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平;张缨;林志超;陈金城;王自能
患者男,1.5岁,因左侧肢体无力25天伴呕吐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左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右强握反射(+).MRI:右侧额颞叶见一巨大囊性长T1长T2信号,在DWI上呈低信号,大小约8 cm×10 cm×10 cm,境界较清楚,T2WI可见边界不规则呈锯齿状,右侧脑室及右大脑实质受压向对侧移位,中线结构左偏(图1、2).术后病理诊断:右额颞叶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部分向胶质细胞分化.免疫组化:GFAP(+),SYN(+),CD99(+).
作者:顾青;包颜明;王关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20名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评价冠状动脉图像,并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显示长度.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显像成功,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号强度为129.3±20.63,信噪比为37.35±6.32,冠周组织的信号强度为33.4±13.11,信噪比为9.65±4.0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右冠及左回旋支冠状动脉的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8.38±1.87) cm、(8.59±2.87) cm、(4.48±0.88) cm.结论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晓兵;史晓唏;秦明明;张继斌;吴永华;罗健君;翁晓琳;刘仁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体素2D 1H-MRS的多种氨基酸峰测定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脓肿和25例坏死囊变性脑肿瘤,在术前行常规MRI检查及多体素2D 1H-MRS分析,分析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病灶区的多种氨基酸峰出现情况.结果 12例脑脓肿病例中10例病灶区可见分布各异的多种氨基酸峰包括0.9 ppm AA峰(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Ala峰(苯丙氨酸)以及Gly峰(甘氨酸),而所有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病灶区均未见上述代谢产物峰.结论多体素2D 1H-MRS的多种氨基酸峰测定,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史斌;吴景全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渐明显.超声微泡造影剂可用于对心脏、肝脏、肿瘤等的声学造影诊断,具有靶向性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对组织、血栓及肿瘤的靶向显影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的研究表明,超声微泡造影剂在治疗中也显示出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或药物运载工具.而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治疗肿瘤研究亦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5例JIA活动期患者76个患侧膝关节和22例缓解期患者34个膝关节,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①JIA活动期膝关节滑膜增厚显示率94.7%,髌上囊积液出现率89.5%,滑膜厚度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活动期滑膜厚度与关节积液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61);③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的显示率为31.9%,与滑膜厚度有关.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JIA和评估疗效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作者:鲁虹霞;童明辉;吴婷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fMRI数据中,因为激活体素(voxel)的数目远小于总的体素数目,由此产生了数据的不平衡性问题.以往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除了应用大脑本身的生理结构来限制体素的数目外,统计方法常被应用于去掉那些肯定不激活的体素.本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的方法,用改进模糊c均值(MFc)方法将总的数据分成两个子集,而激活的体素总是聚在一个子集中,由此可以将需要进行分析运算的体素数目减至一半,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fMRI数据存在的不平衡问题,而且也提高了聚类分析的效率.MFc方法与统计方法的大不同是,它是完全数据驱动的.
