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张彦

关键词:后腹腔镜, 泌尿系统结石, 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后腹腔镜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患者均采取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00例泌尿结石系统患者经过后腹腔镜治疗后,结石均被清除,病情均好转,平均手术时间(45.3±21.2)分钟,平均出血量(2.68±1.32)毫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8±1.9)天。结论:后腹腔镜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具有较好的疗效,结石清除率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温经汤加减治痛经之经验

    笔者在2002年至2013年十余年期间,根据经验用古方温经汤加减治疗寒凝之痛经,效果显著。现讨论如下:

    作者:杨祝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凝血及纤溶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悬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100例,分为气腹腹腔镜组和悬吊腹腔镜组。分别记录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与结论:PLC 对凝血及纤溶指标影响大,而 SLC 影响小。PLC 作用时间短,恢复快,术后下床早。

    作者:王永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寻找解决办法。结果:精神科安全隐患包括:病人自身、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刘海萍;陈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研究毒蛇咬伤案列,总结应急处理能力,以提高临时施救能力,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的30例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名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就医,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治能力,进行现场自我急救,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吕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科临床护理细节与安全工作探讨

    目的:对眼科临床护理细节和安全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眼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6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我院眼科临床护理具体情况,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就眼科临床护理细节和安全进行调查,分析所存安全隐患的原因,且基于此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从抽样调查分析中发现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且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对科室环境卫生不是很重视,导致交叉感染。经严格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以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结论:在眼科临床护理中,护理细节工作与安全工作十分重要,要想获得显著的效果,除了要采用有效且积极地护理措施外,同时还应增强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以此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除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配合运动与饮食等综合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5例,均采取常规护理,另外观察组采取抚触联合游泳,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 NABA 总分为(39.75±3.71),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体重、身高和头围增长分别为(128.55±10.54)g、(37.42±5.04)mm 和(34.69±3.64)mm,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结论:抚触联合游泳可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景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体会

    手卫生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5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因为经手接触传播,是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我科从2013年9月-11月,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俊英;蔡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目的:胃溃疡患者使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2例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将这82例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奥美拉唑,实验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41例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93.7%和73.1%,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胃溃疡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确切,较传统的治疗药物,疗效要好,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曾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理工作体会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加强沟通,才能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护质量。

    作者:何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临床路径对新护士工作指导的应用

    目的:运用更科学有效的方法改进指导新护士工作的方法,使其更迅速的成长为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新生力量。方法将科室的新护士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以制定的护理临床路径表为主要指导工作,比较两种带教方法的差异。结果以临床路径为护理带教方法的带教方式评价优于传统方法的带教。结论护理临床路径的运用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本专业的疾病护理相关知识,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懂得有效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统一的流程化培训,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作者:陈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36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住院的死亡病例病因,为疾病的治疗和控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后死亡的836例患者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死亡的病例当中主要疾病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病例总数的%;男性547例,女性289例;有502(60.05%)人70岁以上。死亡患者主要以7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结论住院死亡的主要为中老年男性患者,主要的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所以院方对此类患者应当加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陈进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究

    中药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是影响中药使用安全性,推广中药应用的主要重要影响因素。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安全系数高的提取技术,加压溶剂提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环境科学、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的成熟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制约因素。为此,本文从加压溶剂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以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分析,深入探索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

    作者:邓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腺癌保乳治疗20例疗效观察

    随着乳腺癌早期患者的增多,保乳治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 I -II 期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研究证实,局部广泛切除合并放疗与乳腺癌根治术相比,远期疗效相似[1],我院2005年开始采用保乳治疗乳腺癌,共计20例,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均采用2005年1月-2013年10月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2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 I -II 期乳腺癌,年龄33-61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肿瘤位于外侧区14例,内侧区6例,病理类型:浸润型导管癌12例,浸润型小叶癌4例,粘液腺癌3例,髓样癌1例。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母乳喂养的意义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评估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的意义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健康产妇及新生儿各300例,其中98例纯母乳喂养(观察组),其余202例混合喂养,比较两组产妇及婴儿常见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乳腺管阻塞、乳头皲裂、乳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尿布性皮炎、肺炎、发热、腹泻、鹅口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可降低产妇和婴儿常见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郑刚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321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应用13C 呼气试验对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体检中心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健康体检者33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3C 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组体检人群 Hp 感染率为38.36%,低于全国水平。且男、女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Hp 在健康体检中的阳性率比较高,它的存在及其致病性是很严重的,一定要提高对 Hp 的认识,开展人群 Hp 普查,加强对健康人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群防病的意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

    作者:陈利华;徐加英;屈姝均;严晓英;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唇腭裂患者心理治疗个案护理

    唇腭裂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营养、内分泌、感染、理化损伤、药物、烟酒等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胚突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阻产生的畸形。它能够影响人们的面容、表情、进食、语言功能等。现在,随着唇腭裂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唇腭裂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张怡;施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套装吸痰、吸氧用物在老年病房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套装吸痰、吸氧用物在老年病区抢救中为护士提供快捷,为患者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方法设置套装吸氧、吸痰所需用物,并独立包装。结果抢救中套装吸痰、吸氧取用时间缩短,护士满意度99.9%。结论套装吸痰、吸氧用物的应用,提高了老年病区护士的应急能力,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

    作者:麦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其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出现的14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0例产后大出血,3例胎盘植入出血,1例晚期宫颈癌出血),应用 Seldinger 技术,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结果:所有患者的插管均取得成功,手术顺利完成,出血情况得到控制。经研究分析发现,14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主要的发病原因为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体内β-HCG 水平均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高达100%,手术平均时间(66.34±5.31)min,住院时间(4.66±1.07)d。结论: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具有创伤性小,止血速度快,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死亡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左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当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年龄、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随后的康复功能锻炼中对观察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5d,少于对照组的23.3d;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针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相比于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单芦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