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菀琪
目的:针对 Bio -oss 联合 Bio -gide 应用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种植牙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植骨后同一位点骨量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三个月,患者种植区的牙槽嵴平均骨高度是11.55毫米;术后半年平均骨高度是11.46毫米,和术前相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o -oss 联合 Bio -gide 应用于口腔种植,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术前相比,术后患者植骨区牙槽嵴厚度和高度改善程度较为明显,应在实际过程中加以推广和普及。
作者:唐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胃肠道疾病的 CT 检查,既有明显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其显示病变全貌,周围器官改变,指导手术治疗观察疗效作用,逐步成为临床不可缺的手段,但其病变异病同影现象较多,不易鉴别。现就我们近来临床 CT 诊断工作中遇到的少见胃肠道病变,及有鉴别意义的相关病变,作一介绍。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后者症状较重,多为持续性,常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晕、失眠、精神萎靡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作者:李玲;文静;廖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积累有益经验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6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结果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有:心理护理问题、住院环境护理问题、饮食护理问题、并发症护理问题、呼吸专业护理等方面。结论在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护理,以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黄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学生青春痘的发生及处理情况调查,以期为高中生正确处理青春痘作出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500名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学生青春痘发生及处理情况,所得数据用 spss17.0录入分析。结果:500名被调查者中376人正发生或已发生过痤疮,56.4%的始发阶段在初中,40.6%的始发阶段在高中;27.7%的学生每次都会去挤压青春痘,58.4%的学生有时会挤压青春痘;64.7%未接受过青春痘的防治知识教育。结论:学生挤压青春痘情况严重,接受相关知识教育少,开展学生青春痘防治知识教育重要而迫切。
作者:王倩;张鑫;黄萍;张承清;邓萍;杜严;杨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心悸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心悸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 t 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护患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结果:高压氧组痊愈40例,显效36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26例,高压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孙虎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降钙素原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降钙素原检测(procalcitonin,PCT)对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比 C 反应蛋白(CRP )、各种炎症反应因子[细菌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β,IL -2等]更敏感,更有临床应用价值,实施实验室 PCT 检测将有助于临床中对于严重细菌感染者的分组和鉴别。
作者:朱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行悬雍垂额咽成形术后的有效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 OSAS 的77例患者行 UPPP 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患者按预期术后10天以内出院。结论加强术前的护理宣教,心理护理,指导放松训练;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出院指导及功能锻炼,持续低流量吸氧,以保证预期治疗结果。充分体现了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金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详细阐述了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式,对于减轻病人痛苦、加快病人恢复、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产后出血的主要几点因素为:产妇身体素质,生活因素,分娩方式,及时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造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是产妇的身体因素,严格的掌握产妇产前的基本资料,根据具体产妇的身体情况做好术中的预防中作,加之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几率和出血量,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的在我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人,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的方法,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和慢性肝病问卷作为评定指标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和慢性肝病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证明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是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在临床工作中,洗胃技术运用得当与否将影响着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将近几年对成人,小儿及新生儿胃管的选择、置管方法、置管长度、洗胃液的种类及温度和洗胃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 X 线、CT和核磁共振表现,分别探究出了各种方法下的成像特点。该31例患者全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的介入治疗方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X 线表现为栅栏状改变或蜂窝状改变;CT 成像表现为网眼状改变并混有低密度脂肪变;核磁 T1WI 表现为混合高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所有经介入治疗的患者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结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 <0.05)。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作者:李晓雷;郑银彬;罗晖;陈旭;徐俊;毛承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口服制剂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 PPD、胸片、痰检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肺结核的8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利福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阴转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痰菌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较利福平口服制剂起效快、作用强、疗效好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婕;潘原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增加插入深度与普通胃管在胃肠减压中的对比。方法: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留置三腔胃管插入深度增加7-10cm 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减压,观察两组胃管前48h 抽胃液成功率、堵管发生率、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和胃液引流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抽胃液成功率高、堵管发生率低、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多和胃液引流量多,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护理更方便。
作者:任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急性期急救处理后经康复病情稳定但身体未能全面回复,而遗留的种种病态,称为中风后遗症或半身不遂。
作者:张科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10年3月108例子宫疾病经阴道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子宫大1000 g,肌瘤直径大13 cm。手术时间长170 min,短35 min,平均(92.3±25.6)min;术中出血50~700 ml,平均(120.0±36.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9 h,长27 h,术后病率12.6%,住院时间短5天,长9天,平均(7.2±1.6)天。手术成功率99.1%,中转开腹率0.9%。结论阴式子宫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具有微创和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冉文玉;商郑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在我院手术室剖宫产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沟通,优化住院环境,采取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结果在剖宫产手术中护理全程体现出了人文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形象与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论通过开展人文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使医院收获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吴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80例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药敏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从临床特点、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变化特征、白细胞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对80例儿科败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败血症患者中多数为新生儿,新生儿患者为39例(48.75%),且临床反应无特异性;格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细菌感染影响 C 反应蛋白的变化,跟年龄没有关系,白细胞在新生儿组中没有太大变化。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敏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来说完全耐药。结论小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点,C 反应蛋白上升比白细胞的更加灵敏,且白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病情无关,可以通过血培养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此外,格兰阴性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而其中的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在药敏方面对复方新诺明及氨苄西林耐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大的疗效。
作者:娄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