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逦;罗燕;彭玉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18例,血糖控制良好者17例,正常对照组70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至少进行3~4次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胎儿心脏室壁厚度,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计算胎儿心脏的整体作功指数(Tei指数).结果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组胎儿心脏室壁厚度及左、右心Tei指数均高于其他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组胎儿心脏左、右心Tei指数高于正常组,室壁厚度与正常组无差异.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作者:陆永萍;邓又斌;刘娅妮;常青;杨好意;陈斌;黎春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体外标记人肺腺癌(SPC-A-1)进行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6 h,分别取所培养的细胞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和磁共振T1WI、T2WI和FGR/30°三个序列对培养6 h的细胞群成像.结果同一条件下培养6 h,见有多量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进入肺腺癌细胞SPC-A-1的细胞质内,而WI38人胚肺细胞未见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进入.对培养6 h的细胞群磁共振成像中,标记后的肺腺癌细胞在T1WI、T2WI和FGR/30°三个序列中均可显示SPIO信号,其中FGR/30°序列信号强度变化率大.结论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可以标记SPC-A-1人肺腺癌细胞,应用磁共振可以对其进行监测.
作者:李康安;马勇杰;张贵祥;古宏晨;张锋;胡运胜;赵京龙;李玉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利用DCE-MRI监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调控兔后腿VX2肿瘤早期血管生成的效果,评价反义基因抗血管生成治疗价值以及无创性影像监测方法.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兔VEGF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5组(A、B、C组为治疗组,D、E组为对照组),建立后腿接种VX2肿瘤模型.采用两种反义基因导入方法,于后一次反义基因导入后0、3、7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行DCE-MRI检查,计算第一分钟大强化斜率.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肿瘤组织VEG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治疗后0、3、7天)、B、C组(治疗后7天)肿瘤体积减小(P<0.05);A组(治疗后0天)、B、C组(治疗后3天)第一分钟大强化斜率显著减低(P<0.01);A、B、C组VEGF表达明显减低(P<0.01).结论① VEGF反义核酸可早期有效抑制兔VX2 肿瘤VEGF表达,减少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② DCE-MRI可用于监测抗血管治疗早期血管通透性变化.
作者:赵京龙;张贵祥;胡运胜;李玉洁;周根泉;张悦萍;吴继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分子探针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标记人肺腺癌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行磁共振成像和病理观察,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制备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分别将标记和未标记肺腺癌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其成瘤情况,行MR扫描和病理观察.结果标记及未标记纳米分子探针SPIO的肿瘤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前者肿瘤较后者在MR成像中信号强度有明显变化,在T1WI、T2WI、FGR/20°和FGR/70°四个序列中,以FGR/20°变化明显.病理切片普鲁士兰染色可见肿瘤细胞及坏死组织内有铁染色.结论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标记人肺腺癌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稳定可靠,应用磁共振可以对其进行活体监测,提示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潜在性应用前景.
作者:李康安;张锋;马勇杰;张贵祥;古宏晨;胡运胜;赵京龙;李玉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36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个月,无明显尿路刺激等症状,无发热、消瘦.CT平扫+增强:右肾区中部偏上后见一36 mm×37 mm×40 mm大小圆形肿块,界限清楚,有完整的假包膜,切面密度均匀.部分肾盂、肾盏受压变形.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肾脏外形增大,可见部分肾盏受压变形.肾图检查:右肾图摄取灌注均可,只是下降趋缓,评估为排泄受影响.
作者:刘东;李凤华;高玉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报告基因显像技术是分子影像学中重要的显像技术,其可对多种不同的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过程进行显像,有望更快地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分子影像学中报告基因显像的一般原则、分类、相关影像学技术及潜在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龙江;祁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人膝关节MRI的半月板及韧带的测量,为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值.方法 53例正常对照组成人膝关节MRI检查资料,选择矢状位及冠状位PDWI成像序列,分别测量正常成年人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胫骨平台的有关数据,并与解剖文献的大体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3例同时做了矢状位及冠状位的T2WI及PDWI压脂序列扫描,分析、比较压脂序列对显示半月板及韧带的优势.结果半月板的MR测量值较大体解剖测量值大,外侧半月板后角较半月板的其余部分厚.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与胫骨平台宽径及体重呈线性相关.前交叉韧带与Blumensaat线的夹角小于15°,后交叉韧带的角度约为(120.89±5.63)°.结论膝关节的MR测量值较大体解剖测量值更能反映活体的真实情况,为临床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正常参考值,外侧半月板后角较前角及内侧半月板厚;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与胫骨平台宽径及体重间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体重对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的作用稍大于胫骨平台的作用;MR特别是T2WI及PDWI压脂序列对显示膝关节结构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马立恒;刘斯润;陈汉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不同序列成像对兔VX2肝微小肿瘤病灶的检出率.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分别在种植肿瘤后7天、14天行MR SE T1WI、FSE T2WI、GRE T2*WI、GRE T1WI平扫和SPIO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检查序列所显示的肿瘤数目,比较显示率,确定SPIO增强MRI佳扫描参数.结果 15只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后共有15个肿瘤生长,成功率100%.种植后7天肿瘤<5 mm,SPIO增强序列GRE T2*WI、GRE T1WI可显示所有的肿瘤病灶,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MRI平扫,SPIO增强SE T1WI及FSE T2WI序列,GRE T2*WI序列有更好的肿瘤-肝实质信号对比.14天后,肿瘤生长到1~2 cm, 除GRE T2*WI序列平扫显示率增加外,其他各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SPIO增强MRI的GRE T2*WI、GRE T1WI序列对兔肝脏VX2微小肿瘤具有同样的高检出率,进行SPIO肝脏增强MRI检查时,GRE T2*WI序列是首选序列.
