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生
目的:观察胰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病人救治中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收治的16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治愈11例,3例死于重度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死于术后门静脉修补后仍无法控制再出血,1例死于术后拒绝治疗,2例死于术后败血症,1例死于术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结论:胰腺损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中根据损伤部位,合并伤,全身情况行控制性手术 DCS 可以优于传统手术,可提高胰腺外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病人舒适度,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社会公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了一个制度探讨的课题,当前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既包含护理人员素质的不足也包括护理人员数量的欠缺。本文将主要以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现状与对策分析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朱俐;胡建美;段雪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对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在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间于本院收治的5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采用制订好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按一般的医嘱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后,病情控制良好、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效果很好,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控制医疗成本。
作者:杨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烧烫伤治疗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给予碘伏治疗,研究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20例,占64.5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30例,占96.77%,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可将病菌分子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与外界接触,对该创伤部位起到一个药物屏障达到保护治疗效果,提高治疗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将科学的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证,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的护理方法及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估,确定结论。结果: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内瘘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9%。结论:运用科学的循证护理方法,可大大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程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1、2期酒糟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口服皮肤病血毒丸20粒,2次/d,甲硝唑片0.2g 2次/d 维生素 B6片20mg 3次/d,外用复方硫洗剂2次/d。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皮损处,隔日1次,每次5分钟,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加用药物倒模术。结果:治疗组有93.3%,对照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药物倒模术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1、2期酒糟鼻疗效好、使用安全。
作者:刘萍;刘兰;雷雯霓;吴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医临床路径在膝痹病中的应用。方法:将选择的符合膝痹病诊断的1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70例不经过中医临床路径,另外一组70例经过中医临床路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3个月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B 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 A 组,B 组患者满意度比 A 组高,B 组患者满意度为92%,A 组患者满意度为85%,患者临床疗效较好,3个月再住院率下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对于膝痹病患者而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降低3个月再住院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兆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产科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1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表明,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患沟通不足31.6%,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36.8%,医护人员危险因素42.1%,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73.7%等。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充分了解孕产妇的身体状况,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确保产科护理全程的规范安全。
作者:余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患者对拔牙有关方面的畏惧程度。方法:对门诊需行拔牙术的成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畏惧程度较高,45%的患者经历拔牙后畏惧程度降低,局麻注射在畏惧因素中居第一位,有50.4%患者选择今后及时拔除患牙。结论: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畏惧程度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朱涛;刘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前牙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门诊90例前牙缺损或者牙体变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前牙金属烤瓷修复,实验组患者采取前牙全瓷冠修复,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前牙修复的边缘完整性、解剖外形及颜色等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前牙经修复后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前牙修复的边缘完整性、解剖外形及颜色效果比较,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前牙经修复后远期总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前牙全瓷冠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且修复后远期并发症率低,是修复前牙的首选方法。
作者: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预防接种是当今人们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途径。主要方法有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以及皮内注射给药。但是在注射过程中,不安全的处理手段会导致接受接种的人群受到伤害,所以杜绝不安全注射才是对接受疫苗的人群的安全有健康意义。本文旨在讨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注射的护理思路。
作者:王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米诺环素对于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效果,讨论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的特点。方法:选取某医院的80例皮肤性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皮肤感染组、淋病组、痤疮组、宫颈炎组以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对不同疾病患者采取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与记录。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于患者的各类疾病出现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感染组的治疗率为94%,淋病组治疗率为71%,痤疮的治疗率为87%,宫颈炎的治疗率为91.3%,非淋球菌行尿道炎的治疗率为91%,经治疗后将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出淋病患者的治疗率较低,其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出现的各类疾病,采取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患者痛苦明显减少,而且临床效果都比较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作者: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及异体皮覆盖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Ⅱ度烧伤68例患者为对象,其中37例患者在烧伤后24h 内进行手术治疗,记为观察组;另外31例患者在烧伤后24h -96h 内进行手术治疗,记为对照组。手术治疗前均对患者进行清创,补液,改善循环和抗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是的削痂面积,休克例数以及植皮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愈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及异体皮植皮能防止创面加深,缩短愈合时间并恢复后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李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使用药物更加安全。
作者:孙玉杰;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氨曲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68例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曲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菌消除、肺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痰液病菌清除率90.48%(19/21)比对照组72.22%(13/18)高,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8.82%(3/34)与对照组14.70%(5/34)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曲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病菌感染清除率。
作者:刘世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了解中风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如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手卫生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5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因为经手接触传播,是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我科从2013年9月-11月,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俊英;蔡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和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安静组、运动诱导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组,分别观察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态4呼吸速度和 ATP 合成速度。结果:在运动诱导过程中活性氧生成先上升再下降,运动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时活性氧生成明显高于安静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峰为运动时120分钟,显著高于运动150分钟时(p <0.05)。线粒体态4呼吸速度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120min 时达高峰。ATP 合成速度于运动45分钟时增加,然后减少。结论:运动诱导初期,ROS 的大量产生可能通过维持适宜跨膜电位来保护线粒体膜,调节能量转换,ATP合成速度下降。随着 ROS 的不断生成,ROS 可能通过质子漏在能量转换和输出间起着精确的类似“开关”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满意度是医疗护理质量的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患者满意度的基础。本文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患者满意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患者满意度实现的基础;患者满意度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必要条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患者满意度来体现,患者满意度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就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有利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提高。
作者:胡美华;杨土保(校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传统的医学检验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本文简要剖析了检验医学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代医学模式下,检验医学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检验医学的创新突破和快速发展。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