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云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向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达到理想的宣传收效,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了。
作者:龚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82例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87.80%,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中青自身对冠心病防治能力的有效方法,降低疾病复发率。方法: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对45例辖区内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45例病人均提高了冠心病医疗保健知识,促进了疾病康复,降低了疾病复发率。结论: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实施及时科学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疾病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江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满意度是医疗护理质量的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患者满意度的基础。本文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患者满意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患者满意度实现的基础;患者满意度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必要条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患者满意度来体现,患者满意度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就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有利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提高。
作者:胡美华;杨土保(校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由于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等原因,新发传染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形势下,对疾控预防机构的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本文中,分析了县级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人员的现代化管理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
作者:雷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规范使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5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175例作为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325例作为观察组(不同程度给予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导致剖宫产、阴道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软产道严重撕裂伤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各种干预措施要限制性恰当使用,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由于职业因素、工作的高风险性、不规则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上对护士的偏见、待遇低下以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等多种原因,使得护患纠纷越来越多,护患纠纷成为困扰整个卫生系统的棘手问题。在这种大环境气氛中,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尽量减少或避免纠纷,本文就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遵循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是一切的工作之本。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更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涉及到有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护士条例》,《侵权法》等法律,要严格遵循,明确护士职责与法律法规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观念,自觉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使得每位护士都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依法行医。
作者:张梦;王兰珍;张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38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病人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的38名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仔细调查患者的情况,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相关经验;患者病史收集方面有较大困难;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难以区分。结论:要减少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率,就要对病人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详细了解、重视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医生注重责任心和耐心的培养等。
作者:鲍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多胎妊娠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60例多胎妊娠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本组所有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者34例(56.7%),胎吸1例(1.7%),产钳助产1例(1.7%),剖宫产者24例(40%)。母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0%,其中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是胎膜早破(20%);新生儿体重常见的是介于2000-2500g 之间,占到41.7%。结论: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根据胎方位类型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应注意加强孕妇妊娠期的监护及保健工作,加强营养,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符晶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总结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护理管理经验,建立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设立腹腔镜手术设备专人维护。结果通过不断完善的设备管理、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强化护理人员培训,确保腹腔镜器械和设备运转正常。结论健全的操作制度、严格地管理、认真地培训学习、精心地维护保养是延长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
作者:郑颖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效率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发生25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仅发生4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文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临床上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吸烟率高。戒烟可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硝酸酯类可有效缓解症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控制复发。结论: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不少见,及时行冠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从而指导后续治。
作者:洪莉;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眼科临床护理细节和安全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眼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6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我院眼科临床护理具体情况,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就眼科临床护理细节和安全进行调查,分析所存安全隐患的原因,且基于此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从抽样调查分析中发现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且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对科室环境卫生不是很重视,导致交叉感染。经严格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以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结论:在眼科临床护理中,护理细节工作与安全工作十分重要,要想获得显著的效果,除了要采用有效且积极地护理措施外,同时还应增强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以此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人性化护理在癌症病人疼痛护理期间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院接受治疗的癌症病人8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出现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与癌症病人的疼痛护理结合在一起,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度,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加强中职护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有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有助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和谐社会环境的创建。本文对中职护生利他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中职护生利他行为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对中职护生利他观念的引导、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利他行为的正确引导。
作者:钟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和普伐他汀同时使用,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内科近两年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将这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仅使用普伐他汀,实验组50例患者在服用普伐他汀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高,分别为96.0%、80.0%,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实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而心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 >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分别为2%、16%,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通心络胶囊和普伐他汀同时使用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姜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8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VAS 评分、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面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恐惧心理与焦虑心理,减少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陈中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呼吸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呼吸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7例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辅以精心护理后治愈率为95.06%;病死率为4.94%。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呼吸重症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大幅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冯梦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PICC 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在 PICC 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堵管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局部渗血1例,过敏1例,穿刺失败1例。结论:通过对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 PICC 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华;伍晓华;董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注药用于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中,47例显效,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50例中,32例显效,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注药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药效迅速,能够有效杀死细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邹凤双;张艳军;李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