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

孔杰

关键词:血压参数, 原发性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靶器官损害, 资料表, 血压昼夜节律, 血管内皮受损, 中心动脉压, 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 诊室血压, 早期诊断, 早期标志, 血压升高, 相关强度, 常规检查, 指标对, 全身性, 踝部, 国内
摘要: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害,而一些常规检查指标对靶器官损害的早期诊断常存在不足。有资料表明,微量白蛋白尿(MAU)不仅是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也是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1]。血压升高是出现MAU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外大量资料对诊室血压、中心动脉压、踝部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MAU进行研究,但目前尚无资料对上述血压参数与MAU相关强度进行比较。本文旨在对不同血压参数与高血压伴MAU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不同血压参数对MAU的影响程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对耳鼻喉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喉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一周后,对其进行疼痛调查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改善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术后疼痛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模型结合健康手册对提高产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规范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孕产妇的知识水平,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树立良好的生育观和健康行为。笔者在基层综合医院产科工作多年,自2013年6月起对科室产妇实施模型结合健康手册的教育方式,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碘伏纱条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切口属于Ⅱ类或Ⅲ类切口,其切口感染率比较高。控制切口感染,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外科医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在手术切口内放置碘伏纱条,改善切口局部环境和通畅引流的方式,观察其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45例重症哮喘患者应用BiPAP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症哮喘患者往往出现气道高反应,支气管严重痉挛,引起肺过度充气,发生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是一种主要经鼻/面罩进行的正压通气,可以减少吸气肌肉做功,同时有支气管扩张作用,保证高浓度氧气吸入,纠正呼吸衰竭,与支气管扩张剂合用治疗重症哮喘有良好临床疗效[1-2]。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45例,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报导如下。

    作者:徐月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系统护理干预46例手外伤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对系统护理干预手外伤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手外伤患者4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手术之后实施相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性的护理,然后再对两组手外伤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外伤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发生了明显的减轻(P<0.05),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比参照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升高。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手外伤患者的效果对缓解患者的疼痛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生理实训老师自律行为对学生德育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生理实训教师的自律行为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校必须参加生理实训课程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班,每班各38人,分别安排自律评分高(A班)和自律评分低(B班)的教师授课,比较学期末两班学生德育水平。结果:A班学生在实验室礼仪、操作规范性、对实验动物的人道主义及团队合作方面评分(89.5±5.14、92.4±7.36、88.7±7.46、93.6±7.42)、生理实训考核合格率(94.74%),均明显高于B班(P<0.05)。结论:生理实训教师自律行为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作者:胡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00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青浦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9年1月到2011年非重复的临床标本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检测。结果:青浦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的检出率在各类革兰氏阴性菌检测中始终名列前茅,其药敏结果有较大的起伏变化,但是总体不容乐观,耐药率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亟待引起临床,院感,实验室以及各方面高度重视。

    作者:邱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及重要性。方法从高血压的目标健康教育人群、健康方式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果随着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才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促进群众的健康。

    作者:陈锋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的并发症,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间88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88例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60天至1年,其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例,导管破损或漏液4例,穿刺侧肢体肿胀5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堵塞8例,皮肤过敏10例者,感染2例,通过术前健康宣教、静脉选择等护理方法,减少其并发症。结论:正确规范、及时有效的护理操作,可有效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并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少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康复训练,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针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昱婕;张向博;杨建新;周恒;刘自强;初志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中压疮的预防护理

    目的:通过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压疮的防治方法,减少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压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结论压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已病防止恶化。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5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控制惊厥、及时降温和加强监护等治疗,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作者:吴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目的:通过骨科无菌手术术后效果的分析,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患者积极的配合,35例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无1例进行二次手术。结论:加强对病人感染切口的整体护理,护理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有助于控制感染,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联合有效沟通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有效沟通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心理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同时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SDS和SAS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心理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SDS,SAS的评分分别为(43.78±2.67)和(42.34±3.48),均高于对照组的(55.39±2.48)和(57.36±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心理护理配合语言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82名急性心衰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41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41人采用常规治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2.9%。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aCO2、PaO2、HR、SaO2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05,而在SBP指标方面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性心衰治疗中表现出色,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呼吸功能、血气等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将72例患者随即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的方法,然后严密观察两组患者在之后的抢救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抢救时间、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急诊护理能够充分分配护理资源,即护理人员和基础设施,正确使用护理方法,因此在各项数据的记录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统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的治疗中使用急诊护理能更好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另外还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蒋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店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对小店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集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小店区2007-2013年活产数为71643,孕产妇死亡4例(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40/10万。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孕产妇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产后出血、异位妊娠、流产。结论小店区近7年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要进一步实现孕产妇0死亡,必须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

    作者:郝卫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治疗并明确诊断的91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的超声检查,用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清楚显示肛周脓肿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准确提供肛周脓肿相关信息,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纪宗萍;颜冬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25例患者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3例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则为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家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插胃管护理小经验

    我们在给清醒的病人插胃管时病人会配合可能还比较容易,介绍一下我的护理小经验:(1)在插胃管过程中,我们一般嘱咐病人象吞面条一样吞下去,但是干干的嘴巴难以象真的吞面条一样,所以也很难与我们合作。

    作者:黄未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