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工作中美学的应用

聂国丽;耿玉

关键词:护理工作者, 以病人为中心, 满意服务, 美学, 哲学科学, 语言, 心理平衡, 审美观点, 美的熏陶, 美的感受, 美的本质, 客观标准, 护理质量, 护理模式, 感染病人, 服务理念, 艺术性, 培养人, 内在美, 灵活性
摘要:美学是一门揭示美的本质,阐明美的客观标准,培养人的具有正确审美观点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哲学科学。美,充满人生的每个角落,作为服务于人类的健康的护理工作者,更是无处不存在美的旋律。我们护士应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仪表,要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语言上要保持科学性、艺术性、灵活性、安慰性、解释性、鼓励性相统一,从情感上感染病人,给病人美的感受,使他的生活在美的情境里,得到美的熏陶,才能激发病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得到良好的心境,调整病人的心理平衡,运用美学知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夯实护理基础,对病人进行美学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满意服务。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科发生的12例意外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造成意外拔管的原因很多,如患者本身的自我意识,舒适度改变,留置管道的数目,以及医护人员未正确评估患者、未行有效约束与固定、沟通未到位、镇静不足等。结论通过加强护理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时使用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可使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下降,使患者在院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处理分析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指颜面、颌骨和口腔部位的外伤,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外伤,在口腔科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抢救时必须迅速及时判断病情,及时有效抢救治疗,总结本科2011~2014年急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180例,对性别、年龄构成,损伤类型、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肝移植目的不仅是要延长病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肝移植的关键是护理人员对术后病人的密切观察和正确护理,及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防范护患纠纷的应对措施

    由于职业因素、工作的高风险性、不规则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上对护士的偏见、待遇低下以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等多种原因,使得护患纠纷越来越多,护患纠纷成为困扰整个卫生系统的棘手问题。在这种大环境气氛中,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尽量减少或避免纠纷,本文就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遵循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是一切的工作之本。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更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涉及到有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护士条例》,《侵权法》等法律,要严格遵循,明确护士职责与法律法规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观念,自觉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使得每位护士都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依法行医。

    作者:张梦;王兰珍;张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具体内容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呼吸护理的哮喘病患者50例并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常规治疗护理的哮喘病患者50例并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病患者单纯药物治疗难以对病情长期有效的控制,因此平时护理措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呼吸护理能够更好保障临床医治效果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推广。

    作者:郑楠;候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招远市中年人主要生命危害因素分析

    研究中年人的死因谱及其分布规律,并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控制措施消降中年人口死亡率,提高其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招远市2012年户籍居民的中年人(45~59岁,采用 WHO 年龄分段)死亡资料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张发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与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缓解期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沙丁胺醇、普米克二联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联合应用二联药物(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压力雾化吸入治疗,分析缓解期预防性吸入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时压力雾化吸入治疗效的影响果。结果缓解期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每月哮喘日间发作次数、平均每月夜间端息次数、平均每月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喘憋缓解、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解期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与急性发作期二联压力雾化吸入结合是目前治疗哮喘安全、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

    目的: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以江苏省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手术室护士能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 O ~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 P <O.01)。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复合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所有病例的95%。由于血β-HCG 检测技术和高分辨 B 超的应用,使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未破前得以诊断。目前宫外孕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药物保守治疗创伤小,其优点是既能杀死胚胎组织,又不破坏输卵管组织,从而保持输卵管通畅,现已成为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CU 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 ICU 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救治的15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1例确诊为 ICU 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51例真菌合并肺炎感染患者占所有重症肺炎患者的34%。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27.45%,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占11.76%,克柔假丝酵母菌占11.76%,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75%。结论 ICU 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偏多,营养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患者出现感染的具体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患者护理治疗与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文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和管理

    目的:自行设计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对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使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及主管护师的水平[1]。方法:各护士按要求记录培训情况,护理在职继续教育组定期进行抽查考核,对临床护理培训手册进行统一管理。结果:经过临床实践,培训手册完成情况的好坏与不同职称资格、学历和编制和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护师综合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结论:临床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及管理促进了医院护理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强化了全院年轻护士工作的督导落实,提高了全院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而且对护师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起到了目标管理的作用。

