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脓肿合并肺癌一例

吴丹

关键词:肺脓肿, 肺癌, 病例报告
摘要:一、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1+月”于2014.07.22入院。既往体检。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较多白色泡沫样痰,无臭味,伴发热,体温高大40℃,吴胸痛、咯血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 CT 检测后诊断考虑“肺脓肿”,予抗炎及胸腔穿刺引流后咳嗽、咳痰症状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查体:T 36。2℃,R 20次/分,BP 130/80mmHg,神清,胸廓无畸形,右下肺叩诊呈浊音,余肺叩清,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腹及四肢无特殊。胸部 CT:右肺肺脓肿伴感染,不除外支气管胸膜瘘,左肺上叶肺大泡形成;血沉38mm /小时;血生化:谷草转氨酶44U /L,碱性磷酸酶156U /L,C 反应蛋白44.6mg/L;血常规:白细胞8.28×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8%。血肿标在正常范围。患者考虑球菌感染可能性大,外院经治疗后脓腔仍明显,要警惕耐药菌及非典型病原菌感染,故选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入院后多次痰培养均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再介入下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脓性胸水。胸水常规:黄色,蛋白阳性,有核细胞数5650×10^6/L,有核细胞单叶核40%,有核细胞单叶核60%;胸水生化:氯110.8mmol /L,乳酸脱氢酶8210U /L,腺苷脱氨酶92.1U /L,总蛋白44.4g/L;胸水肿标:癌胚抗原8.54ug/L。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结果:右下叶背段可见新生物阻塞管腔,表面可见白色坏死组织,组织脆易出血,右下叶支气管外压性狭窄,余气管通畅。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未查见癌细胞。治疗一周后查胸部增强 CT:对比右肺肺脓肿伴感染,脓肿较前明显缩小,脓腔内积液较前减少,左肺上叶肺大泡。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右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新生物)纤维素渗出物及坏死物凝块中见小团异性细胞,疑为肿瘤,组织太少,建议复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的护理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方案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的应用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8例患有甲状腺结节并行手术处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观察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10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深度重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有效术式。方法:选取了2012年7月-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与恢复时间方面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对患者损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修超;金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素结合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素结合蛋白(HBP)作为多形核白细胞分泌的重要颗粒蛋白,因其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趋化特性以及炎症调节作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多项研究表明,HBP与感染性疾病相关蛋白有关联,相互作用参与多种因素诱导细胞凋亡。因此,HBP 究竟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国内外鲜为报道。本文通过检测大鼠脑组织 I /R 损伤后脑组织 HBPmRNA 及 Caspase -1mRNA 的动态表达及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旨在研究 HBP 在大鼠脑 I /R 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痛风结石病人的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痛风结石切除术患者的常用护理方法总结相关体会。方法:整理分析45例痛风结石患者的资料,总结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因素,总结相关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54例痛风结石患者在多种相关护理方法的作用下,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在临床积极正确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相关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痛风结石的治愈。

    作者:余荣臻;胡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探讨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浆或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降低。传统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认识及防治具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近年来,在血脂异常的病机演变、证候客观化以及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拟就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田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 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5名护士,将其平均分为3批轮流进行为期100天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结果:培训后,所有护士理论合格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合格率(33.3%),临床技术合格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合格率(35.6%),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理论和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陈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士在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找出规律,采取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例自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6例自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病程以住院一年多;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期及时处理药物副作用、恢复期加强心理治疗,可预防、降低病人的自杀率。

    作者:余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10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麻醉,对比两组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插管、拔管及 CO2气腹后15min 后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麻醉苏醒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更理想,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速的麻醉环境,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医学衷中参西录》劳淋汤方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经验名方“劳淋汤”对后世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其组方有生山药、生芡实、知母、阿胶、生杭芍、黄柏、泽泻、滑石。本文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及辩证剖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劳淋汤方药组成及配伍,方药以补为主,补泻结合,滋阴益气,标本兼顾,临证加减治疗,适用于劳淋的各种证型。攥此论文以便更好的指导、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欢芳;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36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做好基础生活护理及康复训练护理。通过对臂丛神经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郑甜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ICC 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 PICC 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 PICC 置管患者的护理,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结果:30例 PICC 置管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8例,成功率为93.3%,置管时间为90~360d,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堵管1例、局部感染1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PICC 为患者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在 PICC 置管术及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重视患者健康宣教,尽量避免及正确处理并发症,使 PICC 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余朝锈;鲁光洪;马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胆道疾病59例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病人的病史特点、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9例老年胆道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40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引流14例。单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3例。胆囊结石合并肠道肿瘤同时手术2例。。并存病发生率84.74%(50/59),并发症发生率10.2%(6/59),死亡1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积极处理并存病,是减少老年胆道病人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金大伟;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经过详细的分析,为胎盘早剥的及时诊治以及正确治疗提供切实的保障。结果: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为48.48%、II 度、II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为84.84%。由此可见,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优于 I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以及 II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分析,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胎心异常、腹痛等。造成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是产妇本身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结论:仔细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嘱咐孕妇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减少和避免孕妇出现孕期高血压。要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原因分析106例

    目的:分析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106例医疗纠纷的疾病转归、科室分布和引发纠纷的主要因素。结果:引发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是患方对诊疗效果的不满,手术科室的纠纷集中于产科和四肢骨关节外科,侵入性操作失误、病情评估不当是导致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手术科室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秩序,造成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巨大损失,降低公众对临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同时也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手术科室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以手术、穿刺、介入等侵入性操作为主,侵入性操作具有风险高、影响因素多、效果不确定等特点,如果评估不当、操作失误,往往会对病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手术科室历来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1]。现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近8年来106例医疗纠纷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冯源;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两种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美国 ARROW 公司 PICC 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德国贝朗 PICC 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导管置管情况,观察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术中渗血量、疼痛感、操作时间、使用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肿瘤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PICC 导管。

    作者:赵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多媒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改革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多媒体在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此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级本科临床医学本科2班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学生在多媒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多媒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本次研究活动为期一学年。结果:研究活动结果表明,针对多媒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多媒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够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唐顺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院前急救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我院院前急救现状与对策;方法:根据我院院前目前急救状况分析提出对策,其中强调急救知识的普及在院前急救中重要性;结果:在事发第一现场能采取有效的初步急救,争取抢救黄金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同时根据现状提出对策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作者:罗文学;张秀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0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经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其护理满意度为100.0%。结论:在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获得佳护理满意度和效果。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局部麻醉组)及对照组(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术,观察组患者实行局部麻醉,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GOS 评分和 ADL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 <0.05),而再出血、脑积水的发生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 GOS 分级无差异(P >0.05);两组术后 ADL 分级无差异(P >0.05)。结论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麻醉是一种并发症少、副作用小、操作简单、费用更低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曹强;梅杰;周良军;卫才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质量管理预防压疮。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全面质量管理预防压疮,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并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玉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