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目的:通过对 ICU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研究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ICU 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分析患者中存在的引发 ICU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结论随时评估患者、预见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出系统的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预防 ICU综合征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结果:101病例中,其中2例未经临床干预因肺栓塞首诊入院检查,另99例经治疗后,随访6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51例经临床溶栓治疗后复查血栓体积减小或症状减轻。结论:彩超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能够准确诊断,并协助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协助诊断及预防肺动脉栓塞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卫锋;费正东;曹磊;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方法:将112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6例,前者给予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矫正裸眼视力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命活力,心理健康,躯体、社交功能得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治疗后以上指标评分显著上升组内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组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后,视力可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峰;徐蕊;曲翠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残冠残根的治疗和疗效。方法对92例患牙行根管钉与树脂充填修复并观察2-3年。结果成功率为97.8%。结论根管钉与光固化树脂修复残根冠残能很好的恢复牙体外形和基本功能,是一种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缝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缝合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医用羊肠线传统缝合术。结果: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手术缝合时间短,伤口愈合好,不用拆线,住院时间短,产妇痛苦少,效果满意。结论:会阴侧切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闭孔疝是腹内脏器,经骨盆侧壁闭孔管向股三角区突出的隐匿性疝,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占所有疝的0.05%-0.7%,占肠梗阻手术患者的0.2%[1]。大多数闭孔疝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以及患者主、客观因素,常常延误诊治,导致患者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病死率极高。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5例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学习,分析和查早易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尹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分析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存活率为84%,有3例患者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塞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易发生血性转化,因此早期的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才是抢救的关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师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沧县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预测发病趋势,提出新的免疫策略,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无菌压舌板压舌根用无菌棉拭子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咽部粘膜擦抹分泌物而后接种于奈瑟氏平板,保温送往化验室。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10%CO237℃环境下培养24 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镜检并做血清学分群分型试验。结果2012年沧县流脑报告带菌率平均为2.09%,其中0~5岁幼儿带菌率为4.05%,6~10岁儿童带菌率为1.20%,11~15岁中小学生带菌率为1.64%,16~20岁中学生带菌率为2.97%,大于20岁人群带菌率为0.0%,0~5岁幼儿和16~20岁儿童报告带菌者人数分别占被检测人群总带菌者数的37.5%;6~10岁幼儿和11~15岁儿童报告带菌者人数分别占被检测人群总带菌者数的12.5%。讨论2012年的检测结果表明,沧县流脑疫情基本稳定,但不容乐观,因在带菌者中发现了致病株,历年来沧县对流脑检测和预防工作非常重视,根据检测结果尤其应加强对农村易感人群进行流脑疫苗的有效接种,在人群中形成一道免疫屏障,有效预防流脑的暴发流行0。
作者:杨洪桥;李秀芝;代国军;卢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分析本市城区已婚女的妇科彩超检查结果,宣传相关保健知识,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市城区所辖的行政、事业、企业、社区、街道共124个单位的5827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彩超检查。结果采取各种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共3725人。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的有不同程度下移共485例,约13.02%,本人不知道已脱落的26例,约0.7%。各种妇科疾病共检出1130人,发病率为19.39%。前三位是子宫肌瘤,炎性肿块,卵巢囊肿。结论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很重要。各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应加强定期生殖健康检查和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作者:周稚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尿毒症。其病程长,难以治愈。针对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可满足患者对饮食的要求,体现饮食文化;满足营养和治疗的目的,有效的减少并发症。
作者:肖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当代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命质量提高的渴望,ICU 已成为重症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3年SARS之后ICU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ICU收治的大多数是病情危重,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病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病痛,还要背负精神上的压力。如何更好更全面地护理病人已成为ICU护士的一项艰巨任务。罗伊模式概念的建立基于Nelsond的适应概念及Von Ber-talanf y的系统理论〔1〕。他认为所有患者都是一个包含生理、心理、社会性的适应系统。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概念框架去指引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评估,问题确定,目标建立,计划,干预及评价。因此,应用此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更好地对患者实施护理。
作者:龙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5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6例行内窥镜鼻窦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22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3.6%)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17.9%)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作者:戴旭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心得。回顾分析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56例患者痊愈出院,未愈自动出院的2例,死亡2例。结果:加强临床急救和耐心细心的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治愈,减少上消化道大出血后肝性脑病和感染的发生,护士在急救护理中应突出急、快、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可是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明显的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赵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方法对使用氟哌啶醇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同时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治疗的进行。结论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选择合适的用药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郭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提高外科护理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将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72小时后进行疼痛率比较,用直观类比标度法检测术后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76.4%。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育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呼吸、心跳骤停是机体紧急、危重的状态,是急诊科危重的病例,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心肺复苏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导致全局的失败。在抢救过程中,特别是复苏阶段,护理工作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效率的高低,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及维生素A醇,是脂溶性维生素之一,能使上皮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并参与人体视紫红质的形成。本文主要简述维生素A缺乏症和过多症在口腔临床表现。
作者:吕丽;王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状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85%(17/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12/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出血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面部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普通针刺组(28例)和针灸美容针疗法及超声波综合治疗组(34例)。普通针刺组采用针刺手足阳明经及临床常用调理内分泌的穴位如: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太冲、曲池、合谷、外关等。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针灸美容针及超声波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的体针(穴位基本同前组),面部局部黄褐斑区域的美容针结合超声波(伊藤US-100)治疗,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两组分别观察黄褐斑的治疗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1),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愈显率61.9%(34/21),,总有效率为95.2%(30/32),普通针刺组愈显率为36.8%(7/28),总有效率为76.3%(2/28),,组间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美容针配合面部超声波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志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对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经有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略微讲述了中西医结合在内科治疗中的发展状况,并列举其治疗优势,终提出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率的对策。
作者:尚迎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