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思路浅析

周德奇

关键词:癌症, 中医, 病因病机, 治疗思路
摘要:本文指出了邪气侵袭是癌症产生的外在条件,正气亏损是癌症产生的内在基础,癌邪内生是癌症产生的根本;病机上癌症为变异的生命体,具有阴阳双属性,非为痰浊、血瘀、水饮等阴死之邪;治疗上重抗癌邪、补五脏、调阴阳、祛痰浊水饮血瘀、调升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体会

    近年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及取得满意效果的基本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开展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索提高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分时理论,针对不同时期的孕产妇开展灵活生动、新颖有效、形式多样、参与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活动。结果目标人群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健康知识传播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病人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1],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已涉及家庭和社区[2]。

    作者:高亚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临床观察

    探讨小陷胸汤对于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名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病人通过加减小陷胸汤进行治疗。结果:我们从患者就诊前后的甘油三酯、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患者在复诊的一系列指标都比初诊时要有很大的改善,随访半年两人都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结论:按照中医的辨证原则开展治疗,选择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按照患者病情灵活加减,对于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是中医治病的原则体现。

    作者:符关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氟伏沙明对符合抑郁状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显效率为84.6%,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状态安全有效,治疗依从性好,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娄渊敏;赵晶伟;徐保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讨论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47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和闭合克氏针穿皮固定后加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1.33±2.06)d,腕部功能Gartland 评分(1.07±0.25)d,总优良率92%,无移位重新复位者,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闭合复位后,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简单、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县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护理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50例行伊立替康治疗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1)根据SAS及SDS评分方法,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作者:陈芳;钟艳;谢佳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年间收治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高压氧的治疗方法,观察上述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1人,其治疗有效率为82%,而实验组中患者治疗有效人数46人,其治疗有效率为92%,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玉莉;李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人性化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8名泌尿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泌尿外科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泌尿外科的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45例剖宫产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比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并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45人以及45名相对应的剖宫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为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组25例;B组为常规护理组20例,所有病人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护士均给予产前基本护理培训,A组给予额外的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培训,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25例产妇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B组20例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对比,A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护士满意度的比较中,A组81分明显优于B组52分,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模式在破宫产手术后的护理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的时间,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横结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一例

    1.病例介绍男性,53岁,上腹痛3天,超声检查:右上腹相当于横结肠部位探及一低回声肿块,成同心圆状,纵切面上见套鞘,病灶远心端见范围约48×46mm低回声包块,境界清晰,类圆形,内部回声不均匀,间有线状稍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该包块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横结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可能。该患者经空气复位成功后行CT检查,显示为密度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影,CT值-40~-80Hu,提示脂肪瘤。

    作者:徐俊;吴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重症肺结核伴随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治疗39例重症肺结核伴随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治疗后给予所有患者精心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护理效果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给予患者精心的临床护理措施,39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11例,自动出院7例。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治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万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外科危重患者应用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全胃肠外营养在普外科危重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普外科选取一组危重患者82例,按照患者自身身体情况、实际病情及应激情况等制定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方案,观察及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精神状态、白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液淋巴细胞计数等数据资料;结果:82例患者通过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后,所有患者体重上升或者不变,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白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液淋巴细胞计数等数据均有明显升高,实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普外科危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可有效抢治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鲁赛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探讨

    一次性医疗物品由于使用方便、卫生、操作简单,不产交叉生感染,它的应用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纠纷,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使用不善,也会带来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科学管理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是消毒供应中心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全面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由供应室负责发放临床科室使用,下面谈谈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体会。

    作者:马荷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如何进行创新教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在护理学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尤其应进行创新性教学,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及临床的需求。

    作者:许宁侠;周媛;周宝珍;马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见问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常见问题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将质量管理应用到CSSD中,对CSSD工作中的每一薄弱环节进行辨认、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争取医院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配合,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把CSSD工作细化为4个工作小组,并制定各个小组的工作流程;对影响CSSD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重点环节实施细节管理干预.从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服务满意度等进行干预。结果:质量管理实施后,CSSD无菌包标识规范,配置器械功能完好,护士仪容仪表规范,下收下送符合要求,能及时送到指定地点,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基本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且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明显减少(P<0.05)。结论:质量管理的实施,使得CSSD的质量、服务、安全、效率等各个层面都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提升了工作满意度。

    作者:茹敏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遵循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探索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PBL 教学法能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留学生能适应PBL教学法。结论 PBL 教学法提高了留学生内分泌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王红阳;魏剑芬;王颖;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50例患者均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有40例满意,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监测、规范饮食、合理用药、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医学超声波图像的三维成像技术研讨

    由于超声波诊断系统具有非侵入性、实时产生器官动态图像以及移动方便等优点,超声波成像已经成为现代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其中三维成像技术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二维超声波成像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医学超声波三维成像技术。

    作者:王丹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