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汪川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甲状腺激素, 淋巴结转移了, 白血病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使用范围,以为临床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并采取131I核素及甲状腺激素抑制辅助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观察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并发症发生率12%且对症治疗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整个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出现、无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现象、肝功能障碍、肺组织纤维化及白血病均未发生。结论:明确甲状腺全切除术适用范围并严格掌握手术技巧能够显著提高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维吾尔族、汉族老年人肝脏胆囊疾病患病统计分析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汉族老年人肝胆超声检查结果,探讨致病原因并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方法,抽取70例维吾尔族和1103例汉族老年人肝脏、胆囊进行超声检查并比较。结果老年人肝脏疾病检出率维吾尔族(44.29%)高于汉族(35.54%),差异不显著;而脂肪肝检出率维吾尔族(41.43%)显著高于汉族(28.74%),并有统计学意义(ⅹ2=5.096,P=0.024)。胆囊疾病检出率维吾尔族(50.00%)显著高于汉族(30.46%)并有统计学意义(ⅹ2=11.619,P=0.001)。在肝脏疾病顺位中,维吾尔族、汉族排位前2位的疾病均为脂肪肝、肝囊肿,其构成比分别为(100%、86%);胆囊疾病顺位中,排位前2位的疾病维吾尔族为胆囊结石(48.57%)、胆囊切除术后(45.71%),汉族为胆囊切除术后(59.52%)、胆囊结石(29.46%)。结论维吾尔族老年人肝脏疾病、胆囊疾病患病率高于汉族老年人,脂肪肝、胆囊结石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势在必行。

    作者:张彦红;薛来俊;郑红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对其疗效的分析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的分析日益受到手术医生的关注。回顾近几年临床相关报道,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其术前综合治疗、麻醉选择、术式及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术后综合治疗等密切相关。

    作者:李永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本文对我院住院分娩的116例新生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婴354例,女婴272例,其中有99例新生儿窒息,窒息率15.81%,高于教科书的3%~10%。窒息的原因前五位:滞产、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膜早破、早产儿低体重儿。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加强产时监护,避免胎儿宫内缺氧,避免滞产,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提高产科质量,推广ABCDE复苏技术,加强对医院产儿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若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很容易发生新生儿死亡,加强对复苏后的窒息儿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维持循环、密切观察病情等环节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作者:高小丽;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麻杏甘石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经方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石膏不同比例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探讨麻黄与石膏不同比例配伍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量效关系,对麻杏甘石汤的临床应用和以麻杏甘石汤为基础方的新药研发提供循证医学和临床试验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人,予麻杏甘石汤口服治疗,A组药物比例为原方比例即麻黄:石膏:杏仁:甘草=3:6:3:2,B组药物比例为麻黄:石膏:杏仁:甘草=3:8:3:2,C组药物比例为麻黄:石膏:杏仁:甘草=4:8:3:2,观察麻黄与石膏不同比例配伍的麻杏甘石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包括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EOS、FEV1、PEF、IgE)的对比。结果组间比较显示B组在改善哮喘患者症状体征方面优于A组和C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在降低外周血EOS、IgE及改善肺功能方面优于A组和C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在麻黄与石膏按3:8(麻黄9g、石膏24g)进行配伍时,对哮喘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EOS的降低, IgE的降低,肺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其他比例配伍组。说明麻杏甘石汤麻黄与石膏药物的不同比例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杜琳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我院的60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关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手术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效果好,可考虑加大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效果

    目的:探头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以及心功能分级。结果:观察组LVDd为(43.2±10.5)mm,LVDs为(26.9±0.7)mm, LVEF为(52.5±7.2)%,FS为(29.7±2.3)%,对照组LVDd为(50.1±11.7)mm,LVDs为(32.1±1.1)mm,LVEF为(46.5±7.7)%,FS为(23.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为20例,Ⅱ级为26例,Ⅲ级为4例,Ⅳ级为1例,对照组心功能Ⅰ级为15例,Ⅱ级为18例,Ⅲ级为12例,Ⅳ级为4例,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好,能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徐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起野生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一起野生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毒蕈类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作者:邓清;阎善信;杨新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外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心外ICU术后患者进行规范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年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心外ICU手术108例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护理质量管理,作为观察组;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谵妄、医源性损伤、非计划拔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及留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外ICU术后实施规范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受益良多,值得临床交流推广。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摘人顽固性呃逆的常见原因。方法:对15例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与酸中毒、肠胀气等。结论呃逆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原因分别处理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谈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做好保护性隔离、病情观察、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20例患者经过正确及时诊治及有针对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性做好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桑圣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化内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现状调查及职业防护对策

    目的:了解消化内科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并提出减少针刺伤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科36名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找出容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结果:所有护士均有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针刺伤的经历,护士容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较多,被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比较简单,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结论:应该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使用止血带病人烦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止血带是四肢外科手术止血必不可少的工具,长期以来备受临床重视。它的功能是对病人实行肢体手术时暂时阻断该肢体的血供,可使手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术中出血,为病人术后恢复提供有力条件。但止血带使用不当常出现不良反应,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软组织压扎伤。神经。血管。皮肤的损伤。烦躁等。因此,了解止血带的特性和术中注意事项方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又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BL、CRP、IL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冠心病、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炎症有关,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CRP)、IL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炎症反应,本文通过MBL、CRP、IL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作者:刘辉;田玉荣;柴连海;张兆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技师"型人才,不同于普通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因此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培训,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作者:冯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8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7.80%,则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但需要加强一般护理,而且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可以提升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安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病人86例,其中发生意外拔管23例,通过对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有导管堵塞、感染、局部肿胀、意外拔管、导管破裂、静脉血栓等。结论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防感染、预防导管堵塞等,可以避免意外拔管。

    作者:范莉;严为东;孙贵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过穴位埋植羊肠线,达到长期穴位刺激以治疗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就诊的在可行条件下进行穴位埋植羊肠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病例,观察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我科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门诊穴位埋线患者共计1475例,其中荨麻疹患者200例的疗效进行观察。痊愈98例,占49%;有效40例,占20%;无效62例,占31%,有效率68%。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疗效满意,治疗简便易行,操作安全,患者时间安排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危险性因素评估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弱势老年人群体的数量在不停的增加,独居老人居家危险性也呈直线上升,给他们创造一个平安、祥和、幸福的晚年,使他们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者:李洁菁;陈陪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偏痹的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偏痹的术后中医护理,方法将60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偏痹的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中医特色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中医特色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使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病患者从情志、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辨证施护。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术后1周症状缓解率平均96.6%,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达93.3%,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症状缓解率93.3%,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93.3%。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组症状缓解率及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提高了护理有效率。

    作者:张敏;袁文涛;罗红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由于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做好剖宫产的术后护理是减少产妇术后并发。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