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洁
目的: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疗效情况和护理工作。结果36例安然度过急性期,安全拔管,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经2~5d抢救后死亡,3例经抢救7~15d后植物状态生存。结论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降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治疗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奥美拉唑治胃病拉唑治疗溃疡等疾病,如果长期使用,可致胃内PH值升高,内环境改变,正常生理制约机制减弱,引发病理性改变。在治疗疾病的收益上,隐藏着险恶的风险,如类癌,胃癌的发生。
作者:郑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抗生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需做头孢类及青霉素类皮试患者726例进行观察。结果:皮试假阳性发生率约占皮试总数的5.3%。结论:对皮试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判断,减少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能够为患者合理、及时应用头孢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创造机会。
作者:于旭云;隋雪梅;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1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总结护理情况。结果:无1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钟占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微生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期为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的患者共计30例为A组,选择同期经治疗已处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愈合期的患者共计30例为B组,并选择无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病史的健康者共计30例为C组。对三组患者唾液标本菌群进行涂片观察并进行统计与记录。结果:三组患者在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A组革兰氏阴性球菌构成为(45.38±2.17),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三组患者在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A组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形成、发展与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构成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要关注口腔微生态平衡,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宛鹏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局部晚期食道癌患者中联用奈达铂每周方案化疗及同期放疗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2013年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道癌病例共计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顺铂每周方案化疗与同期放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奈达铂每周方案化疗及同期放射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近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1.4%的近期疗效和85.7%的1年生存率,这要较对照组的85.7%和80.0%略优,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概率要较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局部晚期食道癌患者联用奈达铂每周方案化疗及同期放疗有确切效果,可在保证近期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安全性理想、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田平;冯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治疗过程中病理学被认为是衔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医学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PBL教学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推动病理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龙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对慢性胆囊炎有独特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毅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并且把患者的身心与社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治愈的结果或“治未病”的层次,这是为患者提供全程、严密而有机的一项系统工程。护理工作者要把不断创新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护理工作的一切细节中,科学有序,扎实高效,突出基础护理、重患护理、知识宣教、出院患者随访等,使护理工作者提高素质业务和职业道德素质,使患者得到治疗、实惠和温馨,使护理服务得到良好的社会信誉。
作者:吉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在深入开展的整体护理中,如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路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的第一线,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任务重得科室,患者病情急且复杂,变化快,流动性大。急诊护士面对紧张的院前,院内的急救工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导致护士身心健康状态不佳,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针对压力源制定相应的减压策略。
作者:吴爱娟;张和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院内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分析,以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叙述。
作者: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运动护理模式对养老院高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影响,探讨适合养老院高龄老人的佳运动护理模式。方法: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选取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干预组老人按活动能力分为3级,每级老人采用不同运动处方护理,对照组老人给予常规护理。6个月后用WHO-QOL-BREF量表对两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老人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运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高龄失能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张洪;曹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出现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进行脾切除术的15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感染、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都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及时对相关的情况作出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程海英;严雪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方法:针对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OS)评分显示:其中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葵花;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感觉分布区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常常单侧发病,可累及眼支、上颌支或下颌支,一支或几支同时发作。临床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疼痛,或者疼痛如刀割,或者疼痛如火灼,或者疼痛如针刺样,早期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缓解,常在触发扳机点后发作或加重。笔者于2009年---2011年期间共收治三叉神经痛第二支疼痛者36例,与卡马西平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短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姝;孙忠人;赵桂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肾结石为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且多发生在青壮年。在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中,肾脏通常是结石形成的部位。若结石较大,则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引发的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且呈阵发性。少数情况下,在肾盂中不活动的结石且无感染发生时,可长期无任何症状,以至于已引起肾功能不全是亦无自觉症状,只在通过腹部B超是偶然发现,但绝大数患者有症状。肾结石虽为良性疾病,但有时会加重阻塞尿路排出尿液,造成疼痛肾积水,严重的甚至引发尿毒症或肿瘤,遂应及早发现治疗并加强预防。
作者:戴长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FXR作为一种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通过调控一系列靶基因的表达,在代谢方面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因此,FXR有望作为治疗临床上代谢相关疾病的药物新靶点。因而对FXR在调节代谢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单眼复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出现两个影像,复视的原因很多,大抵是眼睛的外眼肌无力或麻痹所引起,而外眼肌是由脑神经所控制,所以脑神经或大脑本身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复视。复视产生的原理是一只眼睛的影像落在黄斑部的小凹,而另一眼的影像却不落在小凹上。落在小凹上的影像永远比不落在小凹上的影像清晰,于是形成两个影像。
作者:曾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寻找内口为复杂性肛瘘手术中重要的环节。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作标志液寻找内口,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并分析其比较于传统染色剂所具有的优势。方法:用5 ml空针(去掉针头)抽取3%过氧化氢溶液适量(量约2-5 ml),从外口注入,其产生的大量气体及混合液体可瞬间在瘘道腔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压力向两侧瘘口涌出,术者稍抵压空针封堵外口,防止气液从外口涌出,通过压力骤升,突破内口,通过肛门拉钩或肛门牵开器直视下观察肛管及直肠下段,尤其是齿线区或疑似内口区域,有液气泡涌出点即为内口。亦可混合传统染色剂使用,能发挥两者共同的优势。结果:病人疗效数据显示,3%过氧化氢溶液价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简便。在寻找内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还可与传统染色剂混合使用,结合两者优势,提高肛瘘(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荐。
作者:饶承淑;肖兰福;文海波;马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