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LRs信号通路与皮肤创面修复

潘文妍;陈彬

关键词:信号通路, 皮肤, 信号传导途径, 获得性免疫, 炎症反应, 相关模式, 物种进化, 损害, 过识别, 免疫系统, 分子, 调节作用, 子模式, 样受体, 细胞内, 内源性, 抗应激, 病原体, 缺氧, 缺血
摘要:Tol 样受体(tol -like receptor,TLR)家族在物种进化上高度保守,一方面,各TLRs可以分别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 erns,PAMPs)从而启动固有免疫系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对获得性免疫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当机体发生缺氧、缺血等损害时,TLRs通过识别内源性损害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 erns,DAMPs)发挥抵抗应激、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2]。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心肌对18 F-FDG摄取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18F-FDG肿瘤显像心肌摄取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行18F-FDG肿瘤显像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行18F-FDG显像。结果实验组心肌摄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26,P<0.05);实验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0.52和-0.48,均P>0.05);实验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3.16,P<0.05);心肌摄取程度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呈负相关(r=-0.41,P<0.01);但与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无明显相关(r=-0.03和0.12,均P>0.05)。结论在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摄取,从而减少其对邻近病变检出的干扰,做出正确的影像分析。

    作者:陈少明;郑山;吴晶;江志红;缪蔚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比较平卧与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差异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比较平卧位与半坐卧位在预防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导管异位中的差异。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对照组30例(病情许可,能平卧),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30例(部分患者因病情只能半坐卧位),在半坐卧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置管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19%)干预组l例(4.0%)。干预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以显著减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现状

    虽然当今社会在不断普及避孕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人工流产常见的并发症为阴道出血,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电图科学记忆方法以口诀为例

    结合心电图教学的特点以及心电向量成像的特点,在学习和看图过程中运用科学记忆方法来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归纳能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心电图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曾胜;齐伟;陈珍乐;谭依东;江意意;刘林涛;兰文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体会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此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如处理不及时,在短时间内科发展成嵌顿疝,而引起局部组织的水肿。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水平与其预后关系。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EICU 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状态分脓毒性休克组与非休克组,依据治疗转归分存活组与死亡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液体复苏前后患者血ANGⅡ水平,记录入院首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分析患者血ANG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间相关性。结果1.脓毒性休克组患者液体复苏前血ANG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休克组(P均<0.05)。2.不同预后组间,仅液体复苏后血ANGⅡ水平存在差异(P<0.01),死亡组高于存活组。3.患者APACHEⅡ评分仅与液体复苏后血ANGⅡ水平相关(R=0.339,P<0.01)。结论监测外周血ANGⅡ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后血ANGⅡ水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李士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管癌术后并重症肺炎一例报道及分析

    1.病例介绍杨XX,男,69岁,因进食哽咽感20余天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浅表未触及重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请,未闻及明显干湿性落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各项血液检查正常,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胃镜示食管病变25cm-32cm,病理示鳞状细胞癌,CT是肿瘤较大与肺部血管较近,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各项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及远处转移征象,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顺利,预防应用抗生素,术后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高38.5摄氏度,复查血常规未见白细胞升高,胸片术后改变,未见明显肺部炎症表现,患者有胸闷.憋气症状,后几天持续间断发热,高39.1摄氏度,给与对症治疗,加用抗生素,两天后复查胸片示双肺炎症,尤以右肺为著,复查血常规是白细胞升高,14.2*10^9/L,患者胸闷.憋气症状加重,复查CT示双肺大面积渗出性改变,右侧为著,前期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出现炎症呼吸功能障碍,转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支持呼吸,加用泰能及万古霉素,后呼吸循环衰竭。

    作者:张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颅内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1到2014年我院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实施颅内引流患者180例,分析其临床护理体会。结果:实施颅内引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无并发症、颅内无感染且无1例复发。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颅内引流管的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肢体、意识、言语、生命体征及活动,且良好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与量,做好引流管护理,并积极防止颅内感染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颅内引流管护理中具重要意义。

