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有自杀行为的49例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并通过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护理;结果:精神病患者自杀有一定起因与规律性,“精神症状、情感障碍、不良生活事件”为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主要诱因,自杀时间夜晚(下夜高于上夜)高于白天;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自杀应充分认识其诱因与规律性,通过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明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磁共振常规成像、动态增强及功能成像等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成为继钼靶、B超检查之后的乳腺影像学诊断的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复习近年来乳腺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文献,就其磁共振动态增强中形态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扩散加权成像中病变的ADC值的差异性对比,以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邓雪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卒中应用冬眠及亚冬眠药物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2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均采用冬眠及亚冬眠药物进行治疗;将其分成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观察与护理。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中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应用冬眠及亚冬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进行针对性观察与护理,不但可以确保用药安全治疗疗效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AMI)者采用系统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我院近两年来心血管科收治的急性心肌坏死患者,将66例AMI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33例AMI患者采取PTCA的常规护理,干预组AMI患者采取系统PTCA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PTCA手术后,干预组的成功率较对照组的高,分别为97.7%、79.9%,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TCA中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姗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虽然当今社会在不断普及避孕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人工流产常见的并发症为阴道出血,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肝病由于其病程长、病情易迁延、反复且具有传染性,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医学实践证明心理因素对肝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很大影响,87%以上的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心理障碍,缩短病程,促进了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探讨,总结肝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玲;黄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治疗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护理学者围绕静脉输液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研究,现将临床静脉输液技巧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比较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病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A组外加口服曲美他嗪,B组口服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A组(曲美他嗪组)显效21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8.6%;B组(左卡尼汀组)显效27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度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度的比值和等容舒张时间越来越接近正常值。结论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左卡尼汀比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欧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内科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收治的2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等一系列内科护理措施后,20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0例转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的分析与研究来探讨其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检查得以确诊的9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按照60岁的标准将90例患者列入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每组各为45例,对两组患者的 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变性质和胸膜粘连的增厚相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如纵膈淋巴结肿大和下肺病灶以及肺部疾病等的发生率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特点主要有:病灶部位缺乏典型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肺门的淋巴结容易发生肿大或者钙化现象。
作者:田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5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血压管理。方法: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环境的管理、饮食排泄的护理、血压的监测管理以及头痛的护理等,控制血压在100-130/70-80mmHg。结果:经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其中脑血管痉挛3例,肺部感染2例,穿刺点局部血肿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或好转。结论:认为控制和管理好血压是保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成功的重要措施,通过术后的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碧霞;李燕;王巧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设立了10项考核指标,即“总量控制”指标完成率、医疗成本率、万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收支结余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工作量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及其增长率、单位平均收费水平增长率、医疗应收款占业务收入比例增长率、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并利用10项指标对10所医院历年年经济管理进行了考核评析。认为考核指标设计合理、标准客观,便于横向比较,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作者:胡丽;戴广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4目的:就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术后二期愈合切口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后二期愈合的切口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观察两组术后二期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0%,对照组治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术后二期愈合切口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费用,缩短疗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愈合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芳;雷霞;雷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红景天胶囊治疗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以红景天胶囊治疗低氧血症30例,并与刺五加随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红景天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胶囊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氧分压及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服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表明,红景天胶囊与治疗低氧血症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刺五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崔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手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l~3天多见。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l%~11%,而手术者则高达4.7%~66%。
作者:杨新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内科常见重症,出血量大,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因此,迅速准确地抢救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秦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采用皮瓣移植方法治疗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选在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病例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皮瓣移植手术,分别给予交臂、鱼际、邻指皮瓣等皮肤缺损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并对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66.6%,治疗组为83.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讨论:针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缺损状态,给予不同皮瓣移植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感染率低,供区影响小、手部外形及功能好,有利于手部功能修复。
作者:冯炜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5d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分级评价,了解患者Brunnstrom分级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5d后患者的Brunnstrom分级多数得到提高,有效率为92.73%。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艳玲;闫凤杰;陈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改善。方法:将160例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口服莫沙必利5㎎/次,每日3次,加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次,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腹胀、食欲不振、喛气、恶心、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的临床症状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观察到严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
作者:龚德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发病重,是造成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常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不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群;汪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