作者:张峰;国贵臣;徐宏;李康安;赵京龙;李玉洁;张贵祥;古宏晨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系列MRI动态演变.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7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5只,为假手术组;B组22只,为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于缺血3 h/再灌注后1 h(4只)、3 h、6 h、12 h、1天、3天、7天(各3只)行头颅MR 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强化后T1WI扫描,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T2WI、DWI及强化后T1WI信号参数的改变.结果缺血3 h/再灌注后MRI可见左侧大脑半球颞顶叶及外侧基底节异常信号.缺血3 h/再灌注后1天内左侧大脑半球病变T2信号强度逐渐增加,随后开始下降,而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与此相反.结论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是血管源性水肿与细胞毒性水肿共同作用的表现,而且血管源性水肿与血脑屏障破坏的关系密切.
作者:贾秀川;刘怀军;吕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检测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范围的差异.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同时有治疗前鼻咽部的增强螺旋CT与MRI资料的初诊鼻咽癌283例.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分别进行CT与MRI的阅片,采用χ2检验比较CT与MRI检测各部位受侵的发生率.结果 MRI显示软组织超腔侵犯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95.1%和74.6%,均明显高于CT的90.5%和65.0%(P分别为0.035和0.013).MRI上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受侵的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9.6%, 均明显高于CT的29.0%和18.7%(P值均小于0.001).MRI上颅内及海绵窦的侵犯率为17.3%,明显高于CT的5.7%(P<0.001).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侵犯、海绵窦及颅内侵犯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均明显优于CT.
作者:孙颖;沈君;马骏;卢泰祥;梁碧玲;陈健宇;黄莹;丁忠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颌面部VX2肿瘤DCE-MRI动态曲线与肿瘤乏氧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在肿瘤乏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单侧颌面部咬肌内接种VX2肿瘤细胞0.5 ml,接种后10天开始,每隔2天取一只荷瘤兔行DCE-MRI检查,绘制肿瘤动态增强曲线,计算大强化率(MER)和强化率斜率(SLE)值.对处死的荷瘤兔,取对应层面病理标本行HE染色、乏氧染色和VEGF染色分析.结果 8只实验兔成瘤率达100%,肿瘤位于单侧咬肌内,呈实质性,边缘较清晰;肿瘤MER值与乏氧程度行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肿瘤SLE值与VEGF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对肿瘤乏氧染色及VEGF表达行连续切片对照研究,发现乏氧染色阳性的区域,VEGF表达也相对较高;但VEGF表达阳性区并不完全与肿瘤乏氧区表达一致.结论肿瘤乏氧与VEGF表达关系密切,乏氧可诱导VEGF表达的增高,而VEGF表达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DCE-MRI动态增强参数与肿瘤乏氧程度和VEGF表达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玉洁;张贵祥;赵国旗;胡运胜;赵京龙;周根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组为2002年8月-2004年3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干燥综合征女性病人18例(按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确诊[1]),年龄18~74岁,平均51.4岁,另选同期非干燥综合征女性1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4~73岁,平均56.5岁,包括12例健康自愿者,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两组均无甲减或甲亢以及糖尿病,均无呼吸系统及肾脏疾病.所有受试者均在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之前或停药两周后接受检查.
作者:史莉玲;杜联芳;苏一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分子影像学的成像基础是生物体的细胞,都含有水、无机盐、离子和碳水化合物或有机小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和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机体内直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分为三种:局部化学介质、激素和神经递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三大要素为分子探针、信号放大和高灵敏探测仪.分子影像学利用分子探针→插入人体细胞内→遇到特定基因产物或特定分子时→发射信号→PET、MRI、CT、光学成像仪或红外线记录其信号→显示其分子图像、代谢图像、基因转变图像.