    作者:杨玉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输刺”合“半刺”针刺法治疗非洲疟疾的临床应用

    输刺取穴少,刺得深而留针久,深入而慢退针;半刺是浅入针而急速出针,仅刺皮毛而不伤肌肉,比浮刺要深些,虽然属于浅刺法,但不像梅花针那样浅,其实是一种快速针至皮下即迅速出针的点刺法。这两种刺法都有通透之意,对于降低体温有一定的帮助,目前中医针刺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将这两种针刺手法结合在第19队非洲刚果(布)中国医疗队援助卢旺基里医院期间用于治疗疟疾发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针刺治疗疟疾的方法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基于此经验整理一篇文章以做记载,供后者研究。

    作者:李作伟;李平;姚璐璐;金殿蓉;李东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辨证施护

    本文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来研究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的佳方案,认为根据骨折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具有促进老年病人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家属和社会负担的优点,体现出整体护理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巨大作用。

    作者:季梅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排CT对食管癌术前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出的25例食管癌患者通过多排CT术前检查、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Ⅱ期16例,Ⅲ期4例,Ⅳ期5例,手术治疗17例,8例予以放化疗及姑息治疗。结论: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手术前正确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并为不能手术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或放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孟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6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管理,采取社区家庭干预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管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率(2.1%)低于对照组(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2.1%)低于对照组(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高血压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干预,有利于改善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虞慧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对其的护理方式。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期间住院分娩的1458例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个小时内(87.8%),产道损伤、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血功能障碍异常和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妇的产前教育,及时筛查识别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关的综合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干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郭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深静脉置管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了解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及周围循环阻力的综合情况。对不明原因的急性循环衰竭进行鉴别。对需大量输血、补液时,借以观察血容量的动态变化,循环超负荷的危险。对重危病人、大手术以及紧急情况下作为大量输血、补液途径,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方法对50例长期静脉输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率、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结论该方法能够更好地保护血管,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且具有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周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男,32岁。鼻咽癌放疗后15年,复发γ-刀治疗后9月。于1999年9月因左侧偏头痛,行鼻咽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鼻咽癌, T1N1M0,Ⅱ期”诊断明确。于1999年9月3日至10月22日行放射治疗及同步化疗,放疗总剂量鼻咽及左上颈 DT6000cGy/30次/50天,右颈及左下颈 DT5000cGy/25次/42天,放化疗后患者头痛及左上颈部包块消失,放化疗后定期复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2013年9月复查鼻咽MR示:鼻咽癌复发(未见报告单,具体不详),遂行鼻咽部γ-刀放射治疗(具体不详)。于2014年5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流血,大约100ml,给予止血、输血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逐渐出现进食困难、颈部僵硬、行走困难,副鼻窦增强CT示:“1.鼻咽癌,并周围侵犯,咽及咽旁瘘形成;2.左侧颈内静脉受侵,腔内瘤栓形成。颈内静脉-咽旁间隙瘘形成?”。2014-06-188:30出现鼻腔大出血,量约300ml,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白眉蛇毒血凝酶2ku肌肉注射,出血逐渐减少,后给予后鼻孔栓塞,前鼻孔填塞,填塞后出血停止,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1.5单位。20:41分再次突发大出血,相继出现血压下降,后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值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检测值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冠心病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及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对延缓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组织多肽抗原(TPA)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的满意率”为主题,遵循 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检验效果等程序,通过全体护士参与管理,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结果品管圈活动使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由80.00%提高到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烫伤病人床单位舒适度满意率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敏;向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结构的凸显,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等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而且亟待解决,而社区护理是目前社会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1]。分析了解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措施,从基本的常规护理做起,并予以心理方面的干预,同时积极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从根本上改变老年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使老人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和保健意识,从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鲜淑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288例,在患者了解并且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巩固组,每组各有144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进行持续治疗,而对巩固组中的患者在进行持续治疗之后进行间歇性巩固处理。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治愈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有96.53%的患者治疗有效,巩固组中有99.31%的患者治疗有效,即相对于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进行持续治疗,在持续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治疗,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在持续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治疗,从而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作者:候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