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张洁;师改芳

关键词:临床路径, 护理, 小儿腹泻
摘要:目的:对在小儿童腹泻护理当中临床护理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9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针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满意度、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护理当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皮瓣修复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94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47例,治疗组予以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皮肤创面常规植皮术,术后随访4个月,观察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1%、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发生显著肿胀及静脉危象情况,全部供区植皮成活,术后随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部位皮肤与皮瓣质地、色泽相近。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发生静脉危象,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分别从对患者治疗效果、清醒时间和撤机时间等指标的分析来探讨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清醒时间和撤机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能够很好地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与撤机时间,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奇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切口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在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行微创小切口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35±5.8min、平均住院时间7.0±3.1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5±7.9min、平均住院时间9±2.7d;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5例患者术后疼痛,2例患者术后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经济实用,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滕红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臀红的护理

    新生儿臀红又称为尿布皮炎[1],是新生儿期较常出现的一种症状,主要是臀部皮肤长期受含尿液,粪便的尿布湿刺激而引起皮肤红、破溃甚至糜烂。患儿常常因疼痛而哭闹、拒食。针对臀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对60例臀红患儿采取护理措施后发生率降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谊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急诊科护理是医院中任务重、责任大、范围广的科室,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探索急诊科护理的有效管理模式,促进护理管理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对于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崔建;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为金标准,判定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对异位妊娠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回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异位妊娠,而超声诊断77例,诊断符合率为93.9%,误诊5例,误诊率为6.1%,其中3例未流产破裂型患者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破裂型误诊为黄体破裂及炎性包块,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3.9%。结论超声检查能对异位妊娠起到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是临床上诊断异位妊娠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每例病人采取血液5ml,记录采集时间后,分别于采集后室温放置1h、4h、8h以及4℃冰箱内放置24h后测定每个标本的常规生化指标,以室温下放置1h后测得指标为标准,将其他三组指标与其进行比较。结果:血液标本放置4h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项目有:血糖(GLU);血液标本放置8h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项目有: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血液标本放置24h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项目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钙(Ca)、磷(P)。结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是有影响。血液标本在室温下存放24 h后,大部分的常规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但是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后,胆红素(TBIL)和尿素氮(BUN)的结果会偏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钙(Ca)的结果会偏高。在4℃冰箱内保存过夜的血液标本可用于除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钙(Ca)外的常规生化指标的测定。

    作者:韦淑凤;王海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传统讲授法授课与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传统讲授法授课与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临床系本科学生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66),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法授课与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比较两组临床考核评分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病人体位、穿刺点定位、穿刺操作、无菌概念、人文精神及理论基础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有助于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及有助于学习方法培养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讲授法授课相比,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学生满意度更大,应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全面叙述了近5年来乳腺肿瘤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针灸疗法以及康复治疗,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苏嘉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活细节与口腔健康

    生活细节直接影响到口腔的健康,没有正确的生活习惯会使牙齿蹹坏,牙龈发炎,口臭,牙齿发黄,牙敏感等症状出现,所以要认识到生活中护理牙齿的误区。

    作者:李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急诊科留观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因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开展。结果运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在留置的时间、并发症的预防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等均获得成功。结论静脉留置针的输液应用,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节约支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定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以中心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现状进行介绍。

    作者:阎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80例,分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与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检测两组MP-IgM抗体结果,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IgM抗体阳性、阴性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转归哮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44例,阴性4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8.89%,对照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24例,阴性6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6.67%,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8例,未转归为哮喘2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40.91%;非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0例,未转归为哮喘3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21.74%。暴露组哮喘转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性,并且对转归为哮喘可能存在一定作用。

    作者:钟义君;胡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苏州市2011-2013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处罚分析

    本文结合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管理实践,就2011-2013年苏州市范围内查处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违法主体和案由构成的分析,并从行政处罚手段软弱无力,修订法律法规迫在眉睫;重视举报投诉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打击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重视宣传培训,提高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质量。

    作者:杨小波;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患沟通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的全局式护理模式中舍弃沟通环节;实验组采取全局式护理模式并强调护患沟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为76.99%低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92.03%。其中,两组数据比较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及时有效的掌控病人病情动态变化,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梗阻性肾病患者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3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对其行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在7~10d拔管,未见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梗阻性肾病患者,给予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足月低体质量儿的舒适护理体会观察

    目的:对足月低体质量儿应该采用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从而达到降低新生儿童的患病几率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生的76例足月低体质量儿进行实验,按照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将这76例新生儿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普通护理组以及舒适护理组两组。其中普通护理组有新生儿40例,而舒适护理组有新生儿36例。对新生儿出生后7天的啼哭、呕吐、脐带、五官、体质量以及尿、便、哺乳和皮肤等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实验表明,舒适护理组中足月低质量儿的患病几率,也就是新生儿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几率同普通护理组中新生儿相比较明显较低,此外舒适护理组中的新生儿的体质量增加率同普通护理组相比较则明显增高。结论:由于足月低质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对他们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将他们的患病率降低,这一护理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对新生儿护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彦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地孕酮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甲地孕酮(MPA)对改善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的143例经临床诊断为晚期直肠癌的患者,将这143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接受化疗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单纯化疗)和对照组(MPA加化疗)。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化疗后的食欲、体重、进食量等的变化,化疗后全身变化及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有47例进食量增加,6例体质量增加,53例体力状况评分(KPS)有所改善,实验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均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的更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分析,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均下降,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及平均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下降和平均恢复时间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1例出现脱发现象,对照组有39例出现脱发现象,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地孕酮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直肠癌患者的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品佳;罗晓勇;刘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全麻和腰硬联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安全性。方法: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接收了70名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将这7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患者。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全麻的方法来进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反应、治疗效果,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将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对比,会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没有观察组那么稳定,而且苏醒时间比观察组长,采用的麻醉药物的剂量比观察组明显多,同时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率和血压的稳定性没有对照组好,安全性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比较适合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比全身麻醉更能很好的控制心率和血压,患者在手术之后恢复的快,值得临床推广,广泛使用。

    作者:羊维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入院后予以入院指导,术前充分术前准备,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对常见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患者随访12-18个月,无1例死亡,末次随访据Harris髋关节评分[1],优33例,量7例,中3例,优良率达93.02%。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手术,加强入院期间及出院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成活率。

    作者:付伟娜;李赛男;赵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