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瓣修复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闫磊

关键词:临床效果, 皮瓣修复术, 软组织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94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47例,治疗组予以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皮肤创面常规植皮术,术后随访4个月,观察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1%、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发生显著肿胀及静脉危象情况,全部供区植皮成活,术后随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部位皮肤与皮瓣质地、色泽相近。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发生静脉危象,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00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通过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探究腹腔镜应用于胃癌D2根治性是否具有优越性。

    作者:梁其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应用中药药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硼酸油膏每日外用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浴后会出现一定的皮肤干痛、皮肤紧绷等症状,经外用药后均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复发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患者应用中药药浴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轻,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定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社区护理经验,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采取家庭护理、发放资料、集中面授等方式,定期监测血压、提供心理护理、指导生活方式及安全用药和科学锻炼。结果:50例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明显下降,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加强社区护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治疗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14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采用中医辩证护理。结果:护理组70例患者中,41例痊愈,24例有效,无效的例数为5例,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3%,统计学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机体特点进行辩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抢救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口咽通气管的应用

    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关系到重要器官功能保障和急救能否成功的首要环节。在人工气道未建立前,建立过渡性气道,置入口咽通气管是急救的重点。

    作者:刘赛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一例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浮针是在病灶周围进针,是皮下浅刺。不要求得气。留管时间长,重要的扫散。边治疗边活动肢体。疗效特点是:取效快,当场取效。本文通过我院实际案例对一例原发性痛经举例说明,证明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绿色环保,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丽新;施影;邓麒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乐氟(Duraphat)预防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氟化物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对牙齿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巴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患者60名,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在矫治过程中患者一侧牙涂布多乐氟,涂氟过程半年重复一次,另一侧牙做空白对照,矫治完成后记录双侧第一磨牙至中切牙脱矿程度。结果:局部使用多乐氟牙齿的牙釉质脱矿率(8.17%)低于对照组(17.67%),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涂布多乐氟能有效的预防牙釉质的脱矿,该方法适宜正畸的临床使用。

    作者:杨艳;王霏霏;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呼吸科临床路径实施后进行治疗的44例作为观察组,临床路径实施前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应用临床路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孙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提高中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是中职药剂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从事药学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临床上中药及其制剂的广泛使用,熟悉、掌握天然药物的基本知识,对临床护理工作和相关制剂的保存与使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么课不感兴趣,并且反映该课程枯燥难懂,对日后的就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学无所用。怎样让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产生兴趣,提高上课的教学质量,是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林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整形美容医院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自身外形更加完美的追求,目前国内出现了许多提供美容和整形的专业医院,通过提供手术来实现外形的转变。但是,由于整形美容的手术室护理和传统的外科手术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再加之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各方面都还缺乏成熟的机制,使得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几率较大,影响了手术的质量,同时有可能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损害。本文就手术室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葛根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葛根素注射液400mg,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AP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模式、护理理念的转变,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护理实践中加强人文关怀,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注重护理服务环境的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大大减少了投诉,避免了许多医疗纠纷,满意度达到98%。

    作者:吴丹;张盼;孔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论证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收录了我院在2011年~2013年间的急诊患者800名,将这8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一组为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实验组病人配合度较高且乐观开朗康复快,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患者则表现一般。结论: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实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大大的减少医院的医疗纠纷,促进医院急诊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赵玲;陈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对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对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维U颠茄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3%(3/26),略低于对照组13.64%(3/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较好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绍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尿促性素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不孕48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48例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不孕患者的研究,分析通过激素诱导治疗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全部不孕患者月经第二天验性激素五项,包括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睾酮、雌二醇、泌乳素,及B超检测月经7、10、15天卵泡情况以及宫颈粘液情况,确诊为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不孕的患者中,选取48例,其中实验组应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尿促性素三种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分析患者的排卵率、受孕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排卵率85.8%,总受孕率为62.5%;对照组患者总排卵率为56.7%,总受孕率为37.5%,与实验组相比P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为7.6%,对照组发生率为1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尿促性素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不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便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冠心病严重类型之一。其中便秘是AMI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大便时发生猝死者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处理好AMI住院患者的便秘问题,对AMI 患者的治疗乃至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华;许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正常人尿中淀粉酶含量的分析

    调查了102例正常人尿中淀粉酶含量,正常范围为312.94±268.26。观察一天之晨起、11时、16时和22时四个时间尿中淀粉酶的变化,对其中的六例连续观察了三天,另外20例留取24小时混合尿测定其淀粉酶含量,均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对40例做了尿中与血中淀粉酶的比较。但是尿中淀粉酶波动的范围较大,正常人尿中淀粉酶含量高低相差近10倍,异常尿中淀粉酶含量高低相差近20倍。

    作者:张珍;刘双红;赵紫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及后遗神经痛的机理

    氦氖激光在皮肤组织上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应,用以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及后遗神经痛。其作用机理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代谢及蛋白合成,增强抗炎作用,刺激组织再生作用,止痛作用等。

    作者:王金鑫;杜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80例,分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与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检测两组MP-IgM抗体结果,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IgM抗体阳性、阴性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转归哮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44例,阴性4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8.89%,对照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24例,阴性6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6.67%,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8例,未转归为哮喘2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40.91%;非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0例,未转归为哮喘3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21.74%。暴露组哮喘转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性,并且对转归为哮喘可能存在一定作用。

    作者:钟义君;胡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门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30例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社区门诊治疗的30例患有老年支气管炎的患者,对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社区门诊对3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化痰、平喘、止咳等对症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然后下医嘱,治疗完成后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结论: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且用药要科学合理。与此同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戒烟酒和加强锻炼。

    作者:章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