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王凤珍;王芳;金晓琴

关键词: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了解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阴道B超诊断7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2例异位妊娠,11例黄体破裂,12例盆腔炎性包块,3例子宫肌瘤变性;术后病理诊断符合50例,误诊5例,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91%。结论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70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40例胆囊炎胆结石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7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行手术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理想,而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方法,并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牟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常见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以中老年患者为常见[1]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的时间常与季节有关,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也在日益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除了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在治疗溃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全程吸入麻醉组和静吸麻醉组,每组各20例。分别以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72 h认知能力得分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脉麻醉组患者术前、术后 MMS E评分均值均高于25,而吸入组患者术后72h的MMS E评分较术前及静脉组同时间的 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吸入麻醉方式较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小。但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撑喉内镜下咽喉部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支撑喉内镜下咽喉部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喉部疾病患者80例,使用支撑喉内镜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应用支撑喉内镜进行咽喉部微创手术的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支撑喉内镜下咽喉部微创手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何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室2013年6月一2014年8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受患者血管、留置针的型号、操作流程、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的影响。结论: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血管和留置针的型号、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输入药物、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庆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胎粪延迟排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胎粪延迟排出的原因,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出生的68例新生儿胎粪排出延迟原因进行分析,随机选择34例作为干预组,34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腹部按摩结合开塞露液灌肠的方法,观察胎粪排出情况。结果:34例新生儿经腹部按摩结合开塞露液灌肠,94.1%在30min内排出胎粪,5.8%12h内排出胎便,腹胀呕吐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腹部按摩结合开塞露液灌肠可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减少因为胎粪排出延迟导致的腹胀、呕吐及病理性黄疸等不良反应。

    作者:高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36例,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32例,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转归。结果:按照GOS预后评分结果:小骨窗组36例中,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15例,Ⅴ级10例。微创组32例中,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6例。将GOS评分中Ⅳ~Ⅴ级评为优良率,小骨窗组优良率69.44%,死亡率5.56%,微创组优良率43.75%,死亡率12.5%。小骨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微创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大骨瓣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合的手术方法尽可能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季爱平;吕远;封林森;段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提升医院药品管理的水平,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从制度管理、采购管理、验收管理、药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通过我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我院药品管理质量更加规范、高效,用药的安全性能也极大提升。结论在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从多角度提升医院药品管理质量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谢艾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坏死性筋膜炎予以综合护理,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从而寻找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虽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是术后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80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在复苏室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80例全麻患者在复苏室均顺利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严密临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平衡地度过复苏期的关键。

    作者:黄琳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与家庭护理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家庭护理。方法采取本院妇产科2013年5月份至2014年6月份期间分娩的120例产妇,对这120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家庭护理措施。结果对分娩后的产妇进行家庭护理,产妇得抑郁症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通过采取预防及家庭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促进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董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以及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全面性的强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治疗、全面性的检查、完善且全面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不断加强并完善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丁国凡;尹琳;王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患牙周病的2型糖尿病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患牙周病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牙周病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在正常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记录住院天数、治疗前及治疗后三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的天数也缩短。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使患牙周病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有效降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

    作者:杨雄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9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术后生活自理程度。结果:干预组的体位训练合格率、术后生活自理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总疼痛率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4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疼痛率为30.4%,对照组为58.7%。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极大地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减少焦虑与不安,有效降低疼痛不适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提升,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收治120例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评估和研究。结果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12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对避孕知识及女性生殖器卫生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女性患者进行教育宣教,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流产后护理等干预措施,对减少妇科炎症的产生和保证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红;黄爱兰;罗丽华;雷乔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营养落脚社区我们走在前面--社区营养科普宣教与慢病膳食营养干预的探索与体会

    本文介绍济南营养学会近年适应社区科普活动和慢性病防控的需求,开展社区营养科普宣传教育及慢病膳食营养综合干预的做法和对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万艺;臧益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在手术治疗在颈间盘突出症中的体会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化护理越来越被重视,下面是我科在2008年5月--2013年8月对60例手术治疗的颈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规范化护理的体会。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部分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23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3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 h~20 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11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3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而在1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作者:邓志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措施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院药房药剂审核出现失误的原因,探讨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的措施。方法:搜集我院药房2011年1月至今出现药剂审核错误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院药房出现药剂审核错误的原因,并根据错误原因,制定加强我院药房药剂审核调配的措施。结果:经搜集发现,我院药房2011年1月至今,共出现52例药剂审核调配失误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导致我院药房发生药剂审核调配失误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所开处方本身出现错误和药剂师审核调配出现错误以及其它因素等。而导致我院医师和药剂师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我院缺乏有力的药房管理制度,药剂师和药师职业技能偏低、服务意识较低以及其它因素等。结论:加强我院药房管理,提高药房药剂师的职业技能并规范药房药剂审核调配制度,是避免药房药剂审核调配出现失误的重要途径。

    作者:夏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