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禹;徐光;郭发金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结合化疗对肝脏转移性肿瘤(MLC)的疗效.方法134例336个MLC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根据接受化疗情况分为:RFA组40例,RFA前化疗组52例,RFA后化疗组8例,RFA前后全化疗组34例.结果灭活率为95.8%,11.6%病灶局部复发增大;前化疗组复发病灶率(6.3%)与后化疗组(23.5%)及全化疗组(19.1%)有显著差异(P<0.01).本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1.0±2.2)个月.结论RFA微创治疗MLC局部灭活率高,并可对再发或复发病例反复多次治疗而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具有并发症少、患者生存质量高的优势;本组病例显示RFA治疗MLC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晖;武金玉;高文;严昆;王艳滨;杨薇;尹珊珊;陈敏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人体系统辐射场的量子化与物质相互作用是量子人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研究了人体系统辐射场的量子化,主要内容有场量子化基本思想和人体系统辐射场能量密度分布;然后从人体系统经典辐射场的多极展开和多极辐射场的量子化两方面阐述了人体系统多极辐射场及其量子化;后从四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对量子人体的深入研究有了进一步认识.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室壁运动(CK)和定量分析软件(ICKTM)检测左室节段舒张功能异常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室壁运动(CK)检测24例主诉心前区疼痛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左室节段舒张功能,通过定量分析软件(ICK TM)得到各节段的舒张指数(DI).24例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K检测异常者进行核素检查.结果20名正常人左室各节段舒张运动呈现同步性,DI分别为:左前降支供血节段(72士12)%,左旋支供血节段(76±11)%,右冠状动脉供血节段(71士12)%(P>0.05).24例患者中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血管狭窄,狭窄相关节段舒张早期运动减低,DI较正常节段明显减低(P<0.05).当以DI<55%为异常标准时,CK检测心肌节段功能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检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应用CK和ICK TM定量分析软件能敏感地检测出左室节段舒张功能异常,为判断心肌缺血、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作者:王茵;赵宝珍;李卫萍;朱海云;成爱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观察针刺相邻穴位的大脑中枢反应,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用盲法随机分别针刺10例正常人左侧太冲、行间、内庭和邻近非经络假穴点,手针采用捻针和不捻针两种状态对比,利用1.9 T MRI行全脑功能成像,用SPM 99处理图像.结果发现在4穴上针刺时均产生了脑灰质结构的不同激活和抑制效应,太冲和行间激活和抑制区更相似,但太冲穴信号强度更强,内庭穴也可见较多的激活和抑制区,但与太冲穴相差较大,对照非经络假穴偶见激活灶,与太冲穴差异大;各穴大脑抑制区也各有特点,但对照穴抑制区为分散,并见双侧中央前回等皮层的抑制,各穴均见大脑边缘叶系统部分抑制.结论不同穴位针刺时可能对脑皮层神经活动有较相对特异的作用.同经络相似神经支配的不同穴位脑中枢效应相似,不同经络相邻近神经节段支配区的经穴有明显差异,而相邻近神经节段的对照穴大脑反应区与各穴位差异大.
作者:方继良;金真;王寅;李科;曾亚伟;佟海滨;任燕双;高波;王映辉;程谟库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非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准确的术前心脏事件危险性评估可以帮助临床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采用何种合适的术前检测方法和恰当的术前风险评估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研究热点.超声心动图,特别是负荷超声心动图通过对非心脏病人术前心脏各指标的检测,可以对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进行分级,被认为是有潜在价值的评估非心脏手术病人心脏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赤球;翟大明;朱向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36例RHD患者中,A组(n=16)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B组(n=20)患者虽有少量三尖瓣返流及轻度肺动脉高压,却无右心扩大征象.但A、B两组患者的Tei值均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单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RHD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右室三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的反映RHD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作者:郑光美;黎春雷;邓又斌;毕小军;曹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听力障碍的病人很多,但有关听力障碍,尤其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听觉传导通路耳蜗以及蜗后的病变均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耳蜗、蜗神经、蜗神经核以及听觉中枢.本文主要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学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祁吉;夏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获取25例高血压病人和20例正常人二腔观、三腔观和四腔观应变率显像及组织多普勒图像,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曲线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曲线,计算左室各节段应变率(SR)、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左室平均应变率传播速度(PVS)和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V).常规测量二尖瓣口E、A、E/A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组舒张早期V、SR均有明显降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PVS均降低.舒张早期SR与V呈高度正相关.舒张早期除后间隔基底段和侧壁基底段外其余相应节段心肌SR均有显著降低.结论SRI是一项准确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和局部舒张功能的无创性新技术.
作者:苏玲俐;郭瑞强;周青;周立明;郝力丹;陈金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后心肌梗死及再灌注的能力.方法将12只杂种犬随机分成两组:①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分别于结扎冠状动脉前、结扎后1 h和2 h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②AMI再灌注组,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1 h及再灌注30 min进行同样扫描.观察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及形态,测量每组正常心肌、心肌梗死部位在各个扫描时点的CT值,计算两者与左心室腔的CT值之比(M/L).结果12只犬结扎左前降支后1 h增强图像上左心室前壁或心尖区均有明显的低密度区形成.AMI组结扎后2 h图像缺血区的密度更为减低;AMI再灌注组再灌注30 min后病变的密度变化不明显.AMI组结扎后1 h与2 h的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的CT值均值及两者与左心室腔的M/L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AMI再灌注组结扎后1 h与再灌注后30 min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的CT值均值及两者与左心室腔M/L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急性冠脉闭塞后心肌梗死区MSCT表现为低密度,MSCT能够区分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后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
作者:李佩玲;徐克;郭敏;谢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43例卵巢肿瘤内血管分布和血流阻力的情况,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频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
作者:许惠敏;钱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的肝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正常人肝动脉及其分支,包括第一肝门处肝动脉主干(HA1)、门静脉左支矢状切面处的左肝动脉(HA2)、右肝动脉近末梢支(HA3)的血流进行多普勒频谱分析,观察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Vm)和舒张末流速(EDV).结果正常人HA1及其HA2超声显示率100%,HA3显示率为80%(24/30).各级肝动脉的PI(搏动指数)和RI(阻力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各级肝动脉的流速(包括PSV、Vm、EDV)自主干向分支递减,各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影响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显示率和频谱参数的因素较多,超声医师必须熟悉解剖,掌握操作技巧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寻找合适的检查部位.
