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王志刚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 微泡, 超声检查, 治疗
摘要: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渐明显.超声微泡造影剂可用于对心脏、肝脏、肿瘤等的声学造影诊断,具有靶向性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对组织、血栓及肿瘤的靶向显影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的研究表明,超声微泡造影剂在治疗中也显示出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或药物运载工具.而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治疗肿瘤研究亦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5例JIA活动期患者76个患侧膝关节和22例缓解期患者34个膝关节,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①JIA活动期膝关节滑膜增厚显示率94.7%,髌上囊积液出现率89.5%,滑膜厚度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活动期滑膜厚度与关节积液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61);③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的显示率为31.9%,与滑膜厚度有关.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JIA和评估疗效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作者:鲁虹霞;童明辉;吴婷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乳腺癌的X线表现和分型

    目的分析139例乳腺癌影像表现和分型,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观察139例经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摄影(FFDM)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和分型.结果 139例乳腺癌中肿块结节型88例,单纯钙化型39例,局部结构紊乱型11例,导管阻塞型1例.肿块结节型中检测到小于1 cm的微小癌和小癌16例.除导管阻塞型乳腺癌外其他各类型中均有钙化出现, 钙化总显示率为80.57%,单纯钙化型乳腺癌的钙化分布、数目、密度和形态有别于其他类型.临床扪及包块的乳腺癌见于肿块结节型和局部结构紊乱型,未扪及包块乳腺癌仅见单纯钙化型和导管阻塞型.结论乳腺癌不同类型有其特有X线表现,FFDM对乳腺癌的影像表现显示清晰,对小病灶探测率高,显示小于0.1 mm的微小钙化等有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分型.

    作者:郑凯尔;李宁;刘万花;张元宁;金爱萍;郭庆明;滕皋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单支冠状动脉畸形2例

    病例1,女,50岁.阵发性胸骨后不适一天,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BP:105/75 mmHg.CT表现:平扫、增强图像及三维重建(VR、MIP等)图像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窦,走行于右房室沟,经十字交叉后发出后降支,远端沿左房室沟到达左心缘(图1、2).

    作者:郑福玲;张立仁;金征宇;张竹花;高萍;党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数字化多深度脉冲波超声多普勒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目的设计一套数字化脉冲波超声多普勒系统,以实现多深度血流频谱分析和显示.方法首先开发了一块PCI接口的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正交模拟解调后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在PC平台上对数据进行了累加、壁滤波、谱分析等分析处理.结果导管水流测量和人体血流测量两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表明在正交模拟解调后对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手段对数据分析处理,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系统中模拟电路构成的距离选通、积分、采样保持和壁滤波等环节.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血流测量装置,本系统在稳定性和可移植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不仅可方便实现多深度的谱分析和显示,还可扩充更多功能.

    作者:程东彪;高上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腰椎嗜酸性肉芽肿1例

    患儿男,4岁,主诉腰肿痛2个月余,腰部僵硬感,不能弯腰及伸手取物,近期无外伤和发热史,曾有低热.

    作者:陈君笠;王康安;俞忠辉;孟令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超声波与微泡声学造影剂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基因转染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波与微泡声学造影剂能否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基因转染及其转染效率,初步摸索适宜的超声辐照条件.方法将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造影剂转染组:加入5 μg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与微泡声学造影剂混合液进行转染;第2组为脂质体转染组:用相同浓度PEGFP-C1质粒进行常规脂质体转染;第3组为造影剂加超声辐照转染组:加入5 μg PEGFP-C1质粒与微泡声学造影剂混合液,然后分别用0.25 W/cm2、0.5 W/cm2、1.0 W/cm2超声波经培养板底部辐照10 s.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转染组细胞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计录每高倍视野(400×)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单纯造影剂转染组未见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细胞,造影剂加超声辐照转染组可见不同程度荧光蛋白表达,其中以0.5 W/cm2超声辐照组表达强,每高倍视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为(20.7±3.2)个/HP,高于0.25 W/cm2与1.0 W/cm2超声辐照组[分别为(4.8±1.9)个/HP;(9.9±2.3)个/HP],与脂质体转染组[(22.1±3.5)个/H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泡声学造影剂加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能显著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基因转染与表达,超声辐照条件是影响转染率的重要因素,适宜条件时其转染效率与常规脂质体转染方法无显著差异.

    作者:冉海涛;任红;王志刚;郑元义;张群霞;许川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收缩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 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8周共计16 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第12周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各取2只处死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早发现在第8周.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对照组组织学无改变,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组织多普勒指标能早期发现这一变化,早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新手段.

    作者:费洪文;王新房;谢明星;何亚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基于组织学切片的鼻腔三维可视化及应用

    目的建立鼻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独立获取的彩色组织学切片,采用表面重建方法重建出三维鼻腔模型,并基于C++和VTK开发包实现部分应用.结果建立了较精确且较完整的鼻腔组织结构,实现了三维交互式浏览和虚拟内镜的应用.结论鼻腔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不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资料,也为今后的虚拟手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晨;罗述谦;张晓斌;魏永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超声分子显像

    超声分子显像是一门新兴发展的,以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为显像剂,能够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的探测与显像的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超声分子显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作者:伍星;王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年来超声发现肝门静脉积气的5例患者,分析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特点及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5例门静脉积气的患者均由超声首先发现,其共同的超声表现为门静脉内随血液流动的气泡样或点状强回声以及肝实质内边界不清的条片状强回声区.5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腹腔脓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肝移植手术和闭合性腹部外伤,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其中3例门静脉积气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痊愈,另2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肝门静脉积气,超声诊断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点.肝门静脉积气的临床处理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不同.

