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

缪丽;李艳钰

关键词:静脉滴注, 莫西沙星, 甲硝唑
摘要:目的:对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导致患者出现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反应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的患者50例将他们作为实验组,选取单独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的患者50例,将他们作为对照1组,选取单独接受静脉滴注甲硝唑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2组,对他们在进行了滴注治疗之后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中的患者在进行了这两种药物的滴注之后出现了剥脱性皮炎的症状,甚至出现了皮肤脱落和糜烂的现象,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患者在进行滴注之后出现剥脱性皮炎的例数明显较少,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莫西沙星同甲硝唑进行联合的使用,会使得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因此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的安全性需要引起相关的临床医生的重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5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80例小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药进行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的满意率”为主题,遵循 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检验效果等程序,通过全体护士参与管理,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结果品管圈活动使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由80.00%提高到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敏;向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海市黄浦区202名贫困老人免费安装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区内202名贫困老年人对免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202例无牙领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观、语言、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外观满意度较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各项满意度均较下颌高,仅固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全口义齿可有效提高贫困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闻奇;王益骏;陈如聿;瞿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预防输液反应的临床体会

    输液反应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它不但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而切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如何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该明确的,现将笔者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香慧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出血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脑出血患者86例,将其按住院病例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治疗中,减少或避免了术后诸多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机体快速康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针配合情志护理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0例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情志护理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治疗中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门诊推拿部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浅针配合情志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针配合情志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针配合情志护理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痊愈质量。

    作者:游琼;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疗效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3例作为A组,给予其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3例作为B组,给予其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矫正良好率、水肿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与B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相比,上睑提肌缩短术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相琳;马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作用

    目的:对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因窒息导致脑损伤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本院的106名新生儿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组当中治疗组的新生儿HIE及颅内出血发生概率比较低,HIE的严重程度也比较低,而对照组的则相对比较高。结论:对新生儿不仅要进行综合治疗和严密监测,还要使用苯巴比妥进行预防治疗,这对于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值得推广。

    作者:吴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病人出现皮肤瘙痒的原因,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对78例血液透析出现皮肤瘙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78例出现皮肤瘙痒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使84%患者症状缓解。结论:分析患者皮肤瘙痒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合理用药饮食、增加其社会活动,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黄惠英;吴光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108例腹部手术病人的治疗护理,总结出护理措施。结果:减少了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但仍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静脉以下栓塞7例,左髂股静脉栓塞1例。结论:早期发现注意预防,及时处理是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临床适合推广研究。

    作者:彭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细节管理在新生儿小婴儿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新生儿小婴儿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结果:经过细节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论:通过细节管理,新生儿小婴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及服务得到提升,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满意度,同时避免了护理事故及护患纠纷。使护士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责任感和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及护理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刘凤麟;李海燕;冷富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与全国成年人体质状况对比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数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2010年我市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平均值与全国成年人同类指标的平均值对比研究,其结论依据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江小芸;杨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制度的普及,病人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关注的热点。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医院这一特定的服务场所难免因各种原因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发展的脚步,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作为护理人员怎样学会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保证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59例失眠患者实施健康护理

    睡眠是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的睡眠可使人的精神和体力得到有效恢复,机体各系统功能趋于平衡。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历来为临床所重视。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型敷料在13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伤口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部溃疡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35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新型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对两组局部溃疡的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敷料能促进糖尿病足伤口自溶清创、肉芽生长和上皮爬行,减轻护士工作量,使愈合时间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减少治疗费用,从而降低截肢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雅珣;刘莉;刘建凤;田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纠纷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加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院与病人之间的纠纷呈大幅上升,如何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纠纷发生,是我们每个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

    作者:绳晋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术后患者交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术后患者交接中的作用。方法:于2013年2月创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术后患者手术室与病房交接中发生的问题,运用简单、可靠、易培训的标准化交接程序,提高患者安全和交接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交接中的技术差错、信息遗漏显著降低,交接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术后患者交接中效果显著。

    作者:周益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病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A组外加口服曲美他嗪,B组口服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A组(曲美他嗪组)显效21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8.6%;B组(左卡尼汀组)显效27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度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度的比值和等容舒张时间越来越接近正常值。结论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左卡尼汀比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欧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门诊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策略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接诊的118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临床比较观察。对照组59人接受常规输液治疗;实验组59人接受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静脉输液护理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1.4%,患者满意评分为82.3±3.4;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8%,患者满意评分为95.6±2.7.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策略对门诊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有直接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诊治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发生高热2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RS)14例,消化道出血10例,肾功能衰竭4例,外伤性癫痫8例,尿崩症3例。结论:高热、呼吸窘迫、消化道出血等是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对颅脑外伤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林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