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苏琪乐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隐睾的概述

    隐睾是常见的男性生殖器异常疾病,隐睾的诊断和正确合理的处理对预后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关于隐睾的文献温习,并作一概述。

    作者:谭振琨;肖龙;肖民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思考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相关的专家队伍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然而,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的人才数量的增长还不能跟上医疗科技发展的步伐。本文就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中许多长期慢性病、老年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致使一些常用的静脉遭受严重的破坏,会使患者产生急躁情绪,对医护人员态度也会表现生硬、不满,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我科室开展了逆向静脉穿刺,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清热燥湿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100例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入选病例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高锰酸钾稀释液(1:5000)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痊愈速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燥湿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疗效肯定,有推广价值。

    作者:佟会利;丛坤;施慧;韩小静;戴毓;张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6例胃肠穿孔患者的病例,对其CT及X线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胃肠穿孔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12例,外伤所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者8例,胃癌穿孔3例,肠缺血坏死致回、结肠穿孔3例。CT表现为上腹部剑突下隐窝、肝裂、胆囊窝及肝肾隐窝游离气体或散在游离气泡影,并同时发现腹腔内积液存在18例,后腹膜(右肾周)有游离气体,并有积液及腹膜后组织水肿8例。结论:CT为断层图像,克服了X线影像重叠的缺点,同时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位于脏器间的少量气体,在诊断少量气腹上的优势CT更为明显。

    作者:罗信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1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此类患者应特别注意观察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是否缓解等。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继发低血糖,以防因低血糖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供血重新分布,造成心肌更大面积的梗死而加重心脏损害。此时,血糖宜维持11.0mmol/L左右,不宜降得太低。同时注意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损害,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应及时检测心肌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为抢救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邢佳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内分泌科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讨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患者均通过常规护理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60例,患者均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及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优良率为73.3%(44/60),治疗组患者患者满意度为96.7%,优良率为96.7%(58/60),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中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效果显著。

    作者:冯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化妆品发油致固定性药疹误诊1例

    固定性药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使用西药、中药、染发剂等引发固定性药疹均已有文献报道,而化妆品发油外用引起的固定性药疹从未见文献报道,作者就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无边;黄谢梅;卢柳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文章通过总结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为护理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新形势下避孕药具的管理

    避孕药具管理作为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促进计划生育的有效性与顺利性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使得我国各省市避孕药具的发放与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顺利。因此,本文就通过对新形势下避孕药具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加强避孕药具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所用。

    作者:陆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老年痴呆的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痴呆的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中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持续时间为1年,一年内用日常生活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感知评估。结果相比无居家护理的实验组中老年痴呆患者在精神护理和居家护理之后,患者的大脑衰退速率大大减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中老年痴呆的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作者:王志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吸入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比较

    目的:讨论研究吸入治疗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系统组与吸入组,各25例。其中吸入组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系统组给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及肺功能、血气分析值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显示治疗后系统组症状缓解时间(9±3.6)天,PaO2(10.52±1.03)kPa,PaCO2(6.03±1.42)kPa均显著优于一般组(14±5.5)天,(9.36±1.22)KPa,(7.01±1.22)kPa,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较显示系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吸入组72.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较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方面疗效显著.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不适症状,改善呼吸功能;另外,可增加药物抗炎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舒张气道,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显著缩短疾病治疗时间并提高治疗效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我科血透中心在10月份正式开始血液净化治疗。目前已顺利开展血液净化治疗140人次,其中普通血液透析(HD)120人次,血液透析滤过(HDF)20人次。

    作者:刘小燕;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护士急诊护理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40例/组,以及80名相对应的护士进行单对单的护理。在此期间,该80名护士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并且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抢救后进行急诊护理,基本成功的有38例,2例手术失败。后期没有复发案例;对照组病人手术抢救后进行常规护理,基本成功的有32例,失败8例。后期复发的有6例。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后期复发率方面比对照组更佳,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个性化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ive Treatment,MECT,又称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在休克治疗前给予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通过电子计算机系统对大脑分析后,释放出与大脑电波相一致的微电波,抑制大脑的异常活动,控制痉挛症状,同时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血氧含量以营养脑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1,2】。现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魏霏霏;周智英;张金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婴幼儿腹泻与饮食的护理体会

    6个月~2岁的婴幼儿腹泻病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多发,因此也称为婴幼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我国卫生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均将腹泻病列为几种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前者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细菌以大肠感菌为主,病毒以轮状病毒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呕吐、发热、精神不振等。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调。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作者:于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1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实验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片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1%,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有头痛感,用药1周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上的首选药物。

    作者:邵先超;苟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慢性不完全可逆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病,致死率和病死率很高。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不仅产生较高的医疗费用,而且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疾病的稳定期,通过有效的呼吸肌锻炼,可以使参与呼吸的肌肉强壮发达,可明显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锦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围产期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心得

    目的:对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围产期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46例分为观察组23例以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为78.26%,观察组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围产期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能让产妇更为科学地认识到自身的病情并促进产妇积极地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吕妍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