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鼾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金香

关键词:鼾症,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行悬雍垂额咽成形术后的有效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 OSAS 的77例患者行 UPPP 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患者按预期术后10天以内出院。结论加强术前的护理宣教,心理护理,指导放松训练;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出院指导及功能锻炼,持续低流量吸氧,以保证预期治疗结果。充分体现了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智齿阻生牙拔出的技巧及注意事项探析

    目的:探索智齿阻生牙拔出过程中的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拔除单颗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拔牙方法。观察患者牙窝完整性以及肿胀度。结果:74例患者中,57例患者的牙窝完整性评分为1分,属于完整,其余17例患者的牙窝完整性评分为2分,受到轻度损伤,平均评分为(1.2±0.4)分。患者肿胀情况如下:一侧颧弓根上点到颏下点皮肤之间的距离 M在6.6毫米到21毫米之间,平均为(13.4±1.77)毫米。结论:微创拔牙可以更快切断松质骨和牙周韧带并进入牙槽窝与牙根之间的间隙,更容易接近不同位置的断根和牙齿,此外也不需要使用锤击,切实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操作时为了确保效果需要密切留意相关注意事项并掌握拔牙技巧。

    作者:李建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挤压增量同期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挤压增量同期种植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9例患者,植入45枚 ITI 种植体,上颌前牙区剩余牙槽嵴顶厚度为3~5mm 的患者行骨挤压升同期行牙种植术。术后3月,行二期手术时翻瓣检查种植体稳固性及测量牙槽嵴厚度。牙槽嵴顶厚度增加2~3mm,平均2.3mm,随诊观察1年。结果:3个月后,X 线片显示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性结合。种植体植入4个月后行上端修复,修复后随诊1年均达到种植成功标准。结论:牙槽嵴骨挤压增量同期种植术修复上颌前牙区缺失,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诗耿;李卫国;唐永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将科学的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证,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的护理方法及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估,确定结论。结果: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内瘘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9%。结论:运用科学的循证护理方法,可大大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程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贵州省成人居民饮酒与主要慢性病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贵州省人群饮酒现状及其与慢性病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12个县(区)≥18岁共9280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获得一般情况及饮酒行为资料,通过体格检查检测得身高、体重、血压值;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取空腹血糖、血脂值。[结果]饮酒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是30.4%、9.0%、62.4%、6.3%、6.8%;非饮酒者分别为26.5、6.9、56.1、7.3、4.9%。以上除肥胖患病率外,饮酒者患病率均高于不饮酒者;肥胖患病率饮酒者低于不饮酒者。结论:我省应加强饮酒危害健康的相关知识宣传,以降低由饮酒引起的慢性病患病率。

    作者:郭生琼;刘涛;李凌;刘露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风护理单元对于中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我院2010.4-2013.4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其中70例使用常规护理,另70例使用中风护理单元实行护理。结果护理后发现两组患者生活维度及质量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 <0.05。结论中风护理单元对于中风患者的影响巨大,能显著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如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0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对30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在我院住院的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换药、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则根据药敏+培养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内固定取出改换外固定、医用泡沫材料聚乙烯醇(PVA)等治疗措施。结果干预组较常规组术后感染率降低,对感染的控制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治愈率,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王新建;曾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注射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形成的血管细胞,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50%患儿会在五、六岁前消失,发病率为1%一2%,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多影响患者外观,甚至可造成功能障碍。2014年2月我们成功护理了1例舌部血管瘤的患者和1例下唇血管瘤的患者,成功治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朱远丽;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经过详细的分析,为胎盘早剥的及时诊治以及正确治疗提供切实的保障。结果: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为48.48%、II 度、II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为84.84%。由此可见,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优于 I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以及 III 度胎盘早剥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分析,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胎心异常、腹痛等。造成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是产妇本身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结论:仔细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嘱咐孕妇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减少和避免孕妇出现孕期高血压。要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与治疗措施

    目的:总结分析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根据血压监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的意义。方法:对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量多少进行不同时间点血压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动态监测血压这一重要生命体征,积极进行相应治疗,结果好转出院45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人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2人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反应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监测指标,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可以给予相应的止血治疗措施,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良琼;毕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温疗法并发湿疹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降温仪并发湿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临床上长期高热使用降温仪并发湿疹患者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使用降温仪均不超过7天,体温均已正常,在院期间湿疹症状消失7例,好转4例,慢性迁延1例。结论:使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在达到降温目的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控制湿疹的转归。v