作者:陈曼;詹维伟;周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76例川崎病患儿,测量冠状动脉内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瘤、血栓和冠脉狭窄,测量房室内径,计算心功能,观察是否有瓣膜返流.结果在受检的76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损害的29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16例,双支病变9例,7例发生冠状动脉瘤,1例冠状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川崎病患儿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实时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进展及转归,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小丛;杨松青;徐卉;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54岁.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患者行腰椎正侧位片检查时偶然发现左坐骨棘处一骨性圆锥形突起物.骨盆正位片显示:左坐骨棘处可见一向盆腔内生长的骨性圆锥形突起物,近端稍细、远端稍粗(图1).骨盆侧位片显示:背向坐骨生长,长约6 cm(图2).CT扫描显示其端部可见菜花状软骨帽,生长方向斜朝向骶尾骨侧.术后病理诊断:骨软骨瘤.
作者:段书宏;杜海峰;赵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及BOLD-fMRI技术观察卒中早期手指被动运动时大脑半球相关区域血氧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1.5 T MR成像系统对6名早期卒中患者进行BOLD-fMRI及扩散张量成像,采用手指被动屈伸运动作为fMRI的刺激任务.结果在锥体束中断时,卒中早期健手运动时激活双侧SMC区,患手运动可激活对侧半球后顶叶皮层及同侧SMC区;锥体束较完整时健手运动时激活对侧SMC区,患手运动激活双侧SMC区、双侧后顶叶皮层.结论卒中早期可能发生运动功能通路的重构,但锥体束不同损伤情况下运动功能恢复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DTI与fMRI联合应用将是监测和研究脑卒中后恢复的有用工具.
作者:邱明国;王健;谢兵;巫北海;陈康宁;陈长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结核的声像图特点,包括结核病灶大小、形态、回声、边界、血流等,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结核的声像图表现是:体积较大,椭圆形,内多呈混合回声或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血流不丰富及其内可伴钙化灶.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禹;徐光;郭发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头痛半年,持续性发作1周余就诊,无恶心、呕吐,NS(-).CT示:于左侧脑室体部前2/3孟氏孔区可见一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影,呈稍高不均匀密度,内有不规则大块状高密度钙化灶,肿块向右侧突入右侧脑室,向下累及三脑室.两侧脑室积水扩张(图1、2).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或少枝胶质瘤.术后病理:透明隔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邓小强;龙行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寻求无创性评估肺血管发育的新指标.方法超声心动图采集肺静脉血流频谱,测量Si+Di,SF,Tc等参数;与术后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c与ICU监护时间,呼吸机维持时间,正性肌力药物剂量相关性高,Si+Di与术后情况相关性较好,SF与术后情况轻微相关.结论Tc是无创性评估肺血管发育及肺血流情况的良好指标,能为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肖婷婷;陈树宝;孙锟;黄美蓉;张玉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扩散变化的规律,探讨该模型在急性脑缺血磁共振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8只,其中6只用来做空白对照,42只用来行线栓法MCAo,对于插线成功的动物,在插线后30 min、1 h、2 h、3 h、6 h、10 h、24 h及7天分别行T2WI和DWI检查,观察MCAo后缺血区扩散异常在各时段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比较枕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情况下,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的异同.结果在MCAo 30 min后,DWI上即出现异常高信号,高信号范围逐渐增大,约在24 h后范围增大不再明显.在T2WI上出现异常的平均时间是(2.34±0.97)h,约在MCAo 10 h后T2WI上病变范围与DWI上的扩散异常区一致.MCAo后缺血区ADC值的变化表现为早期的逐渐下降以及随后的回升,基底节区ADC值的下降早于额顶叶皮质区.在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组与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组之间,扩散异常的容积及ADC演变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的扩散变化规律符合以往描述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缺血区的演变规律,适合于进行急性脑缺血的磁共振研究.
作者:孔令琦;谢敬霞;韩鸿宾;郎宁;裴新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运用DTI直方图分析,研究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MS)患者是否存在脑灰质异常及脑灰质DTI指标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S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脑灰质后,研究SMS患者脑灰质平均弥散率(MD)和分数各向异性(FA)直方图的异常变化.结果OSMS患者脑灰质体积明显小于正常志愿者(P<0.001).OSMS患者脑灰质MD和FA直方图指标与正常志愿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OSMS患者,所有脑灰质DTI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均无相关性,但锥体束和感觉系统(PSS)评分与脑灰质平均MD(r=0.54,P=0.005)和MD直方图峰高(r=-0.41,P=0.04)中度相关.结论OSMS患者脑灰质存在明显萎缩和弥散异常,这可能与继发于脊髓病变的逆行性脑灰质神经元变性有关.
作者:于春水;林富春;李坤成;蒋田仔;朱朝喆;秦文;陈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磁共振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射频信号很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提高图像信噪比是磁共振成像的首要任务.而射频线圈作为信号接受链前端,则是信噪比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类探讨了射频线圈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它们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线圈性能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旨在达到提高磁共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水平以及优化图像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宏杰;宋枭禹;包尚联;俎栋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