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学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社区门诊收治的15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 =75)和观察组(n =75),两组患者均没有服用对血压或血脂有影响作用的药物,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具有缓解血压发展的效果,值得临床采纳和借鉴。
作者:顾丽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60)与对照组(n =60),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路径,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围术期护理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18例行飞秒激光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飞秒激光手术患者术中配合佳,术后效果好。结论:飞秒激光手术的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手术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周罕英;陈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我院骨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感染分为两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2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为8.3%。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5年、空腹血糖、住院时间、长期卧床、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与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HbA1c 与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关系不明显(P >0.05)。年龄≥60岁、病程≥5年、住院时间延长、长期卧床是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年龄比较大、糖尿病病程长、住院时间延长、长期卧床是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娟;何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2种桩核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129例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自主意愿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5颗患牙采用纤维桩修复,对照组64颗患牙采用金属桩核修复,对比2种修复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玻璃纤维桩组成功率96.9%,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9.1%。结论:相对于铸造金属桩,纤维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成功率更高,生物相容性、物理机械性能与美学性能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透明质酸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53例眉间纹治疗的患者,患者采用透明质酸和肉毒毒素注射进行治疗,由同一医生以静态的皱纹深度及范围进行治疗效果判定,并询问患者自身对治疗的效果的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3周后,以患者的第一次治疗效果为准,其中显效48例,显效率为90.57%,有效3例,有效率5.66%,无效2例,无效率3.7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3%;治疗6周后,有2例显效患者定为有效,其中无效患者经过二次治疗,有1例患者疗效为显效,有1例患者疗效为有效,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88.68%,有效率为11.32%。不良反应有2例出现轻微局部瘀斑,有1例患者轻度上睑水肿患者,有2例患者眉毛位置出现轻微改变。结论:透明质酸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有很好的安全性,并且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缝合术联合欣母沛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有产后出血患者共12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子宫缝合术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欣母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 E2、FSH、子宫内膜厚度等临床指标,以及出血时间、出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E2、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且 FSH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缝合术联合欣母沛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减少和控制其出血时间及出血量。
作者:夏慧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中心门诊输液室患者109例,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其护理风险管理;选取同期我中心门诊室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09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一般资料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的综合质量、输液安全管理、病人安全管理、药品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投诉发生率、护理的不良事件、职业暴露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护理的不良事件、职业暴露等,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能保障护理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值得在输液室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根管内壁预备倒凹对玻璃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下颌单根管前磨牙40颗,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利用纤维桩配套的红色钻针(尖端直径约1.6mm)进行根管预备,将全部离体牙的根管制备成统一大小:根管口预备成统一大小的椭圆形(长直径3.22mm,短直径2.20mm),深8mm,预备后根管壁连续光滑,无倒凹,以保证粘结面积相同。随机分为5组,第一组根管内不制备倒凹;第二组在根管口下2mm 处的根管内壁制备一圈深0.3mm,宽1mm 的倒凹;第三组在根管口下方4mm 处的根管内壁制备相同规格的倒凹;第四组在根管口下方6mm 处的根管内壁制备相同规格的倒凹;第五组在根管口下方2mm、4mm、6mm 三处根管内壁各制备一相同规格倒凹。上述各组纤维桩均用Rely X Unicem 自酸蚀粘结剂粘结,将离体牙包埋于1.5×1.5cm 的自凝塑料底座中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桩核脱位模式及脱位力的数值。结果:1.脱位力大小:对照组脱位力为207.6±12.50N。第二、三、四、五组纤维桩脱位力大小分别为424.3±10.43N、432.3±9.67N、335.6±23.68N 426.6±12.81N。第二、三、四、五组与第一组比较,P <0.05,有统计学差异。第二、三、五组相互比较,P >0.05,无统计学差异。第二、三、五组与第四组相互比较 P <0.05,有统计学差异。2.脱位模式:对照组(第一组)均为牙本质与树脂粘结介面的破坏,第二、三、四、五组为树脂内聚力的破坏。讨论:1.根管内壁制作倒凹可以增强纤维桩的固位。2.倒凹位置不同对玻璃纤维桩固位力的提高不同,在根管上、中段制备倒凹对纤维桩固位力的提高明显大于在根管尖段制备倒凹对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
作者:张昊;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肩周炎为常见病,多发病,俗称“冻结肩”,“五十肩”等。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本病是由于肩部的急慢性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腱,韧带,关节囊,滑囊等人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继而软组织增生,粘连,挛缩等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久治不愈,患者极度痛苦,影响工作和睡眠。笔者采用针罐放血疗法,分型治疗本病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对16例犬伤孕妇在门诊的就诊、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接诊护士的系列护理后,伤者对狂犬病的认知提高,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合格接种率100%。犬伤门诊的治疗、护理流程对狂犬病的预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作者:黄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安全、顺利渡过围术期,平均住院7-10d 左右均痊愈出院,且并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范风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院肾内科对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而又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内瘘手术或手术失败的患者采用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建立血管通道。我们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发现患者洗浴时淋湿了长期颈内静脉血透置管处和导管体外端,而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自2011年3月起我们对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在淋浴时使用一次性人工肛门袋,对血透置管起到保护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顾娜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0例,对其结节的大小、钙化、回声、边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结节中微钙化、边界欠清或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包膜、CDFI 显示血流信号增强者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结论:超声特征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作者:肖优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方法测量了5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参数,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分析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作用。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宽,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 E 峰流速低,E /A <1,二尖瓣 A 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 A 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作者:赵才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非接触式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方法:报告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79例,均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锁定接骨板植入时与骨皮质之间存在约3-5mm 的间隙,在愈合过程中锁定板下有大量骨痂形成。结果:79例病人中76例获得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在16周形成大量骨痂,25例在20周形成大量骨痂,平均14周,1例骨折近端螺钉断裂,1例迟发型切口感染。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有大量骨痂形成,使锁定板与骨骼间间隙变小,目前已全部取出内固定,发现锁定板下有大量骨痂增殖。结论:采用非接触式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后接骨板下有大量骨痂形成,使骨折愈合后骨骼强度增大,骨折愈合快,再骨折发生率低。
作者:戚会宏;常海宏;张伟;虎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4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肘关节感染、骨化性肌炎以及神经损伤。参照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8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3%。结论: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科学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可有效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作者:黄玉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保守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六个月,总有效率9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彩娣;任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ICU 脑外伤昏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0例脑外伤患者,统计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针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各因素感染率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结果170例患者中有50例出现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9.41%;脑外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患者是否置尿管、体质量、性别无关,患者年龄越大,格拉斯哥评分越低,利用激素、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气管切开、吸烟、血糖不正常的患者,其肺部感染发生率偏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六天后,格拉斯哥评分为(6.45±1.64)分;护理十天后,评分为(7.65±2.11)分,p <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偏高,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要行护理干预,以此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并提升预后效果。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