    作者:雷开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8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38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病人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的38名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仔细调查患者的情况,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相关经验;患者病史收集方面有较大困难;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难以区分。结论:要减少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率,就要对病人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详细了解、重视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医生注重责任心和耐心的培养等。

    作者:鲍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恶性肿瘤各阶段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 -二聚体水平测定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ACL Elite Pro 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75例恶性肿瘤患者早、中、晚三期以及40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血浆 DD。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早期、中期、晚期血浆 DD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肿瘤早期与中、晚期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中期和晚期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的病程期间血浆 DD 与病情严重情况呈正相关。

    作者:谭杰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腺病毒性腹泻患儿几种检测项目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腺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液中超敏 C 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生化项目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门诊、住院儿科腺病毒阳性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时检测我院无感染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液中超敏 C 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生化项目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超敏 C 反应蛋白均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程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强脉冲光联合调 Q532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调 Q 532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雀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使用强脉冲治疗器 Quenn,采用560治疗头,根据不同皮肤选择能量。对于强脉冲光无反应或反应小的雀斑,采用调 Q 532激光有针对性的治疗雀斑,能量约为2~3J/cm2,5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4周。每次治疗完后冰敷几分钟直到患者热感消退,然后用华桑网肽修复膜敷面,并用华桑公司生产的 JK -800豪华光动力仪蓝光照射半小时,532激光治疗后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叮嘱患者注意防晒。对照组30例单纯用强脉冲光治疗,治疗后冰敷几分钟至热感消退,用华桑网肽膜敷面,结合 JK -800豪华光动力仪蓝光照射治疗半小时,照射后嘱患者注意防晒。结果:治疗组30例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27例基本消退占90%,30例明显消退100%有效。所有患者面部皮肤较以前白皙光滑细腻,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0例,治疗后6例基本消退占20%,22例明显变淡占73%,2例治疗有效占6%,皮肤颜色较以前白亮,无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显著,但是较温和,对于颜色较深的雀斑作用强度不够,如果联合调 Q532激光治疗就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是目前治疗雀斑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彭丽;王红梅;李霞霞;周颖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

    目的:观察并探究护理干预对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接受多种干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 AKSS 与 ROM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与 VAS 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施行人工膝关节术后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48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急诊科实施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过度换气综合征是医院常见的急诊之一,只要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逆转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康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护理的研究进展

    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影像技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超声造影剂,利用编码对比显像及三维成像功能,立体呈现宫腔形态及输卵管走行,以诊断宫腔病变和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目前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应用超来越广泛,与传统的碘造影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无放射性等优点,越来越受患者的欢迎。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的完美结合,便得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因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且安全无创、无福射,逐渐成为妇科领域,有价值和前景的检查。

    作者:黄爱荣;陈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病人术后疼痛护理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剖腹产也越来越流行,如何帮助剖宫产患者度过术后的疼痛阶段,已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患者术后疼痛,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4月-6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436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经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疼痛有不同程度缓解者4例389,占89.2%;无效,用肌肉注射止痛药者47例,占10.8%。

    作者:黄运红;银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肿瘤术的感染因素以及防治感染对策。方法选取64例于近一年来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的患者,对行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的患者,送细菌培养,以研究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的年龄以及住院时间和感染的发生成正比,并且制动因素引起感染的几率较大,其次是侵入性操作,后是误吸,分别为78.1%、47.9%、12.5%。结论要预防颌面部肿瘤术的感染,应探讨引起感染因素具体有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患者发生误吸、制动因素、侵入性操作等,并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才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分析探讨

    目的:讨论口腔外科颌面部发生损伤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外科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治疗的颌面部损伤患者240例,回顾性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240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有220例患者得到良好的恢复,而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现血肿的患者为3例,面瘫患者为5例,无意识自伤的患者为2例,窒息患者为2例,唇部畸形患者为1例,局部组织坏死患者为3例,神经损伤患者4例,其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8.3%。结论:就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来说,应该在早期实施细致的清创,无菌缝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使瘢痕与感染的形成有效的降低,并使伤残程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作者:雷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