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分析

赵才华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方法测量了5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参数,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分析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作用。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宽,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 E 峰流速低,E /A <1,二尖瓣 A 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 A 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患者使用泮托拉唑的疗效与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80例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这80例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与常规护理工作,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复发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2%比对照组70%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工作配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更佳,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丽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2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 -B 法)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按照 CLSI 2010年版的标准判读结果。结果我院共送检21228份标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4.76%,居于前四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均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42%。结论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能使我们掌握细菌的耐药动向及耐药谱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云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系统心理护理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术后的作用,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胸心外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焦虑、抑郁、SCL -90项目评分等心理应激指标方面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心理护理可改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心理,有助于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后期治疗,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罗良琴;刘惠;周锡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平顶山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现状,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及基线 CD4+T 淋巴细胞计数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平顶山市治疗数据信息,使用 SPSS 17.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042例患者,截止到2014年5月,共有218例研究对象死亡,其中89.04%(194/218)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不同年龄、性别和治疗方案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HO 临床分期越低,患者生存率越高,基线 CD4+T 淋巴细胞计数越高,患者的生存率越高。结论定期对感染者开展随访并监测其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早期发现相关症状,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更有利于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作者:石朝辉;张国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膏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耳鸣”等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虚、痰、瘀”为其病因病机,中医膏方亦从“补虚、祛痰、化瘀”论治,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方克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46例胃溃疡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3例,1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2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为17例,占比例的73.9%;治疗效果显著的为5例,占比例的21.7%;治疗有效的为1例,占比例的4.4%,无治疗无效的患者。2组患者痊愈的为8例,占比例的34.8%;显著的为10例,占比例的43.5%;治疗有效的为3例,占比例的13%;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7%。结论:埃索美拉唑在胃溃疡中的治疗效果要比奥美拉唑显著。

    作者:陆林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罐放血疗法分型治疗顽固性肩周炎20例

    肩周炎为常见病,多发病,俗称“冻结肩”,“五十肩”等。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本病是由于肩部的急慢性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腱,韧带,关节囊,滑囊等人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继而软组织增生,粘连,挛缩等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久治不愈,患者极度痛苦,影响工作和睡眠。笔者采用针罐放血疗法,分型治疗本病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2例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观察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问题就如何提高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7月间急诊输液室投诉32例。将这32例投诉事件平均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调解沟通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对照组为未采取调节沟通方法。两组在调解沟通前后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比较结果两组大有不同。观察组在调节沟通提高护理服务工作,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满意度.75%明显要高(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癌介入术后护理的探析

    介绍近期临床护理介入术后患者的情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相关总结,持续改进,突出护理重点,优质护理。

    作者:周德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顺产与剖腹产对比分析

    孕妇一直是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因为她们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决定下一代接班人的健康与否。以往的时候,医学没有那么发达,孕妇只能进行顺产,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剖腹产逐渐成为了众多孕妇的选择。但是,剖腹产真的比顺产好么?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下。

    作者:孟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且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大,术后多引起张口受限,饮食困难,语言不清,有的甚至颜面部留下永久性疤痕和畸形,使患者产生了各种复杂心理障碍。本科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43例,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对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佳心理状态,顺利通过了各种治疗和手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明;朱远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浅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护理的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经疾病、生活和心理三方面的系统化护理,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疾病、生活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书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浅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开展实行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期间共接收此类病患82例,着重体现在安排人力、控制时间和流程处理方面,再结合临床路径,找出合理的方案,使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衔接紧密,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使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死亡和伤残情况逐渐减少。

    作者:顾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例多次静脉输血仍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护理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急救和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静脉输血的目的是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蛋白质,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去除有害物质。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输血反应及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尽力防治。在输血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掌握临床常见输血反应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一旦发生能及时正确处理。本科于2014年2月收治一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遵医嘱予输血小板时发生过敏反应,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供应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供应室是全院医疗、护理、科研工作的心脏,在消毒灭菌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健,在满足临床需求,保证日常运行的同时,还不断完善供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科学管理手段,才能确保灭菌物品质量,因此我院在创“三甲”医院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一定成绩。

    作者:薛爱丽;包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 SARS 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作者:鲍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脓肿合并肺癌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1+月”于2014.07.22入院。既往体检。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较多白色泡沫样痰,无臭味,伴发热,体温高大40℃,吴胸痛、咯血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 CT 检测后诊断考虑“肺脓肿”,予抗炎及胸腔穿刺引流后咳嗽、咳痰症状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查体:T 36。2℃,R 20次/分,BP 130/80mmHg,神清,胸廓无畸形,右下肺叩诊呈浊音,余肺叩清,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腹及四肢无特殊。胸部 CT:右肺肺脓肿伴感染,不除外支气管胸膜瘘,左肺上叶肺大泡形成;血沉38mm /小时;血生化:谷草转氨酶44U /L,碱性磷酸酶156U /L,C 反应蛋白44.6mg/L;血常规:白细胞8.28×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8%。血肿标在正常范围。患者考虑球菌感染可能性大,外院经治疗后脓腔仍明显,要警惕耐药菌及非典型病原菌感染,故选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入院后多次痰培养均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再介入下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脓性胸水。胸水常规:黄色,蛋白阳性,有核细胞数5650×10^6/L,有核细胞单叶核40%,有核细胞单叶核60%;胸水生化:氯110.8mmol /L,乳酸脱氢酶8210U /L,腺苷脱氨酶92.1U /L,总蛋白44.4g/L;胸水肿标:癌胚抗原8.54ug/L。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结果:右下叶背段可见新生物阻塞管腔,表面可见白色坏死组织,组织脆易出血,右下叶支气管外压性狭窄,余气管通畅。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未查见癌细胞。治疗一周后查胸部增强 CT:对比右肺肺脓肿伴感染,脓肿较前明显缩小,脓腔内积液较前减少,左肺上叶肺大泡。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右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新生物)纤维素渗出物及坏死物凝块中见小团异性细胞,疑为肿瘤,组织太少,建议复查。

    作者:吴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的有效性,为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提供内容和方法。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前,术中时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常规进行,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呼吸及情绪改变。结果术前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波动变化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此应激事件的影响使病人的生命体征波动增大,而术前访视缓冲了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使病人于术前、术中获得心理支持.有利于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有利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

    作者:左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42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2例采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实验组216例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GCS 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伍晓华;李丽华;董恒;杜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椎体骨质增生畸形标本1例考察报告

    对库内成人女性腰椎异常标本采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法进行考察。发现左侧椎体与横突交界前方有3mm 条状上下纵行光滑的增生性骨质隆起,与其椎体上下缘明显增生性骨质块相连,形成与上下位腰椎的骨桥连结畸形。上、下面观发现椎体软骨基板左后外侧有明显骨质增生,综合分析可能因为左侧椎间盘突出症,未经介入治疗,致使左 L3慢性骨质增生。项目研究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彭菁菁;周静云;曹满秀;刘浩;易一平;胡杰;喻云天;吴长初;伏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