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康霞

关键词:急诊科, 过度换气综合征,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48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急诊科实施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过度换气综合征是医院常见的急诊之一,只要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逆转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方式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耳鼻咽喉科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例6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一期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CWD32例)与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CWU36例)两种常用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CWU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 CWD 组;CWU 组语频区听力提高幅度及气骨导差缩小程度明显优于 CWD 组,两组比较差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行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复听力功能为本病外科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病变清除彻底同期听力重建术后疗效满意,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宋巍;王浩;拾景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患者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 PICC 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在 PICC 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堵管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局部渗血1例,过敏1例,穿刺失败1例。结论:通过对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 PICC 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华;伍晓华;董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部皮瓣修复小儿多指外伤的护理

    多指外伤及烧伤往往伴有肌肉、神经、肌腱、血管损伤或坏死,甚至危及肢体远程的存活,单纯植皮往往难以存活[1]。为保留患儿手指的长度、功能及外形,需要利用皮瓣进行修复,以减少截指的伤残率[2]。对于多指损伤因其创面较大,需要较大面积的供瓣区,而且修复也比较棘手。下腹部皮瓣因其血液供应丰富,切取组织量大及供瓣区相对隐蔽的特点,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经常用来修复手或前臂软组织的缺损[3]。我科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采用腹部皮瓣修复小儿多指外伤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论医疗纠纷案件审理视野下医院病案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在现今医疗体制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种医疗纠纷案件也开始逐渐出现,目前医疗纠纷案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从医疗纠纷案件审理的角度来对医院病案的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丁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对护理治疗的配合程度、对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配合和功能锻炼的掌握。

    作者:谢小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科门诊儿童患者干眼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眼科门诊儿童患者干眼发病率及其相关性。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统计出儿童眼科门诊患者168例,患者年龄在6~14岁之间,利用泪膜破裂时间及改良之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表研究儿童干眼病的严重程度及患病率。结果:本次调查的儿童干眼病患病总患病率率为21.8%。其中6~10岁组儿童84例,干眼病患病率为16.2%;11~14岁儿童84例,干眼患病率为24.1%。6~10岁组儿童 OSDI 平均为1.62±0.69,11~14岁组儿童 OSDI 平均为2.56±0.91,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0岁组儿童 BUT 均值为13.06±3.78s,11~14岁组儿童 BUT 均值为10.03±2.98s,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每天使用视觉终端超过2小时的儿童组干眼病率为46.7%,对照组为11.4%;近3个月患结膜炎儿童干眼患病率为27.9%,对照组为8.1%,P <0.05,组间 OSDI 及 BUT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范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一旦确诊应急诊行手术治疗。而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应重视护理工作,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可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治疗费用。我院近年来对108例急性阑尾炎实施全程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加以分析探讨,并且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基本恢复正常,其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腹部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1例患者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这三类患者经过及时地预防和护理治疗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非常好,通过在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的血糖平衡,降低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石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78例胆囊常规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急性胆囊炎病人实施常规胆囊切术手术的有效性。方法:任意抽选本院肝胆科2013年12月-2014年6月接收的急性胆囊炎病人78例,通过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方案为78例确诊患有急性胆囊炎的病人进行救治。结果:实施手术治疗后,78例病人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疾病痊愈情况良好。其中有66例病人完全康复,12例病人手术显效,完全痊愈率为84.6%。结论:基层医院应该普及常规胆囊切除方案为胆囊炎病人进行治疗,使病人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王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人员流动与护理安全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的医务人员增多,特别是有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非常紧缺,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待遇较差,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的更替也相应的加快;加之,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医院采取向社会聘用护士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但聘用制护理队伍存在着流动性大的问题影响医院的管理,护理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尽快稳定护理队伍,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夏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眼内炎的临床分类及诊治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通常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的玻璃体感染性炎症。眼内炎一般分为感染性眼内炎和非感染性眼内炎,感染性眼内炎又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临床医师应重视眼内炎的病原学检查,对眼内炎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大意义。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炎的理想方法,强调尽早手术,能不同程度挽救患者的视功能,但总体预后仍欠佳,常有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导致眼球丧失。

    作者:陈荆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眼轮匝肌重叠缩短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眼轮匝肌重叠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12.02-2014.02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均接受改良眼轮匝肌重叠缩短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0.5年。结果:术后早期全部老年患者下睑内翻倒睫症状得到矫正,刺激症状完全消失。随访0.5年未发现复发的病例,复发率为0%。结论:改良式眼轮匝肌重叠缩短术较改良前更加简单易行,轮匝肌不容易滑脱,远期复发率为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朱丽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 DVT 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简述降钙素原检测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降钙素原检测(procalcitonin,PCT)对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比 C 反应蛋白(CRP )、各种炎症反应因子[细菌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β,IL -2等]更敏感,更有临床应用价值,实施实验室 PCT 检测将有助于临床中对于严重细菌感染者的分组和鉴别。

    作者:朱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成人正畸矫正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成人正畸矫正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正畸矫正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8.82±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2.82±1.06)分,两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成人正畸矫正治疗过程中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的满意度。

    作者:施恩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目的:产科护理的工作特点是高风险性,随时都可能接到急诊,孕妇在分娩时情况变化快,风险随时有可能发生于,甚至不可预见。方法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产科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确保母婴安全和自身权益。

    作者:辜乾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在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模式,再选取同期3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前两天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第三天疼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明显减轻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外科系统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肿瘤病人化疗的临床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做好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1心理护理通过对130例化疗病人的心里分析,因其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心里反应亦各异,开朗稳定型的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紧张恐惧,个别甚至表现为消极悲观。所以在护理中我们应及时掌握病人的心里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病人关心体贴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便其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作者:黄丽;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2例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脑室内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分别在脱水剂应用剂量、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预后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作用显著、预后良好。结论:有创颅内压在改善脑室内出血患者的预后、减少脱水剂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作者:姚红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压疮的蒙医预防护理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受压局部的红斑,麻木,疼痛,破溃,坏死,溃疡。部分因局部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甚至败血症。现在的护患矛盾的越发激烈,并且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成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并发生医患纠纷,因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成压疮护理工作中的核心重点之一。

    作者:图叶;斯琴格日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