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陈玉芬;傅慧芳

关键词:学龄前患儿, 静脉输液, 心理需求, 护理方法, 生物医学模式, 心理特征, 输液过程, 临床护理, 护理作为, 转变, 应用, 对策
摘要:当前,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临床护理。本文通过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着重探讨学龄前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和对策。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应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

    目的:谈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基础的治疗方式上采取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在基础的治疗方式上加上西医治疗。治疗过程持续一到两个星期。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达100%,高于对照组8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组数据对比显示,使用中西医联合用药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在相关带状疱疹症状的治疗上。

    作者:陆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扶正祛风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侯氏黑散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探讨中医扶正祛风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侯氏黑散加减配方颗粒,对照组采用弥可保01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有效率为8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105);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患者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105)。结论:扶正祛风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芶勇;林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管理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服务”这一作用显得愈来愈关键,医院的财务人员行为的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各个方面的素质得以完备,才能够适应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要求,从而促进医院的管理进步。当前,医院财务人员行为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就医院财务人员的行为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学术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殷泓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眼科患者门诊就诊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并落实到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0.28% vs 0.54%),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85.47±7.08 vs 96.91±8.05)(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大限度控制眼科门诊不安全性因素,降低护理突发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蔡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细节管理在新生儿小婴儿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新生儿小婴儿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结果:经过细节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论:通过细节管理,新生儿小婴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及服务得到提升,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满意度,同时避免了护理事故及护患纠纷。使护士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责任感和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及护理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刘凤麟;李海燕;冷富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绿原酸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150mm ×4.6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4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绿原酸在0.081μg~0.73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6%、RSD为0.64%。结论:本方法操作准确、简便、快速,可有效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瑶;杨波;郭娜;马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室2013年6月一2014年8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受患者血管、留置针的型号、操作流程、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的影响。结论: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血管和留置针的型号、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输入药物、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庆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痤疮临床分型的认识及治疗思路

    痤疮隶属中医“肺风粉刺”之证。是一种以毛囊皮脂腺为单位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部位以头面部、胸背部甚至颈项部为主,现今关于痤疮的治疗记载颇多,但中医对痤疮有明显疗效。

    作者:娄行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面颊部、颈部激光溶脂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激光溶脂技术在面颊部以及颈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0例患者行面部手术,16例患者行颈部手术。所有患者均应用意大利DEKA公司生产的VELA激光溶脂机治疗,术后对患者予以随访,分析术后患者的手术情况并评价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应用局部麻醉用液量为(36.2±4.8)ml,给予患者的激光能量为(856.2±112.1)焦耳;46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脂肪液化囊肿以及血肿等并发症,其中出现轻微瘀伤的患者4例,局部发生水肿的患者4例,局部出现麻木的患者4例,手术结束后3周时间里,能明显见到患者面颊部以及颈部的脂肪减少,具有较好的皮肤提升作用。结论:激光溶脂技术是一种疗效理想、恢复速度快以及对患者创伤较小的减脂塑身方式,能有效帮助患者做面颊部以及颈部的完美塑形。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HCV)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干扰素治疗的76例HCV患者,患者按照治疗过程中给予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结果治疗前两组WBC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和24周,干预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发热、乏力、肌肉痛、精神抑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HCV时,血象改变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不良反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蔡红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GF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血浆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牙缺失伴骨缺损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内牙齿缺失伴骨缺损病人30例,种植手术中应用CGF技术配合植骨成功植入NobelReplace等常用牙种植体63枚。3~4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结构修复,随访2~5年,观察种植体稳定性、骨结合情况及种植体周围骨量与软组织形态变化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修复后随访期内,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良好,存留率100%。骨增量效果理想,软组织形态正常,病人满意度良好。结论:CGF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植入骨粉成骨时间,有较好的骨增量效果,且术中病人痛苦较小、易被接受,适应证广泛,是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中较好的辅助手段之一。

    作者:徐泓;徐良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危重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规范护理服务流程,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对患者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减少其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持临床治疗有序的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危重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使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输液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赵静;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对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11例经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为MM。结论当临床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而又伴有贫血、骨痛等症状时,应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的机率,以减少MM的漏诊、误诊。

    作者:薛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病人情绪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癌症病人情绪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癌症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凤云;盛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有自杀行为的49例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并通过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护理;结果:精神病患者自杀有一定起因与规律性,“精神症状、情感障碍、不良生活事件”为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主要诱因,自杀时间夜晚(下夜高于上夜)高于白天;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自杀应充分认识其诱因与规律性,通过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明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前置胎盘病因、诊断及治疗的浅析

    胎盘前置是妇产科的急重症也是妊娠晚期较严重的并发症,不仅给母体带来危害,也会危机胎儿生命。所谓胎盘前置指的是在28孕周后,胎盘附着的位置异常,为附着在子宫体的前、后及侧壁,而是附着于子宫的下段,或者胎盘附着位置低于胎先露(如子宫颈内口处)[1]。到目前为止,前置胎盘的病病理机制还未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而多次意外怀孕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流产、多次生产及有剖宫产手术史、高龄产妇、附件及盆腔炎症等都是公认的可能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的因素[2]。鉴于前置胎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现对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病因、诊断、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马淑芳;宋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注射室护士手卫生状况及干预措施

    目的:加强注射室护士手卫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田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所医治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人员,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借助手术治疗危险性大。但只要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并发症,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就会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吴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带管出院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出院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38例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 PICC 置管后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导管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结果出院后置管相关并发症从干预前61.6%,降到干预后29.9%,而计划内拔管率从44%上升到73%。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置管患者出院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治疗计划的完成。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