作者:顾杰斌;曹志彤;郑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肝脏脉管(血管、胆管)三维重建的方法,以显示肝脏中血管、胆管走行立体图像,从而指导劈离式肝脏移植手术.方法综合利用二维图像的多种平滑和分割方法,得到肝实质和肝脉管二维图像序列,并在此基础上三维重建肝实质和肝脉管.结果由MR图像序列可三维重建清晰的肝实质和肝血管立体图像,并且可得到肝叶、段间血管及胆管的走行及相互关系.结论利用MRI和图像分割以及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指导劈离式肝移植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伍亚军;叶安培;王霄英;付京波;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胸多平面探头三维重建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房间隔缺损定性、定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应用TTO探头及X4探头对15只离体猪心房间隔缺损模型进行采样后三维重建,以L1a、L2a剖视面对房间隔缺损进行观察;两种不同采样方式三维重建测量房间隔缺损长径、短径、面积与解剖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种三维技术在采样及重建及定性、定量分析时间过程中所耗时间.结果 TTO-3DE和RT-3DE均可显示缺损的形态、部位及与周边结构的毗邻关系,两种方法的超声测量值与实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与实测值均具有良好相关性,TTO-3DE采样时间远远长于RT-3DE,但重建及定性、定量分析所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TO-3DE和RT-3DE能准确显示房间隔缺损的解剖结构信息,RT-3DE因其采样迅速、即时成像的特点,在指导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治疗方面更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洪雯静;孙锟;张玉奇;陈国珍;薛海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患者,26岁,G1P0.2年前因不孕、输卵管造影示右输卵管不通,在我院行右输卵管间质部部分切除及端端吻合术.本次因停经56天,自测尿HCG(+),下腹痛1天伴肛门坠胀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示:宫颈举痛,右附件区增厚、触痛.超声检查示子宫55 mm×56 mm×45 mm,内膜厚15 mm,宫内未见孕囊,子宫右侧见中等回声44 mm×39 mm×36 mm,其内见双孕囊回声.其中一个孕囊大小为20 mm×15 mm×14 mm并见胚芽11 mm及原始心管搏动.另一孕囊大小为15 mm×14 mm×11 mm,内见卵黄囊(图1).双卵巢未探及,盆腹腔积液:后陷凹16 mm,右髂凹70 mm,左髂凹56 mm.提示:右侧宫外孕(双胚囊)伴盆、腹腔大量积液.
作者:幸文琼;王丽萍;王军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利用磁化传递率(MTR)直方图分析,研究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脑异常改变及MTR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 (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RR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T2WI和磁化传递成像检查,计算出每个体素的MTR值后,绘制出全脑MTR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RRMS患者的全脑MTR直方图明显左移,峰高降低.RRMS患者的全脑平均MTR [(29.45±1.83)%]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30.37±1.37)%](P=0.025),MTR直方图峰位置[(32.51±2.02)%]也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33.51±1.39)%](P=0.022).在RRMS患者,全脑MTR直方图峰高与EDSS评分中度相关 (r=-0.411, P=0.027).结论脑MTR直方图分析可显示RRMS患者脑异常改变,脑MTR直方图峰高可用于监测该病的临床进展.
作者:于春水;林富春;李坤成;蒋田仔;朱朝喆;秦文;陈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测定技术在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ATC)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550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39例接受AT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以及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背向散射积分的心动周期变化幅度(CVIB);心肌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CVIB%).结果乳腺癌化疗组IBS的周期性变化幅度明显减低、心肌IB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VIB和CVIB%则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乳腺癌化疗组有14例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异常;但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在ATC化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IBS参数与ATC累积剂量、距首次化疗时间、心功能参数及相应节段的室壁增厚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定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应用ATC早期心脏毒性的手段之一.
作者:姜志荣;吕慧霞;刘培京;李大海;何信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生育前期女性妇科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的学科.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生育期成年女性相比,生育前期女性盆腔包块相对较少.超声对于诊断盆腔包块有较大的价值,但其图像表现多样,无典型特征;同时,生育前期女性盆腔包块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故容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3例生育前期女性盆腔包块超声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患者女,17岁,因进行性头痛、头晕3月余,加重两周就诊,查体未见异常体征.0.23 T MRI平扫(图1):左侧脑室体部中央、第三脑室内偏左侧可见T1、T2呈等信号为主的肿块,内有局灶的低T1、高T2的信号,约4.5 cm×3.5 cm×7.0 cm大小,边缘不规则,与透明隔宽基底相连,部分越过左侧Monro孔.幕上脑室系统扩大,以左侧脑室为主.增强扫描(图2):肿块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相邻透明隔增厚并轻度强化.诊断:左侧侧脑室体部、第三脑室内占位:①中枢神经细胞瘤可能性大,室管膜瘤不除外.②幕上脑室积水.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赵永华;吴新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患者男,23岁.主因间断肛旁肿痛2年余,阴囊肿痛2月余住院.2年前曾患肛旁脓肿,排脓治疗后,反复发作,2个月前阴囊出现肿痛,并于阴囊正中处破溃,流出少量脓液.遂行造影检查,自阴囊破口处注入60%泛影葡胺约10 ml,透视下点片,可见不规则窦道形成,壁不光滑(图1).即刻行CT薄层扫描并多平面重建(MPR),可见造影剂自阴囊后下正中瘘口经后尿道下方达肛管右前下缘,与肛管未见相通,瘘管壁不光滑,宽径约2.2 cm,长约12.4 cm.瘘管周围组织不均匀增厚,密度增高(图2).诊断为阴囊后下正中至肛缘窦道形成伴感染.
