复合体的损伤、盂肱关节不稳定以及肩锁关节的损伤,而且同一肩关节经常合并出现多种损伤.结论职业棒球运动员中,其优势肩关节损伤的几率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郑卓肇;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静脉注射基因与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皮超声辐照肝脏方式能否增强小鼠肝脏基因定位转染及其转染效率.方法昆明种小白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组为单纯质粒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 ml含20 μ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pcDNA3.1/HBV)质粒的生理盐水溶液.第2组为单纯微泡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 ml含20 μg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第3组为单纯超声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 ml含20 μg质粒的生理盐水溶液,同时采用频率为1 MHz、声强为0.5 W/cm2的超声波经小白鼠体表肝区辐照1 min.第4组为超声与微泡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 ml含20 μg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小白鼠体表肝区局部采用相同剂量超声辐照1 min.7天后处死小鼠,分别取肝、肾、肺、心、脾、骨骼肌组织进行pcDNA3.1/HBV免疫组化检测,记录不同组织每高倍视野(×400)pcDNA3.1/HBV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第1、2组肝、肾组织内偶见pcDNA3.1/HBV表达弱阳性细胞,肺、心、脾、骨骼肌组织未见表达阳性细胞.第3组肝组织内可见少量pcDNA3.1/HBV阳性细胞,每高倍视野表达阳性细胞(26.5±3.9)个.肾、肺、心、脾、骨骼肌组织未见表达.第4组肝组织内pcDNA3.1/HBV表达强,每高倍视野表达阳性细胞(84.2±4.4)个,为第3组的约3.2倍.肾、肺、心、脾、骨骼肌组织未见表达.结论静脉注射黏附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体表给予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能显著增强辐照部位局部组织的基因转染与表达,有望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的体内基因定位转染新技术.
作者:冉海涛;任红;王志刚;郑元义;张群霞;李小东;许川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不同部位CT静脉血管造影21例,颈静脉及门静脉系统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下腔静脉及下肢造影由小隐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血管成像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静脉血管CT造影表现不同于动脉CT造影,不同部位的静脉血管表现不同.21例中发现颈鼻咽癌侵犯血管1例,血管走行纡曲1例;下腔静脉瘤1例,肿瘤压迫下腔静脉1例;门静脉高压1例,疑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1例;11例下肢静脉血栓.结论不同部位的静脉影像表现存在差异,不同的重建技术对血管的显示有影响.下腔静脉造影应注意假象的存在.
作者:李天然;钱根年;李铭山;郑春雨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体素2D 1H-MRS的多种氨基酸峰测定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脓肿和25例坏死囊变性脑肿瘤,在术前行常规MRI检查及多体素2D 1H-MRS分析,分析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病灶区的多种氨基酸峰出现情况.结果 12例脑脓肿病例中10例病灶区可见分布各异的多种氨基酸峰包括0.9 ppm AA峰(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Ala峰(苯丙氨酸)以及Gly峰(甘氨酸),而所有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病灶区均未见上述代谢产物峰.结论多体素2D 1H-MRS的多种氨基酸峰测定,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史斌;吴景全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