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常宇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要更好,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数量比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痛人流患者而言,融入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减少麻药用量,并且患者苏醒时间也比较快,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将我院性病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慢性前列腺炎分为观察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对照组(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MH、UU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H检测阳性率(9.4%)、UU阳性检测率(37.5%)稍高于对照组8.3%、31.2%,但两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时感染MH以及UU者5例,占到6.3%。结论: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具有较高的MH以及UU阳性检测率,但与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无明显差异,提示MH以及UU感染可能与前列腺炎发生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全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神经外科的术后感染护理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3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135例,在CQI的模式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颅内(P<0.05)和下呼吸道(P<0.05)以及泌尿道(P<0.05)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CQI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程且持续的控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了更高的定位标准,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在科室使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渐见成效,持续质量改进(CQI)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中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可在神经外科的护理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的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30例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治疗采用泪道内窥镜治疗法。同时以饮食卫生、心理疏导以及生活习惯等护理管理为主,做好疏导工作,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结果:对照组120例患者与观察组110例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益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深入分析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方法,探讨了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进行诊断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7.78、78.89;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受孕率分别为67.78、42.22;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患者受孕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进行诊断治疗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对我国治疗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石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指导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康复指导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统计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评分为(41.5±3.2)分,对照组平均调查评分为(28.7±4.6)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1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2.5±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护理康复指导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杜邱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因此探讨DVT的形成和护理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探讨了骨科大手术后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吴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加替沙星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医治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加替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炎琥宁,对比2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相对于对照组患者82.0%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热消退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更短,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均相对轻微,且发生概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加替沙星治疗基础上联合炎琥宁,能够收到确切的临床医治效果,且不会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疗程造成消极影响,具有高效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康复期护理方式,评估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针对性的系统护理,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2%(51/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8%(39/5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方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侠;陈杰;陈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和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0例,流体直径6~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缓慢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海绵状血管瘤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T复诊病变缩小80%4例,病变缩小50%以上12例,缩小50%~30%3例,缩小30%以下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好,严格掌握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的。
作者:牛书明;齐海良;宋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分析本市城区已婚女的妇科彩超检查结果,宣传相关保健知识,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市城区所辖的行政、事业、企业、社区、街道共124个单位的5827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彩超检查。结果采取各种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共3725人。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的有不同程度下移共485例,约13.02%,本人不知道已脱落的26例,约0.7%。各种妇科疾病共检出1130人,发病率为19.39%。前三位是子宫肌瘤,炎性肿块,卵巢囊肿。结论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很重要。各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应加强定期生殖健康检查和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作者:周稚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6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身心状况,评价试验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检查后血压、心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中配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检查和治疗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应用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应用缩宫素进行分娩的93例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3例产妇经护理后,成功引产80例,引产成功率为86.02%,其余13例引产失败产妇中,宫内窘迫3例、头位难产7例、不能忍受疼痛3例,经引产失败后均改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在分娩中应用缩宫素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注意观察胎心音、宫缩、宫口、先露高低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分娩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情绪均稳定,除1例手术不成功外,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检查与普放检查对于诊断肺部孤立性球性病变的诊断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73例,分别采用普放检查和胸部CT检查以确定其病症。结果:采用普放检查有3例恶性肿瘤漏诊,占总例数的4.11%,误诊率为9.59%;采用胸部CT检查有1例良性肿瘤漏诊,占总例数的1.37%,误诊率为1.37%,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与鉴别中采用胸部CT扫描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对于病症的诊断具有极小的误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国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妇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和抗炎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康片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及抗炎药,有效缩短阴道持续性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阴道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翁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接受胃癌术的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管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不接受化疗,观察组接受化疗,对比两组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然后对影响生存率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和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癌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辅助化疗是影响患者的独立因素。
作者:王炳梅;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能会导致患者急性发作概率提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为减少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及降低再住院次数,并缓解部分患者住院难的问题,我科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结论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差,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应及早诊断、规范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洪素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骨科高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8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高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小芬;桂自珍;刘回芬;黄天雯;陈晓玲;刘巧梨;何翠环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