作者:张贵祥;赵京龙;李玉洁;李康安;张峰;周根泉;张悦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图像后处理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脂肪肝和正常肝的B超图像进行多分辨分析,对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变换系数的均值和方差参数,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对40幅正常肝和40幅脂肪肝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特征参数,训练后的网络对脂肪肝和正常肝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8%和85%.结论采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出来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将两类图像区分开来,医生根据量化特征参数进行诊断,提高了脂肪肝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亚丽;李芬华;张瑞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表面线圈接受信号对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含有0.1% Gd-DTPA(0.5 mmol/ml)的500 ml 生理盐水模型:一是将其直接放置在柔性线圈表面上,横断面、冠状面T1加权成像,然后对中心层面图像Profile测定;MR检查后对同一模型进行多体素化学位移成像氢波谱检查.二是将同一模型包绕在线圈内,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另对1例人体肩背部脂肪瘤进行活体多体素化学位移成像氢波谱检查,柔性表面线圈贴近肩背部病灶部位进行信号采集.结果水模型直接放在表面线圈上,等中心层面横断面图像Profile显示中心明显低于左右两侧,远离线圈侧明显低于靠近线圈侧,波谱亦显示感兴趣区内远离线圈侧波谱信号幅度明显低于靠近线圈侧.水模型包绕在线圈内,等中心层面横断面图像Profile在左右、前后方向基本均匀分布;MRS波谱信号幅度大小分布与距离线圈远近无关.水模型冠状面Profile显示靠近线圈中心明显高于两侧.人体脂肪瘤波谱图像示感兴趣区内靠近表面线圈侧波谱信号幅度明显高于远离线圈侧.结论表面线圈接受信号不均匀性会对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产生直接影响;将检查对象放置在线圈中心并包绕在柔性线圈内可以基本排除其对波谱定量分析的影响.
作者:范明霞;田建明;李建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月在我院产前诊断门诊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1212例,年龄20~44岁,孕周为16~38周.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胎儿上纵隔横切面,即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 121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均获得满意的3V+T切面,共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47例,其中心室发育不良11例(8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和3例右心发育不良),年龄23~42岁,平均(29.8±5.7)岁,孕周20~39周,平均(26.7±5.6)周.10例心室发育不良均已引产并有5例尸检,尸检结论与超声检查完全一致,1例胎死宫内.结论胎儿3V+T切面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胎儿心脏大血管的筛查方法,能提高我们对涉及大动脉异常胎儿先心病的理解,是诊断胎儿心室发育不良的又一个重要切面.
作者:王慧芳;熊奕;吴瑛;佘志红;梁海南;林琳华;任景慧;王晓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MSCT)结肠成像与电子结肠镜、钡灌肠在结肠癌中的应用,探讨64层MS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6例结肠癌病人结肠充气后进行64层MSCT扫描,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利用工作站进行VR、CTVE、SSD及MPR-CTVE融合图像等图像重建.56例同时行钡灌肠检查,36例同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重建的VR图像、SSD图像与钡灌肠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评分;同时将重建的CTVE图像、MPR-CTVE融合图像与电子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64层MSCT对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钡灌肠的诊断准确率为73.21%(41/56),电子结肠镜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30/36).结论 64层MS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结肠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李振家;柳澄;张安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提示TACE术后肝癌复发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77例,术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供、肿瘤血管形态、门静脉癌栓形成及肝硬化.术后分析以上因素与TACE疗效的关系.结果有随访结果的65例,随访0.5~3年,其中肝癌结节直径≤10 cm组TACE疗效明显高于直径>10 cm组(P<0.05);癌结节边界清晰、不伴有门静脉栓子组疗效高于癌结节边界不清晰、伴有门静脉栓子组(P<0.05);肝癌结节内血流形态呈分支状或篮网状者, TACE术后癌结节内碘油沉积好,疗效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TACE术前提示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有利于临床患者的选择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作者:刘健;黄道中;张青萍;胡道予;周元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45岁,平素身体健康,偶感右上腹不适.体检时B超发现第一肝门区、门静脉主干旁一大小24 mm×24 m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无完整包膜,后方有增强效应,多切面观察未见其与门静脉相通.超声诊断:肝内门静脉旁囊性病变声像,建议彩超检查.彩超所见: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分支不宽.肝内近第一肝门区见一大小同上述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形态不规则.CDFI:门静脉内血流为入肝血流,未见逆流,上述无回声内可见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图1),可测得静脉频谱,速度为 8 cm/s.并可见其与门静脉主干血流相通.彩超诊断:门静脉瘤形成.后经血管造影证实.
作者:葛贻珑;叶军;陈卫华;任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37岁,胸部闷痛半年加重10天.患者为电焊工,经常湿地作业,时常遭遇电损伤.查体: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崔文姬;李超;贾国英;刘桂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