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韩倩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心病, 护理对策, 肺心病患者, 呼吸系统
摘要: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呼吸道感染及着凉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该病人的护理,保证各项医疗措施的执行,对提高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及护理对策,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治疗护理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局部或全身抗凝、祛聚及溶栓药物、手术取栓治疗。结果:经抗凝治疗34例,溶栓治疗21例,5例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妇科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发现及治疗,手术前后积极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

    作者:鲁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正常阑尾的超声显像

    目的:分析观察正常阑尾的声像图特点。方法用高频探头扫查阑尾100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正常阑尾显示率为73%。结论正确认识正常阑尾可以更好的判别阑尾炎,具有重要的超声价值。

    作者:张鸿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0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对30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在我院住院的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换药、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则根据药敏+培养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内固定取出改换外固定、医用泡沫材料聚乙烯醇(PVA)等治疗措施。结果干预组较常规组术后感染率降低,对感染的控制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治愈率,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王新建;曾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新时期药剂人员对药房的管理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医药科技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相对于一般科室而言,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引起了更加广泛的重视,部分医患纠纷的源头也在于药房管理当中的各项问题。新时期药剂人员对药房的管理,已经成为当下医疗机构发展以及医疗事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药剂人员应从客观角度出发,不仅要对药房管理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各项体制,将药房管理推向更高的水平。

    作者:陶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的368例肿瘤化疗 PICC 置管患者进行归纳分析,分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生11例 PICC 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化疗患者中,10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为静脉壁损伤,采取适宜、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的发生。

    作者:楚红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冠心病人输液前后的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老年患者习惯将静脉输液作为基本的临床治疗方法。临床上,很多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管壁硬化、血管细脆等症状,且伴有内心孤独、执拗、敏感等心理。为此,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临床输液护理,既应该完成基础性的静脉穿刺,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其心理特征,给予其完善的静脉保护措施,使患者在静脉输液期间能更加安全、舒适,从而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娜仁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心理干预在成批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批量伤员救治中作用。方法将78例研究对象按照批量伤员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纳入到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批量患者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理。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及入院后20天评定其心理状态。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小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成批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其总体心理状况,并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应激反应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董文琴;林芳;严晓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痛对躯干肌的肌力影响

    本文介绍了腰痛与躯干肌的关系,并总结了腰痛对躯干肌的肌力影响。

    作者:韩婷婷;薛康颖;陈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腔粘连采取宫腔镜治疗疗效及分析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治疗女性患者宫腔粘连的效果影响及分析。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妇产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实施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为常规机械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方法下经行宫腔粘连手术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效果提高且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宫腔镜能有效提高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次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较小且能有效的对粘连进行分离,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范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拜尔坦泡沫敷料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在临床上,因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术等非择期手术,术前无法定位造口位置导致伤口与造口之间距离在3 cm 以内或直接造口出口在伤口上,远离标准造口位置[1],加重肠造口术后因粪便渗漏致污染腹部伤口,伤口感染率增高,不利于造口护理及伤口恢复,病人自感异常痛苦,同时医疗费用相应增高,给病人带来经济上及精神上双重压力。鉴此,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笔者对26例此类患者应用拜尔坦泡沫敷料(丹麦康乐保公司)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保护,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水林;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行社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董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平片影像特征及诊断

    目的:通过对非骨化性纤维瘤平片影像的分析,发现其影像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收集1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病例,全部作了平片检查,并术后病理确诊。结果非骨化性纤维瘤常发于长管状骨干骺区、骨干区,分为皮质型、骨髓型。本组病例中,2例发生在股骨,9例发生在胫骨或(和)腓骨。骨皮质型8例,其影像特点为骨皮质内或紧邻骨皮质下的低密度透光区,呈单房或多房改变,病灶在骨内生长,病灶边缘有致密的硬化带,骨髓腔一侧更清楚。骨髓质型3例,病变表现为骨髓腔内单房或者多房低密度透光区,呈中央性生长,边缘可见硬化线或硬化带,病灶大时,可见骨干向周围膨隆,相邻骨皮质变薄。11例病例中,除1例不能定性、1例误诊之外,其余9例全部准确诊断。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凭平片检查基本可以确诊,误诊或漏诊几率极小。

    作者: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如何提高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目的:讨论提高与患儿沟通技巧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与患儿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沟通方式和技巧。结果通过实施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

    作者:郑继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局部麻醉组)及对照组(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术,观察组患者实行局部麻醉,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GOS 评分和 ADL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 <0.05),而再出血、脑积水的发生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 GOS 分级无差异(P >0.05);两组术后 ADL 分级无差异(P >0.05)。结论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麻醉是一种并发症少、副作用小、操作简单、费用更低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曹强;梅杰;周良军;卫才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观察

    目的:观察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的妇产科护士80名,对其实施生活方式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调查,计算每个维度的得分,分析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生活方式的自我实现、运动保健、职场安全、人际支持发展与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均呈现出负相关(P <0.05),与个人成就感呈现正相关(P <0.05)。结论:妇产科护士的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程度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会让护士产生职业倦怠,并加深其程度。

    作者:张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挤压增量同期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挤压增量同期种植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9例患者,植入45枚 ITI 种植体,上颌前牙区剩余牙槽嵴顶厚度为3~5mm 的患者行骨挤压升同期行牙种植术。术后3月,行二期手术时翻瓣检查种植体稳固性及测量牙槽嵴厚度。牙槽嵴顶厚度增加2~3mm,平均2.3mm,随诊观察1年。结果:3个月后,X 线片显示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性结合。种植体植入4个月后行上端修复,修复后随诊1年均达到种植成功标准。结论:牙槽嵴骨挤压增量同期种植术修复上颌前牙区缺失,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诗耿;李卫国;唐永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研究

    目的:对实验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清除大汗腺途径达到治疗效果,并在术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对其采取腋下皮肤梭形切除 Z 整形手术,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以及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三种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手术腋臭治疗。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对回复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结果:1.根据随访结果和临床分析,三种手术方案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2.就并发症发生率来说,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要低于其他两种手术治疗方案。3.就疤痕明显程度、疤痕增生以及挛缩发生几率来说,腋下皮肤梭形切除 Z 整容手术高,使得病患术后上臂活动受到限制,而其他两种手术方案据患者反映,疤痕均不明显。结论:医疗过程中那个要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作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要清楚患者的腋臭程度以及患者的要求高低,但在目前来看,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是目前的医疗水平下为理想的手术方案,此方案术后复发率低,疤痕不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呼吸道感染及着凉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该病人的护理,保证各项医疗措施的执行,对提高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及护理对策,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治疗护理等。

    作者:韩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对胸腰椎的多节段脊柱骨折(英文全称:Multiple -level spinal fracture,简称 MSF)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在2009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胸腰椎多节段的脊柱骨折患者112例,经临床诊断,I 型(即相邻型)患者80例,II 型(即非相邻型)患者32例,采取椎弓根钉的复位固定法对患者给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脊柱的生理弧度与椎体高度均有明显恢复,期间经过3个月至4年的随访,MSF 患者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没有明显丢失,也没有断棒及断钉状况,根据 Frankel 分级的分析,患者取得了不同等级的恢复。结论:对 MSF 患者,实施椎弓根钉的复位固定法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了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为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提供了条件。

    作者:张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对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针灸结合针刀治疗,对照 A 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照 B 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针刀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采用针刀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远期疗效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冷在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