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龙海丽

关键词: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比较,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较优(P<0.05);且干预组精神状态优良率(94.74%)明显高于参照组(78.9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内科护患纠纷的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据医者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儿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记录儿内科病房的护患纠纷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总结,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经过整改,儿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结论护患纠纷是临床工作的阻碍,对其进行分析和防范能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程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务工作者做好学生患者护理的有效对策

    校医在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岗位,其主要负责学生的身心健康,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琐碎,对教学、科研以及后勤服务等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做好校医工作,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失误。

    作者:边伟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6月间,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100例内科疾患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住院期间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发生意外死亡和放弃随访的混着例数明显多于实验组。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水平,实施细致而专业的人性化的护理,开展正确的安全性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减少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沟通是护患双方沟通的过程,是双方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越来越多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和支持,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者:徐娟;孙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鲜羊膜移植遮盖治疗真菌性角膜的临床观察

    真菌性角膜炎是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本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已成上升趋势。本病的治疗有药物、角膜移植手术、溃疡挠抓、碘涂及结膜瓣遮盖术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羊膜移植遮盖术治疗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9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我院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常规护理和中医专科护理,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医治疗的辩证施治,结合病员的临床症状,对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采用西医抗炎解痉治疗并结合中医治疗。予以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中医专科护理,出院护理。结果:69例患者均掌握了中医肺部保健操,腹式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均康复出院,好转率达100%。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专科护理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了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心理护理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孕产妇发生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产后抑郁发生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χ2=4.56,P<0.05;χ2=4.29,P<0.05;χ2=3.99,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助产护理中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向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4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烧伤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烧伤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6.8%,对照组为72.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有效提升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田田;矫妮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冬病夏治药膳调补老慢支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药膳调补老慢支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老慢支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平喘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每年从夏至开始至三伏末结束,对老慢支患者采用各类药膳进行调补;观察两组患者咳嗽、气喘、痰等症状的发作频次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3例,其总有效率为7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例、13例及51.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陶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糖对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糖对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2012-2013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尿液分析结果,筛选尿糖阳性且镜检阳性白细胞者及尿糖阴性而镜检白细胞阳性者,分析比较两组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尿糖阳性的标本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假阴性率随尿糖的增高而增高(35.3%—71.1%),总假阴性率为53.5%,而尿糖阴性的标本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假阴性率为27.2%,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糖可引起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假阴性,影响程度随尿糖含量升高而增加。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接到的头孢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56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人体各个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涉及药品16种,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分别排在一二三位。结论头孢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累及系统较广,涉及药物品种多,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贾碧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着明显作用,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颜学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由于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做好剖宫产的术后护理是减少产妇术后并发。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

    目的:对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导致患者出现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反应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的患者50例将他们作为实验组,选取单独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的患者50例,将他们作为对照1组,选取单独接受静脉滴注甲硝唑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2组,对他们在进行了滴注治疗之后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中的患者在进行了这两种药物的滴注之后出现了剥脱性皮炎的症状,甚至出现了皮肤脱落和糜烂的现象,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患者在进行滴注之后出现剥脱性皮炎的例数明显较少,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莫西沙星同甲硝唑进行联合的使用,会使得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因此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的安全性需要引起相关的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缪丽;李艳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胸外科患者手术后护理指导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创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胸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茶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信息交流中的应用。方法:在手术室建立手术微信群,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信息交流中运用微信,加强护士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通过运用微信交流平台,有效地协调信息交流的过程,弥补了传统信息交流的不足,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运用微信交流平台,有效促进护士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理人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杏荪;陈雅;任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完全流产57例,完全流产率为95.00%;不全流产3例,流产失败0例,流产总失败率为5.00%(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临床选择合适的早孕患者可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

    作者:刘海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外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心外ICU术后患者进行规范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年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心外ICU手术108例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护理质量管理,作为观察组;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谵妄、医源性损伤、非计划拔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及留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外ICU术后实施规范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受益良多,值得临床交流推广。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复方当归注射液合消炎散局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复方当归注射液合消炎散局部治疗、痛点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合消炎散局部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苏俊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2012-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有效预防或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输血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两年62007次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18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9%,主要为发热及过敏反应.结论:规范合理用血及使用输血新技术,新方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吴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