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朱远丽;吴明

关键词:注射, 平阳霉素, 治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患者的生活质量, 婴儿出生, 血管细胞, 胚胎形成, 良性肿瘤, 护理, 过程报告, 功能障碍, 发病部位, 先天性, 发病率, 治愈, 下唇, 外观, 舌部, 起源
摘要: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形成的血管细胞,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50%患儿会在五、六岁前消失,发病率为1%一2%,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多影响患者外观,甚至可造成功能障碍。2014年2月我们成功护理了1例舌部血管瘤的患者和1例下唇血管瘤的患者,成功治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护理干预对成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成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到我院诊断为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饮食护理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饮食护理干预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水平。结果入院时、出院时对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分别为(6.5±0.4vs6.6±0.5、6.7±0.4vs6.8±0.7;5.3±0.3vs6.3±0.2、5.7±0.4vs6.3±0.5),入院时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配合临床降糖治疗,进一步降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水平。

    作者:周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成人多发性智齿埋伏并倒生1例影像考察报告

    对来自临床53岁成人智齿阻生异常口腔数字扫描影像图(2014021207号)进行考察。发现上颌左右智齿伏生,牙冠与第7牙根形成阻生;右侧智齿为埋伏倒生姿势,牙根朝向外上,牙冠朝内下,与相邻第7牙根形成阻生,下颌左侧智齿水平阻生,已造成第7牙颈外侧挤压性畸形。该资料具有解剖学意义。

    作者:易一平;郭智;赖育鹏;郑英平;雷涛涛;黄玮轩;朱涛;胡杰;吴长初;宋昱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术后皮肤压疮的护理

    目的: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需求、治疗难度和住院费用,因此,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专家建议在临床护理中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骨科患者因疼痛和制动等原因造成长期被动体位,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早期识别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压疮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关键,本文研究皮肤压疮护理手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术后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病房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术后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并未进行严格、有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手段,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对实验组患者则制定了严格的护理手段,记录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以观察严格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压疮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20%,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可认为调整患者至适合的体位、优良的病房环境、气垫床的使用和一定的药物护理对减少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有可靠的作用。适合在临床使用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和病死率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和病死率的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从住院病例中选出老年 CHF 患者以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为3个年龄段,比较分析不同的临床体征。结果:70~79岁和≥80岁年龄段与60~69岁年龄段相比,病因中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随增龄增多;诱因中肺炎随增龄明显增多;伴随疾病中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随增龄增多,但心律失常无显著差异;病死率随增龄明显增高。结论:老年 CHF 患者的病因、诱因、伴随疾病构成比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肺炎随增龄增多,病死率亦随增龄增多。

    作者:张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牙种植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牙种植术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方法:根据种植牙的特点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无种植体脱落及牙龈炎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提高牙种植术的成功率。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其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突出了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社区管理中心的高血压患者156例,其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59.9岁。其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WHO 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杨鹤伶;杨松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查的意义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查技术对慢性胃炎病因诊断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找 HP 和常规的慢性胃炎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粪便 HP 抗原检测和唾液抗 Hp IgG 检测。结果:经诊断,HP 阳性患者有55例。HP 阴性患者25例,粪便 HP 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都较高,唾液抗 Hp IgG 检测的三项指标中,敏感性和准确度较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结论:微生物检查对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陈君茹;高彬;顾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尿毒症患者并发重度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重度口腔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并发重度口腔溃疡患者41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24例显效,14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6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尿毒症并发重度口腔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不同科室的临床一线护士12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2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总结调查结果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率为100%,其中健康人群9例,亚健康状态111例,占92.50%;工作环境中,噪声(P <0.05)、消毒剂(P <0.05)、辐射(P <0.05)以及护患矛盾(P <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工作压力中,挫折(P <0.05)、同事关系紧张(P <0.05)、工作任务重(P <0.05)以及精神压力大(P <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工作强度中,工作时间(P <0.05)、加班状况(P <0.05)以及夜班状况(P <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均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汤莺燕;陈榕华;池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可行性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月,我院接收的产褥感染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人数为65例(92.8%),对照组为51例(72.8%);观察组病人满意66例(94.2%),对照组病人满意32例(45.7%);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4±5.0天,对照组为9.2±4.1天。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患者病痛,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佳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带教老师性格对实习护生职业观的影响

    目的:探讨带教老师性格对实习护生职业观的影响,为临床实习选拔带教老师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2014年2月,对协和即将结束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参照艾森克人格量表,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其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护生对不同性格的带教老师对其职业观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外向和中间型性格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引导的作用,而内向型性格的带教老师可使护生对护理工作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放弃护理职业。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分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49例常规组和49例优质组,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优质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儿家属在对疾病、疾病相关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程度比常规组患儿家属高,优质组患儿预后优于常规组患儿,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予以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儿,且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贾凤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都将要采取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7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79例患者只利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以及手术、住院的相关指标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高达96.20%,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2.28%,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循证护理能够降低经济费用支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刺干预治疗反复发作性前葡萄膜炎规范化研究

    前葡萄膜炎是一种是一组累及虹膜和(或)前部睫状体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和类型有许多种,如与 HLA -B27抗原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伴有全身性疾病的前葡萄膜炎、全身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前葡萄膜炎、局部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前葡萄膜炎、免疫应答所致的前葡萄膜炎、与交感神经和血管功能紊乱有关的前葡萄膜炎、眼内肿瘤所致的伪装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前葡萄膜炎等。治疗不当常终导致失明,且病程冗长,容易复发,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预防尚无从着手,治疗效果也远非理想。因此寻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寻求针刺干预治疗反复发作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法,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作者:夏清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管圈活动在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前后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变化。方法:我科2013年8月开始建立品管圈,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给予实施,并分析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得到大大提高(上升8.8%)。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有效果。

    作者:罗艳;刘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改变中的影响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改变中的影响。方法:对325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能正确测血压方法、规范用药、低盐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调整心态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影响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

    作者:沈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硬化合并周围神经异常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四肢肌电图,检查的内容包括潜伏期、运动单位电压以及感觉等多项指标。结果光镜检查显示,患者存在髓纤维改变的情况,大部分的病例程度较轻,形态变化多以脱髓鞘为主,同时有轴索变性。结论多发性硬化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并不是晚期才出现的,而是早期就已经出现了轴索异常等神经症状,临床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测能够对周围的神经损伤定位且能够将周边的神经病变程度反映。

    作者:杨彩平;郭战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临床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降低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选取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中,包括21例患者早期红肿疼痛的患者,经相应的处理,症状得以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8例局部红肿和水疱的患者,经过冷敷热敷,疼痛得以缓解,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损伤皮肤逐渐愈合;20例溃疡患者,经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仅有1例出现局部坏死。结论:化疗对肿瘤患者毒性大,副作用强,在化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外渗的发生,同时对外渗患者及时的护理,可以防止外渗引发更为严重的损伤。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髌骨骨折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髌骨骨折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后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74例,观察并分析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住院时间短,拆线快,切口愈合迅速;骨折愈合率高达95.96%,且并发症和复发现象少。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手术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国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手术效果,促进康复。方法:回顾性总结1052例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及术后带环期间及下环后对症宣教及手术的效果观察。结果: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成功1044例,手术时间平均5-8分钟,术中无出血。带环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血肿形成、切口裂开、感染、商环脱落等。8例术中放入商环后即发生包皮残端回缩脱出商环,遂改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后7天取环时---例伤口甲级愈合,---例伤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8个月,包皮外形美观,切缘整齐光滑,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作者:谢登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