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梅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护理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式和实验式两组,各55例对照调查,实验式以“谈心互动式”心理护理为主,在交谈和互动中不知不觉走进他们内心,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掌握他们的疾病资料和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6.36%,优于85.45%的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经过巧妙的心理护理方式了解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进而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呈现复杂性,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对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调整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新华;闪锦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62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46例痊愈、16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严密,各项措施实施完好,护理上无并发症,确保了佳治疗效果。
作者:杨德云;顾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选取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引流使用真空负压吸引瓶(实验组),回顾56例采用传统负压引流球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使用真空负压引流瓶避免了传统加压包扎方式所存在的诸多缺点,能明显的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英;冷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笔者自拟凉血疏风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156例,效果理想。
作者:翟永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方法:选择2012.07-2013.12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有呼系统疾病的患儿,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盐酸溴己新,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儿中,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60例患儿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患儿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等),出现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出现4例消化系统症状,心率紊乱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治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坏死性筋膜炎予以综合护理,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对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013年,将42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5次,观察每次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下机15分钟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采用常规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下降明显(P<0.05),而采用联合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化较小(P>0.05)。结论: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技术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礼阳;杨培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冠心病、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炎症有关,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CRP)、IL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炎症反应,本文通过MBL、CRP、IL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作者:刘辉;田玉荣;柴连海;张兆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余者90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HbA1c、血脂水平及舒张压、收缩压。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HbA1c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检测结果中,仅TC一项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的TG、FPG、HDL-C、LDL-C等指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严重,检测指标均出现异常,危险性更高,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作者:罗宇;罗祥华;冷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一起野生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毒蕈类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作者:邓清;阎善信;杨新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手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检测血清钙、磷、PTH 。结果:术后血清钙、磷及 PTH 水平均下降,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病人由于高PTH所致的各类症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毛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病历一般资料:患儿刘某,男,3岁。发病经过:患儿出生即可见阴茎根部背侧有一外口,无疼痛、红肿、异常分泌物,无尿液流出,未经系统检查治疗。后因饮食不节曾出现阴茎根部背侧外口红肿、疼痛,自觉发热,继而于外口处流出黄白色浓稠液体后,疼痛即可减轻,脓尽则愈。近期每于饮食不节后上述症状即反复发生,症状逐渐加重,遂于2014年9月3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重复尿道畸形”收入我科。
作者:陆洪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给予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3例,对照组患儿仅仅给予氯胺酮麻醉处理,观察组给予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处理,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体征变化情况给予观察,主要包括苏醒期躁动、麻醉苏醒时间、恶心呕吐等。结果:将对照组手术开始后的5min、10min及手术开始即刻的DBP、SBP、HR的变化情况与手术前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只是手术开始即刻的SBP与手术前存在差异,比较两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麻醉苏醒时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金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来我院进行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对美容的信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结果表明,在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曲翠平;张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药膳调补老慢支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老慢支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平喘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每年从夏至开始至三伏末结束,对老慢支患者采用各类药膳进行调补;观察两组患者咳嗽、气喘、痰等症状的发作频次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3例,其总有效率为7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例、13例及51.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陶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的心率失调和恶性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有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有1例出现皮下脂肪液化现象,有3例出现皮下血肿,另有2例出现电极脱位现象。结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过程中应该配合严格规范的护理才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何珍;罗维;朱继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运用于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采用干预护理方法,并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干预护理后,有15例治愈,2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后,有9例治愈,20例好转,总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对患儿的康复起到良好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义容;封大连;徐义兰;罗德琼;虞莲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本院呼吸内科护士对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为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根据呼吸内科《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的相关信息,对2012、2013年所有危急值报告登记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危急值发生的项目、时间、处理等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结果2年中,共登记危急值618例,涉及13种常见检验项目。其中危急值发生率高3个项目为二氧化碳分压(pCO2)209例,占33.8%、血钾(K)104例,占16.8%、碳酸氢根浓度(HCO3)80例,占12.9%。危急值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白班时段,共计471例,占76.2%,夜班时段共计147例,占23.8%。危急值登记质量较理想,总不合格率为3.6%。白班、夜班登记不合格率分别为3.4%和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危急值登记不合格率分别为5.7%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增强护士危急值意识,加强对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和管理。根据呼吸内科危急值分布的种类和时间特点,合理安排人员,保障工作质量。不断优化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流程管理,确保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落实到位,能及时对危急值患者进行治疗和抢救,确保患者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徐美;吕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组织扩张术在即刻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即刻乳房再造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皮瓣修补术,试验组患者采用组织扩张术,对两组患者的完成乳房再造时间、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完成乳房再造时间2.9个月-4.1个月,平均(3.46±0.37)个月,对照组患者完成乳房再造时间3.0个月-4.2个月,平均(3.51±0.42)个月,两组患者完成乳房再造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假体外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没有出现新手术切口增加以及原手术切口延长,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假体外露、1例皮瓣坏死和1例切口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18名患者对手术表示非常满意,8例表示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达96.43%,对照组中有9名患者对手术表示非常满意,10例表示满意,8例不满意,总满意率达67.86%,试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扩张术在即刻乳房再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艾红艳;周恩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诊护理,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9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过早期急救,抢救成功率为84.9%。
作者:殷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