    作者:陈慧;汪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引流管阻塞、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加强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能够让患儿家长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从而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痤疮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本文探讨了痤疮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重度痤疮患者,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一90)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痤疮患者75%有焦虑症状,30%有抑郁症状。结论:针对痤疮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黄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对脑梗塞病人的影响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脑梗塞病人的影响,探讨护理重点,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上半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脑梗塞病人,采取人性化护理作为实验组,对另外随机抽取的50例脑梗塞病人采取基础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疾病的恢复上有很大的不同。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脑梗塞病人的致残率大大降低,并发症减少,他们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李计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化疗药物配置前后的防护措施

    介绍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包括加强化疗技术各环节的管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等。

    作者:胡银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鼻咽部恶性淋巴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发热1月余,鼻腔出血3小时于2014年7月9日来我院就诊。无咳嗽、流涕、咽痛、头痛、恶心,亦无皮肤瘀斑瘀点、呕血黑便,关节疼痛、潮热盗汗等,曾在院外抗感染治疗、但仍反复发热。并于2014年7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鼻咽部MTI 检查提示双侧鼻腔新生物,并取活检,目前因发热及右侧鼻腔取活检后鼻腔间断出血来我院继续治疗。病后体重轻度下降。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查体: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03/69mmHg。神志清楚,慢性重病容,体型消瘦,恶病质貌,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侧鼻腔可见血迹,鼻窦旁压痛,颈静脉正常。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2014-7-9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镜检查报告:双侧鼻腔新生物,Ca?入院时考虑诊断:1、发热待诊2、鼻咽部 Ca?活检术后伴出血。入院后完善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2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9.61%,红细胞计数3.7610~12/L,血红蛋白114.00g/L,血小板计数11610~9/L,C -反应蛋白101.82mg/L。完善的胸部 CT: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双侧胸膜增厚。肝肾功、血脂、心肌酶谱、输血前九项、肿瘤标志物无特殊,凝血功能、电解质、大小便常规大致正常。完善的血培养七天无细菌生长,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提示:"右侧鼻腔新生物":黏膜内有成片分布的非典型的小圆细胞浸润,建议行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辅助诊断。我院完善的骨髓检验结果:1、轻度稀释,2、粒系轻度核左移。入院后虽经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多次不规则发热,地塞米松静推处理能退热2-3天。科室于2014-7-20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后复查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0.74%,红细胞计数3.5210~12/L,血红蛋白106.00g/L,血小板计数20510~9/L,C -反应蛋白25.10mg/L。肝肾功大致正常,完善降钙素原测定<0.10ng/ml。依据血象及 PCT 结果并结合患者已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不规律发热,分析患者细菌感染证据不足,予停抗生素治疗。同时行胸部薄层 CT 扫描及 PPD 皮试等均不支持肺结核。后于2014-7-23完善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免疫组化检测诊断:"右鼻腔":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WHO 侵袭性。根据本结果,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给予患者 CHOP 方案化疗,化疗后观察患者一周未再发热,患者自动出院。

    作者:罗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选择剖腹产的产妇数目逐年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常见高危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26例老年高血压病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24TPU)的变化,为高血压合并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以120名无高血压、无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照,检测了226例患者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同时检测患者的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高血压组患者的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肾功、血脂出现异常之前,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己经明显升高,可以作为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2例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观察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问题就如何提高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7月间急诊输液室投诉32例。将这32例投诉事件平均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调解沟通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对照组为未采取调节沟通方法。两组在调解沟通前后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比较结果两组大有不同。观察组在调节沟通提高护理服务工作,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满意度.75%明显要高(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败血症8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药敏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从临床特点、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变化特征、白细胞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对80例儿科败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败血症患者中多数为新生儿,新生儿患者为39例(48.75%),且临床反应无特异性;格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细菌感染影响 C 反应蛋白的变化,跟年龄没有关系,白细胞在新生儿组中没有太大变化。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敏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来说完全耐药。结论小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点,C 反应蛋白上升比白细胞的更加灵敏,且白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病情无关,可以通过血培养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此外,格兰阴性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而其中的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在药敏方面对复方新诺明及氨苄西林耐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大的疗效。

    作者:娄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