    作者:崔立刚;王金锐;王淑敏;黄曼维;李红波;张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脑肿瘤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脑肿瘤行MS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脑胶质瘤10例,脑转移瘤9例,脑膜瘤7例,垂体瘤5例,脑胶质瘤复发3例.以3.5 ml/s速率静脉团注非离子对比剂50 ml,采用CT电影扫描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层厚10 mm/2i,扫描延迟时间5 s,数据采集45 s.应用Perfusion 软件进行灌注成像分析.结果脑肿瘤的血流量(CBF)值均显著增加,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瘤;脑血容量(CBV)值稍有增加,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瘤无增加);平均通过时间(MTT)在转移瘤有明显延长;脑表面通透性(PS)值均显著增加,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复发胶质瘤的CBF值达110 ml/(100 g*min); PS图有助于肿瘤范围的准确界定和发现小病灶.结论 MSCT灌注成像在显示脑肿瘤血流灌注的特点、在脑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范围的界定以及在肿瘤术后复发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建林;李智勇;苗延巍;宁殿秀;王克礼;韩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容积显示技术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术前评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显示技术对术前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价值.方法对25例拟行NSS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容积显示(VR)成像,观察肾脏位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肾动静脉、集合系统的关系,并与术中对照,9例同时与DSA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MSCT及VR成像清楚显示了25例患者共32个肿块,与术中所见一致.VR成像显示肿块的部位、范围与术中所见一致.VR成像共显示了48条肾动脉中的45条(93.8%),显示了48条肾静脉中的42条(87.5%).VR图像清楚显示了肾脏集合系统.结论 MSCT及VR成像能为外科医生提供拟行NSS较为准确、全面、便捷、无创的信息,对手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宏伟;汤群锋;吴曼利;仇学文;李国良;钱萍艳;陈玉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PET/CT的特点及其在肿瘤学中的临床应用

    PET/CT实现了PET与CT的同机图像融合,一次扫描即可获得组织功能与解剖两方面的信息,因此在肿瘤的诊断与分期、疗效监测、指导活检和介入治疗以及改进放疗计划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PET/CT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呼吸伪影、造影剂所致伪影等.

    作者:张红梅;周纯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超声表现

    目的初步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超声表现.方法 21例PVNS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着重总结PVN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PVN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①病变关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②均可见滑膜增厚并有结节状隆起或互相形成较大肿块,隆起的结节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表面不光滑;③增生的滑膜内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④部分患者关节腔内结节表面可见绒毛样突起;⑤部分患者可显示骨质侵蚀性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在PVNS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PVNS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高岩;袁珍;陈涛;李娜;罗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经胸多平面探头三维重建及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间隔缺损的实验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经胸多平面探头三维重建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房间隔缺损定性、定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应用TTO探头及X4探头对15只离体猪心房间隔缺损模型进行采样后三维重建,以L1a、L2a剖视面对房间隔缺损进行观察;两种不同采样方式三维重建测量房间隔缺损长径、短径、面积与解剖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种三维技术在采样及重建及定性、定量分析时间过程中所耗时间.结果 TTO-3DE和RT-3DE均可显示缺损的形态、部位及与周边结构的毗邻关系,两种方法的超声测量值与实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与实测值均具有良好相关性,TTO-3DE采样时间远远长于RT-3DE,但重建及定性、定量分析所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TO-3DE和RT-3DE能准确显示房间隔缺损的解剖结构信息,RT-3DE因其采样迅速、即时成像的特点,在指导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治疗方面更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洪雯静;孙锟;张玉奇;陈国珍;薛海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

    患者男,45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1个月.CT示:左侧肾上腺占位.超声检查:左侧肾上腺区见一实性为主的肿块,大小约57 mm×52 m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可见液性暗区约8 mm×10 mm,实性部分回声尚均匀,肿块与左肾分界清晰,并压迫左肾上极(图1);CDFI:肿块内部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肾上腺区肿块.入院后行左侧肾上腺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左侧肾上腺神经鞘瘤.

    作者:刘东;李凤华;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 19例检查结果为阳性, 阳性率95%, 16例直接显示异物本身,占80%.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E)能显示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绍东;李江山;程广军;胡春峰;徐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脑星形细胞瘤增强MR表现与MMP-9表达、血管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MR强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血管形成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抗MMP-9抗体及抗CD34单抗对 4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标记分析,并测定MR图像上肿瘤的强化程度.结果星形细胞瘤的强化越明显,MMP-9表达越高,血管形成也越明显(P<0.05);随着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增高,MMP-9、CD34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的强化程度与MMP-9的表达及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万娅敏;高剑波;王振豫;杨学华;陈学军;周志刚;郭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评价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实验室检查、临床骨髓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做了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检查,其中7例做了CT扫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病变部位以肋骨、腰椎、胸椎、头颅骨为多,其次为肩胛骨、骨盆、四肢骨、胸骨和锁骨等,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和多发性浓聚合并放射性稀疏减淡或缺损区,CT或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结合X线、CT检查不失为诊断骨髓瘤的一种辅助方法.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化疗疗效的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少华;王荣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蒽环类药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测定技术在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ATC)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550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39例接受AT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以及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背向散射积分的心动周期变化幅度(CVIB);心肌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CVIB%).结果乳腺癌化疗组IBS的周期性变化幅度明显减低、心肌IB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VIB和CVIB%则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乳腺癌化疗组有14例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异常;但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在ATC化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IBS参数与ATC累积剂量、距首次化疗时间、心功能参数及相应节段的室壁增厚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定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应用ATC早期心脏毒性的手段之一.

    作者:姜志荣;吕慧霞;刘培京;李大海;何信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