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探讨

黄芳

关键词: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积累有益经验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6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结果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有:心理护理问题、住院环境护理问题、饮食护理问题、并发症护理问题、呼吸专业护理等方面。结论在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护理,以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细节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细节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研究网状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5例难治性创面采用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结果20例创面愈合良好,5例创面少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约1周后完全愈合。结论网状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有协同作用,操作技术简单、有效,节省皮源,疗程缩短,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武;李少峰;淦作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总结降钙素原(PCT)及 C 反应蛋白(CRP)在各种发热性疾病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住院发热性疾病患儿病例共128例,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分析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在不同疾病组中的表达。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 PCT 均值分别为(1.7±0.92)ng/ml,(0.14±0.04)ng/ml,(0.36±0.11)ng/m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 CRP 均值分别为(26±4)ml /L,(3±1)ml /L,(101±15)ml /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 及 CRP 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老年身心护理的实践

    病人在患病以后,不仅身体受到伤害,而且心理负担加重,住院期间会有与常人不同的心态。从传统医学理论到现代医学实践一再表明:老年内科临床医疗中应把心理护理提升到重要的高度,在实践中积极实现对病人康复的助益。本文结合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从身体和心理两个层次对老年呼吸内科病人进行护理的新型模式。该模式在实践中表明,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收效明显。

    作者:卢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综合治疗+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纳洛酮+醒脑静治疗。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70.1±23.5)min,临床症状消退时间(246.3±47.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苏醒以及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而且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于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为了提升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整体质量,部分教师开始应用相关多媒体技术,旨在有机联系护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与基础课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期能为业内人士带来参考,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从而不断提升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整体水平。

    作者:何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孕前检查是国家取消强制性婚检后保障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人口素质、阻断出生缺陷的首道屏障,但目前甲状腺功能检查并未列入常规孕前检查项目中。本文就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些研究等进行综述,

    作者:张永轻;常保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呼吸内科是进行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呼吸内镜技术则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呼吸内镜医生可以直观、准确、快速的了解患者的情况,与其他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作者:国立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前米索前列醇预处理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手术前米索前列醇预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用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用药组术前3小时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4mg,对照组术前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用药组手术时间短(p <0.005)、出血量少(p <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米索前列醇预处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进而缩短麻醉时间,减少麻醉风险。

    作者:郭淑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肿瘤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其沟通技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88%,护患纠纷发生率2%;对照组满意度40%,护患纠纷发生率1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能明显减少护患纠纷,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职护生利他行为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加强中职护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有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有助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和谐社会环境的创建。本文对中职护生利他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中职护生利他行为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对中职护生利他观念的引导、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利他行为的正确引导。

    作者:钟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饮食加运动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糖尿病预防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糖耐量减轻人群对其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患者,确诊62例为糖耐量减轻人群,将一些简单的糖尿病病预防措施告知对比组,干预组糖耐量减轻人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干预,观察2组疗效。结果:干预组 IGT 患者的 FPG 以及2hPG 的数值比对比组 IGT 患者的数值明显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 IGT 患者进行运动以及饮食上的干预,能使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减低者血糖降低,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腹腔镜胆道手术后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方法选取66例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患者,将被研究的66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3例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观察2组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患者要少,同时,两组患者餐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1%、18.2%。实验组患者餐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加快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术后的肠胃蠕动,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与临床推广。

    作者:俞雯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合并背部包块的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女,8岁4月。因背部包块5天入院。患儿于5天前背部出现一小包块,到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包块逐渐增大,疗效不佳。今来我院门诊求诊,经仔细体格检查,发现背部腰椎旁右侧有一直径3cm 包块,皮肤轻微青紫,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细小斑疹,以“背部包块原因待查:1.过敏性紫癜,2.背部血肿”收入儿科住院。患儿系 G2P2,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00克。生后母乳喂养,智力体格发育可。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传染疾病史及过敏史。入院时体格检查:T36?8度,R22次-分, HR78次-分,Bp95-60mmHg.面色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口唇淡红色,咽红。颈软,胸廓无畸形,背部1-3腰椎有一直径3cm 包块,颜色基本正常,略带青紫,按压质地稍硬,无波动感,双肺呼吸音稍粗,无音,心率78次-分,率齐,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斑疹,直径2-3mm 大小,与皮肤相平,压之无褪色。脊柱及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 WBC7?8×10∧9/L,Hb110g/L,PLT150×10∧9/L,L0.6,N0.4,ESR36mm /h,CRP 阳性。出,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部分凝血酶时间正常,纤维蛋白原量正常。尿常规潜血25,大便常规正常。肝胆脾,双肾膀胱输尿管彩超检查正常,背部包块彩超提示血肿。入院后避免过敏原接触,抗感染,及给予大量维生素 c,抗组胺药,钙剂减轻过敏反应,安络血止血,阿斯匹林抗凝等治疗5天后,背部包块消失,双下肢斑疹明显消退,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合并背部血肿,紫癜性肾炎”。门诊随访1年,血尿有反复,口服保肾康等治疗,血尿终消失,临床痊愈。

    作者:刘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在整体护理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简称 CPN),另一组为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非临床护理路径组(简称 NCPN)各50例,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而患儿及家属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 CPN 使家属满意度提高,缩短住院天数,并减少住费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韩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对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45例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针对性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45例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及整体护理干预后28例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7例自动放弃出院;且护理前后比较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 <0.05)。结论:在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可推广应用。

    作者:薛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

    产褥期是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范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拟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0%(P <0.05)。结论:在结肠癌手术围手术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克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3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我国人口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质发生变化,由于跌倒摔跤或其他外力作用造成的股骨胫骨受损时有发生,因此高龄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是比较常见的,该手术操作复杂、创面大、失血多。再加上老年患者多数伴随其他并发症,在给高龄患者手术时进行麻醉处理的难度较大,手术耐受性及麻醉耐受性都相对较差。然而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因此在进行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要慎重麻醉。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