作者:李珍红;吴新淮;李思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鼻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独立获取的彩色组织学切片,采用表面重建方法重建出三维鼻腔模型,并基于C++和VTK开发包实现部分应用.结果建立了较精确且较完整的鼻腔组织结构,实现了三维交互式浏览和虚拟内镜的应用.结论鼻腔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不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资料,也为今后的虚拟手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晨;罗述谦;张晓斌;魏永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PET/CT实现了PET与CT的同机图像融合,一次扫描即可获得组织功能与解剖两方面的信息,因此在肿瘤的诊断与分期、疗效监测、指导活检和介入治疗以及改进放疗计划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PET/CT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呼吸伪影、造影剂所致伪影等.
作者:张红梅;周纯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年来超声发现肝门静脉积气的5例患者,分析肝门静脉积气的超声特点及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5例门静脉积气的患者均由超声首先发现,其共同的超声表现为门静脉内随血液流动的气泡样或点状强回声以及肝实质内边界不清的条片状强回声区.5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腹腔脓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肝移植手术和闭合性腹部外伤,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其中3例门静脉积气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痊愈,另2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肝门静脉积气,超声诊断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点.肝门静脉积气的临床处理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不同.
作者:崔立刚;王金锐;王淑敏;黄曼维;李红波;张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结肠成像(MR colonography,MRC)技术的方法及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患者(4例结肠息肉,1例结肠腺瘤,3例溃疡型结肠炎,15例结肠癌)和8例健康志愿者行MR结肠成像.肠道准备后,经肛管注入结肠1∶100的钆喷酸葡胺水溶液约1300~1800 ml.被检查者取俯卧位和仰卧位进行扫描,将3D-FLASH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行仿真内镜 (MRVE)、半透明显示(MR-VRSV)、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结果 MRC能清楚显示结肠正常结构、结肠癌和大于10 mm的息肉,对小于5 mm病变的检出及定性困难.MRC显示上述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形态等与光学纤维结肠镜和X线气-钡结肠双重造影所见基本相仿.结论 MRC可作为光学纤维结肠镜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肠的补充方法.
作者:穆学涛;李坤成;苏壮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儿童和青少年各种垂体病变的临床和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临床、MRI及病理证实的31例患者的各类垂体病变共49个,其中21例有局限性垂体病变,10例有多处垂体病变共28个.结果垂体性侏儒症(n=13)主要病因有垂体矮小(n=8)和大腺瘤(n=5).4例垂体矮小合并垂体柄纤细和异位后叶.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n=13)均有垂体后叶异常,8例有垂体柄的异常(2例纤细,6例增粗).Langhan's细胞增多症(LCH)与转移瘤各3例,它们均有垂体柄增粗和后叶短T1信号消失,但LCH有扁骨的破坏,而转移瘤均见垂体柄外的颅内转移灶.本组垂体瘤影像学及手术均未见侵袭性生长.5例微腺瘤均为催乳素瘤.3例垂体大腺瘤(3/7)有卒中.无卒中的大腺瘤与垂体增生在MRI表现相似,但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各类垂体病变, 临床与影像特点相结合能正确诊断该类病变.
作者:李莹;雷益;徐坚民;龚静山;陈宇;黄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儿童患者室间隔缺损(VSD)堵闭术中的作用.方法 154例VSD患儿,男81例,女73例,年龄2~15岁,平均5.3岁.选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诊断、监测、评价疗效和随访.结果 VSD均为膜周型,其中膜周向流出道部延伸的有109例,膜周向流入道部延伸的有34例,膜周向小梁部延伸的有11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46例.135例在超声的指导下即刻成功堵闭,成功率88%.术后超声复查,封堵处无左向右残余分流,无血栓形成,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口无血液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介入治疗VSD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琦;王莹;华益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